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之花》是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的著名诗集。这部首次出版于1857年的诗集引起了极大争议,并被法院判决须删去六首诗。这场一个半世纪前的官司并没能遮掩这部诗集的光辉,它不断被再版、评注,被翻译成各种语言版本。《恶之花》在语言上的创新和新的美学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的诗人,尤其是波德莱尔的三位追随者魏尔伦、兰波和马拉美,从而开创了现代诗歌的先河,成为世界诗歌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今天流传于世的最全版本收录了波德莱尔从1840年到1867年去世前创作的全部169首诗,除初版的《致读者》和《忧郁和理想》《巴黎即景》《酒》《恶之花》《反抗》《死亡》六个小辑外,增补了《吟余集》《<恶之花>增补诗》和《青春集》。
---------------------------------------------------------------------------------------------------
语言上的创新——特别是在法国诗迫切需要此种创新之时——足以使波德莱尔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一座诗歌史上的里程碑。无论哪种语言中,波德莱尔确实是诗的最伟大典范,因为在我们经历过的诗和语言中,他的诗和语言最接近一种完全的改造。
——T.S.艾略特
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法国伟大诗人,现代诗歌的先驱。1821年4月9日,波德莱尔出生于巴黎,六岁那年,父亲弗朗索瓦•波德莱尔去世,次年母亲改嫁。1836年,波德莱尔从里昂皇家中学转入巴黎路易大帝中学就读,开始显露出诗歌方面的才能。中学毕业后,十九岁的波德莱尔在巴黎参加文学小团体,过上了浪荡的生活,直到次年被继父奥比克上校送上一条驶往印度的航船。这趟历时半年多的远航丰富了他的感官,唤醒了他的创作激情和灵感。1842年,他结识了女演员让娜•迪瓦尔,为她写下了《蛇舞》《秀发》等诗篇。1845年之后,波德莱尔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诗歌、小说、文论和翻译作品,大部分诗歌于1857年以《恶之花》为书名首次出版,散文诗则结集成《巴黎的忧郁》。波德莱尔的艺术评论引起广泛关注,翻译的美国作家爱伦•坡的作品也深受读者喜爱。1866年3月,波德莱尔出现失语症和瘫痪等症状,经过一年多的住院疗养,于次年8月31日病逝,安葬于蒙帕纳斯公墓。
《恶之花》初次发表时收诗100首,涉及到女人意象的有48首, 若再包括其它诗歌中零星提到的女人意象, 《恶之花》中与女人有关的诗歌占到诗歌总数的一半以上, 可见女性在波德莱尔是各种有很重要的地位。 其中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便是女同性恋者,在女性意象诗歌中占3首,...
评分写《恶之花》的著名诗人波德莱尔喜欢逛街。有一天他在巴黎街头游荡,忽然,有如一道闪电掠过,一位美女进入他的眼帘。诗人惊艳,并渴望惊艳变成艳遇,然而美女只是瞟了他一眼,就擦身而过。留下落魄的诗人,痛苦地写成下面这首诗: 《给一位过路的女子》 喧闹的街巷在我周...
评分《恶之花》初次发表时收诗100首,涉及到女人意象的有48首, 若再包括其它诗歌中零星提到的女人意象, 《恶之花》中与女人有关的诗歌占到诗歌总数的一半以上, 可见女性在波德莱尔是各种有很重要的地位。 其中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便是女同性恋者,在女性意象诗歌中占3首,...
评分这个版本的翻译辞藻华丽,又极富音韵美,虽然还是充满宗教色彩的诗歌,却也没有文化差异带来的距离感,适合朗诵。 《恶之花》的世界是想象的夸张的世界,同时又是真实的赤裸的世界。宗教、神话、文学作品、艺术作品,这些都是波德莱尔的取材来源,时不时穿插一些光怪陆离的画...
评分《恶之花》初次发表时收诗100首,涉及到女人意象的有48首, 若再包括其它诗歌中零星提到的女人意象, 《恶之花》中与女人有关的诗歌占到诗歌总数的一半以上, 可见女性在波德莱尔是各种有很重要的地位。 其中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便是女同性恋者,在女性意象诗歌中占3首,...
需要读不同版本的翻译再加上原文。 句子华丽阴郁,偶尔又激烈得要命。厌倦的厌倦。
评分押韵极其不自然,而且对照别的译本和某英译本之后,觉得似乎漏掉许多东西。这位译者的耶麦也同样有问题(比波德莱尔稍好些),现在又在翻译语言实验性堪比策兰的雅贝斯,不仅有些担忧 又一个孟明要诞生了?
评分比较喜欢第79首《顽念》,很多首有一个特点,一个小节首尾重复呼应。整体读下来觉得一般。
评分这个强行押韵的翻译啊……
评分这翻译太拗口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