《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作者以其“大历史”的宏观视野,涉足欧美等国的近代历史,为我们讲解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路径。全书以意大利、荷兰、英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俄罗斯等国的社会转型为中心,研究和分析了资本主义兴起时的社会经济与经营方式,及其在各国不同的民族特性和文化背景之中的演化过程。书中侧重分析资本主义的技术性格,将资本主义综合为一种组织和一种运动。
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1954)、硕士(1957)学位、博士(1964)。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67)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0)。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黄氏由威尼斯为资本主义之发端,兼容人文地理、哲学、商业发展、宗教和王权的政治斗争等因素,对荷兰、英格兰、法兰西、美日德进入资本主义的演进历史,以及苏俄、中国的近代演进历史进行了回顾,否定韦伯的资本主义的新教精神决定说,重视制度在历史演进中的作用。也就是,他...
评分 评分 评分惶惶42万字并略带古汉语的著述终于在买回此书后的第6年里看完了。 对于黄仁宇对我最大的影响就莫过于此书的第一章中关于中国不能产生也未曾产生资本主义的论述了,重要的不是他的观点的新奇性,重要的是它用材料和史实支持了我先前的看法——当然还只是看法,构不成观点,因为...
评分一、概述 在著作《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中,学者黄仁宇以其“大历史”的宏观视野,涉足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近现代历史,讲解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路径,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整理出一条脉络。另外,与传统的解释不同,黄仁宇采取了一种国别的方式来阐释资本主义的发展:以...
基本结论: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的组织和功能(P217),它使资本广泛流通,经理人员不顾人身关系的雇佣,技术上的支持因素全盘使用。以上三个条件全靠信用,而信用必赖法治维持,所以资本主义成立必受政治体系的约束。一个国家必须将其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改组,更要经过一段司法与立法之改革才能使上下之间密切联系(P34、35)资本主义虽然是一种经济制度,却在社会里造成一种系统,促成政治外交法律科技多方面的改革。(P27)传统中国一无法治对私人财产权的保障,二无数目的数字化管理,三无对于商业的重视与支持,既不能产生也无意产生资本主义,遑论萌芽,更谈不上开花结果。
评分1989年的书还保持着文白相杂的语气,读着真是让人难受想吐!又有不少生造的词语、概念,这些好比饭中的谷壳、石子,吃了只是害人脾胃而已,作者本想匠心独运,以讲故事的手法吸引读者,却也因之减色不少。最关键的是,对于何为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由哪些要素组成,及诸要素之动态关系,作者虽有归纳总结,也结合史实分析,但似未得要领,徒然泛论而已,其解释空洞、用词虚弱更不待言。读完只觉对资本主义之理解未得加深,而对作者之纷繁叙述已厌。无乃太令人失望乎!虽然,其浅亦有可读处。
评分基本结论: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的组织和功能(P217),它使资本广泛流通,经理人员不顾人身关系的雇佣,技术上的支持因素全盘使用。以上三个条件全靠信用,而信用必赖法治维持,所以资本主义成立必受政治体系的约束。一个国家必须将其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改组,更要经过一段司法与立法之改革才能使上下之间密切联系(P34、35)资本主义虽然是一种经济制度,却在社会里造成一种系统,促成政治外交法律科技多方面的改革。(P27)传统中国一无法治对私人财产权的保障,二无数目的数字化管理,三无对于商业的重视与支持,既不能产生也无意产生资本主义,遑论萌芽,更谈不上开花结果。
评分1. 语言极其晦涩难懂,佶屈聱牙,很多句子读过三四遍也不知其意。怀疑是我阅读功底太差还是作者表达不通畅; 2. 章节安排太冗长,每一章崎岖跳跃洋洋洒洒大半不安排停顿和标题,难令人抓住重点。3. 真本书看完了体验不佳,并且很痛苦???? 4. 黄先生整理素材的能力确实强,涉及的历史非常广。只是没觉得牵涉到太多书名中提及的“二十一世纪”...
评分还不错 可以读读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