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原名《喜剧》,大约写于一三〇七年至一三二一年,通过作者与地狱、净界及天堂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带有“百科全书”性质,从中也可隐约窥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在这部长达一万四千余行的史诗中,但丁坚决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表达了执着地追求真理的思想,对欧洲后世的诗歌创作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意大利最伟大的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全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三十六岁时在党派斗争中被流放,从此再也没有回到佛罗伦萨,直到去世。但丁一生著作甚丰,其中最有价值的无疑是《神曲》,包括《地狱》、《净界》和《天堂》三部,每部三十三篇,加上最前面的一篇序诗,全诗共一百篇。除《神曲》外,但丁还写了诗集《新生》、语言诗学论著《论俗语》、哲学神学论著《飨宴》及政治学论著《帝制论》等著作。
85万字,终于看完了,看了好久,越往后看,越不好看。 我看的是田德望先生的翻译,从意大利文直接翻译成中文,皇皇巨著,费尽心血。除了翻译正文之外,注释的文字又是正文的几倍。如《地狱篇》正文7万字,注释文字16万字。 我特地选的翻译成散文的文体,有不少人认为翻译成诗...
评分 评分关于第五歌。 伟大的中世纪诗人但丁,恩格斯给予了他崇高的评价: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我们可以理解为:但丁的名作《神曲》即高度概括了中世纪的思想文化发展,也开启了文艺复兴文学的曙光之路。在《神曲》中,我们毫不费力便发现严肃的基督...
评分因为出了修订本,所以我按这个新版本翻看了《地狱篇》前几章注释的情况,似乎并无改进。 首先,从英译本翻译的注释确实很有参考价值,由于研究水平的明显差距,英译者的注释比目前其它汉译本译者自己的注释要深刻,关注到很多西方学者的成果。但对全部翻译的注释(占了近一半...
评分让无聊的我来从《神曲》之《地狱篇》分析下但丁同学的心理吧。 首先,这家伙非常之自恋。他坚信自己拥有高人一等的道德品质,坚信自己的政治理想是对的,坚信自己在文学上的伟大才华一定会被后人认可,甚至把自己和荷马、维吉尔、奥维德、贺拉斯等并列。其实还有一点明显的证...
冲着但丁的渊博和自己的无知给四星,这脑洞和一堆看不懂的天文知识我已经跪了。描述但丁神游地狱-净界-天堂的过程,其中熔古希腊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和当时的政治斗争为一炉,流露对自己被放逐的愤慨,对人生的探索追问, 其中涉及天文知识&神话传说众多,对我来说实在不好读,(地狱之后几乎是翻着看的,前言和后面罗宾·柯克帕特里克的导言倒是认真看了),毕竟读的是翻译而非原著,很多语言上的妙处无法感受到(哭)。需要读读历史了。但丁对各层的划分标准令人困惑。
评分翻译有些晦涩,但是书是好书
评分很难啃,一句话三个典故
评分文艺复兴时期的书好像有点不适合我,《十日谈》也是
评分很难啃,一句话三个典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