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俄]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出品人:
页数:301
译者:斯人
出版时间:2008-1
价格:17.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60818
丛书系列:名著名译插图本
图书标签:
  • 索尔仁尼琴
  • 小说
  • 俄罗斯文学
  • 俄罗斯
  • 外国文学
  • 文学
  • 苏联
  • 政治
  • 小说
  • 苏联
  • 囚徒
  • 文学
  • 现实主义
  • 人性
  • 苦难
  • 反思
  • 命运
  • 尊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系索尔仁尼琴的中篇小说卷,共收录了《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玛特辽娜的家》《科切托夫卡车站上的一件事》《为了事业的利益》《一只右手》等9部作品。《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是索氏的成名作,发表于1962年,曾经在得到赫鲁晓夫首肯后得以发表。小说叙述了“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这个小人物在前苏联劳改营中的生活,成为“大墙文学”的开山之作,1965年曾受到过大规模的批判。索氏的中篇小说文笔精当,描写细致,构思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前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1924年,随寡母迁居到顿河上的罗斯托夫市。在这里,他读完了中学,考入罗斯托夫大学的物理数学系,194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与此同时,因酷爱文学,他还在莫斯科文史哲学院函授班攻习文学。

苏德战争爆发后,索尔仁尼琴应征入伍,曾任大尉炮兵连长,两次立功受奖。1945年2月,作者在东普鲁士的前线被捕,因为他同一个老朋友通信中批评了斯大林,内务人民委员部以“进行反苏宣传和阴谋建立反苏组织”的罪名判处他8年劳改。刑满后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1956年解除流放,次年恢复名誉,后定居梁赞市,任中学数学教员。

1962年11月,经赫鲁晓夫亲自批准,索尔仁尼琴的处女作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在《新世界》上刊出。这部苏联文学中第一部描写斯大林时代劳改营生活的作品,立即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1963年,作者加入苏联作协。这以后,他又写了好些作品,但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除了《马特辽娜的家》等四个短篇外,其余均未能在苏联境内发表。1965年3月,《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受到公开批判。

1967年5月,第四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前夕,索尔仁尼琴给大会写了一封公开信,要求“取消对文艺创作的一切公开和秘密的检查制度”,遭到当局指责。1968年,长篇小说《癌病房》和《第一圈》在西欧发表。1969年11月,作家被苏联作协开除会籍。

1970年,“因为他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义力量”,索尔仁尼琴获诺贝尔文学奖。但迫于形势,索尔仁尼琴没有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1971年,德、法两国同时出版他的长篇小说《1914年8月》。1973年12月,巴黎出版了他的《古拉格群岛》第一卷,披露了从1918年到1956年间苏联监狱与劳改营的内幕。1974年2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宣布剥夺其苏联国籍,把他驱逐出境。同年10月,美国参议院授予他“美国荣誉公民”称号,随后他移居美国。

1989年,苏联作协书记处接受《新世界》杂志社和苏联作家出版社的倡议,撤消作协书记处于1969年11月5日批准的把索尔仁尼琴开除出苏联作协的“不公正的、与社会主义民主原则相抵触的决定”,同时委托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的作家们向最高苏维埃提出撤消最高苏维埃主席团1974年2月12日的命令。根据苏联作协的决定,索尔仁尼琴的作品开始在苏联国内陆续出版。

目录信息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玛特辽娜的家
科切托夫卡车站上的一件事
为了事业的利益
一只右手
古战场守护人
真遗憾!
复活节十字架游行
随感拾零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引:“这篇纪实性的、甚至是“自传性”的作品可以帮助我们重温那段历史。“二战”前后的纳粹德国搞过集中营,让人意料不到的是,代表正义力量与之交战的苏联却同样搞起了集中营,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纳粹的集中营主要是针对犹太人和战俘的,而苏联的集中营(劳改营)却主要是...  

评分

一 1945年,一个叫索尔仁尼琴的低级军官在东普鲁士前线被捕,罪名是在与友人的通讯中“批评斯大林”,内务人民委员部以“进行反苏宣传和阴谋建立反苏组织”的罪名判处他8年劳改。 1953年2月刑满获释后,他被流放到哈萨克。 从这时起,或者说,从他出生的那一刻,索尔仁尼琴开始...  

评分

评分

一天时间看完索尔仁尼琴的成名作《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归功于我的平淡无趣大学生活的一天。我们是些坐享其成,目光短浅的人。我们都有这样接着这样的完全自由,痛苦挣扎,惨淡苍白的一天。唯一的不同,是某天坚持看完了一篇小说而某天完全不记得做了什么。 “肚皮...  

评分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苦役犯的思想一那也是不自由的。总是回到同一个问题上来,翻来覆去地想:褥垫里的那份口粮会不会被摸到?晚上医务所会不会给病假呢?关还是不关中校的禁闭?采扎尔的那件绒布衬衣到底是怎么弄到手的?大概他是买通了私人物品储藏室的管理员,否则能...  

用户评价

评分

死屋手记苏维埃版

评分

09年购于宏图书店,必须收藏。

评分

普通的一天 没有惊心动魄的瞬间 也没有难以置信的苦难 全靠细节经验的写作

评分

典型的俄苏小说写法,令人腻烦。

评分

死屋手记苏维埃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