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叛国记

英雄叛国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英] 威廉·莎士比亚
出品人:
页数:196
译者:朱生豪
出版时间:2013-6-1
价格:1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5314761
丛书系列:新青年文库·莎士比亚戏剧朱生豪原译本全集
图书标签:
  • 莎士比亚
  • 朱生豪
  • 历史剧
  • 悲剧
  • 莎剧
  • 英国文学
  • 戏剧
  • 文学
  • 英雄
  • 叛国
  • 历史
  • 小说
  • 背叛
  • 国家
  • 忠诚
  • 阴谋
  • 战争
  • 人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经朱生豪后人审订的莎士比亚戏剧朱生豪民国原译本

公元前5世纪,罗马共和国大将凯易斯•玛歇斯战功赫赫,率军一举攻占伏尔斯人的科利奥里城后获得“科利奥兰纳斯”的称号。因为功绩卓越,他被推举为执政官。但由于他脾气暴躁,刚愎自用,不肯向群众低头,加上两个护民官借此暗中挑唆,激起民众义愤。他被宣布为“社会公敌”,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死,要么滚出罗马……

系莎士比亚晚年创作的一部可以与四大悲剧媲美的历史悲剧,也是他的最后一部悲剧和罗马剧。

它戏剧化地揭示了英雄和群众的关系主题,把人性的弱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剧中,孤傲的英雄脱离大众,铁石心肠排斥柔情,穷兵黩武扼杀理性,自私的群氓……这些铸就了英雄的悲剧。

大音乐家贝多芬为它谱写了《要么罗马,要么我!》的主题曲,广泛流传。文学家艾略特为它写了两首题为《科利奥兰》的叙事诗:《胜利进军》和《政治家的难处》。

作者简介

著者:莎士比亚

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本•琼森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的作品全方位展示了当时广阔的社会场景,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译者:朱生豪

(1912~1944),浙江嘉兴人,诗人、翻译家。1936年开始翻译莎士比亚戏剧。为回应某国人因为中国没有莎士比亚的译本而对中国文化落后的嘲笑,把译莎看做“民族英雄的事业”,在译稿两度毁于侵略者的战火,工作和生活条件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坚持译出了31部莎剧,为译莎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朱译莎剧文辞华赡,充分表现了莎剧的神韵,得到读者和学界的广泛好评。

目录信息

出版说明 /Ⅸ
《莎剧解读》序(节选)(张可、王元化) /Ⅻ
莎氏剧集单行本序( 宋清如) /ⅩⅤ
剧中人物 / 1
第一幕 / 3
第一场 罗马;街道 /4
第二场 科利奥里;元老院 /18
第三场 罗马;玛歇斯家中一室 /21
第四场 科利奥里城前 /27
第五场 科利奥里;街道 /32
第六场 考密涅斯营帐附近 /34
第七场 科利奥里城门 /39
第八场 罗马及伏尔斯营地之间的战场 /40
第九场 罗马营地 /41
第十场 伏尔斯人营地 /46
第二幕 /48
第一场 罗马;广场  /49
第二场 同前;议会  /62
第三场 同前;公共广场 /70
第三幕 /83
第一场 罗马;街道  /84
第二场 同前;科利奥兰纳斯家中一室 /103
第三场 同前;市场 /111
第四幕 /119
第一场 罗马;城门前 /120
第二场 同前;城门附近的街道 /123
第三场 罗马安息间的大路 /127
第四场 安息;奥菲迪斯家门前 /130
第五场 同前;奥菲迪斯家中厅堂 /132
第六场 罗马;广场  /143
第七场 离罗马不远的营地 /153
第五幕 /156
第一场 罗马;广场  /157
第二场 罗马城前的伏尔斯人营地 /161
第三场 科利奥兰纳斯营帐 /167
第四场 罗马;广场 /177
第五场 科利奥里;广场 /182
附录 /191
关于“原译本”的说明(朱尚刚) /192
译者自序(朱生豪) /19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莎士比亚其实并非写实主义的作家,从这个剧本可以看出来,他意在为英国社会再造一种政治形态,尽管只是以文学的方式。在那里,民众的意愿可以影响甚至左右官员的委任和罢免,而且随时以直接参与的方式引导事态的演变,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名副其实的共同体。政府机构也包括两种官...

评分

评分

莎士比亚是项羽的知音。后者以一句“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道尽英雄末路,决不服输的悲哀。金庸几乎描述过另一个科利奥兰纳斯——乔峰。“我是契丹人萧峰”——单凭这一句,一个英雄的倔强和无畏就跃然纸上。萧峰最后也是死于敌我之和解。 莎翁晚年的这个剧本...  

评分

莎士比亚其实并非写实主义的作家,从这个剧本可以看出来,他意在为英国社会再造一种政治形态,尽管只是以文学的方式。在那里,民众的意愿可以影响甚至左右官员的委任和罢免,而且随时以直接参与的方式引导事态的演变,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名副其实的共同体。政府机构也包括两种官...

评分

莎士比亚其实并非写实主义的作家,从这个剧本可以看出来,他意在为英国社会再造一种政治形态,尽管只是以文学的方式。在那里,民众的意愿可以影响甚至左右官员的委任和罢免,而且随时以直接参与的方式引导事态的演变,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名副其实的共同体。政府机构也包括两种官...

用户评价

评分

關於階級矛盾、民主的定義、馬基雅維利主義,關於人的孤獨。

评分

人们都是善良的,人民却是凶恶的。

评分

^q^……这文字张力,这描写角度,这大片大片的抒情与对抗,这跌宕起伏的剧情节奏控制,这鲜明的对比与悲剧结局,太震撼人心了。莎翁真不愧是莎翁……为看剧预热结果看了这样精彩的脚本,好过瘾!

评分

關於階級矛盾、民主的定義、馬基雅維利主義,關於人的孤獨。

评分

不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