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致力于从文化的角度,勾勒后现代的来龙去脉,并逐一解析它从文学、哲学到文化研究的脉络和进路。不光谈福柯、拉康以及德里达的后期思想,也谈列斐伏尔、德勒兹和伽塔利,以及波德利亚和布尔迪厄。本书的后现代叙述,可以说是对当年走红美国,然后向全世界传布的“法国理论”的一个回顾和反思。最终希望读者对于“后现代文化”这个今天学界的热门话题,有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清晰认知。
陆扬,1953年生于上海市,1990年于复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南开大学哲学系。曾供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西方美学、文艺学、文化研究。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前两章有不少精华,不过“后现代”的术语已经很少有人用了。
评分吉光片羽。去年开学前在家闷得无聊买来看的。《法国理论在美国》《法国理论在中国》《法国理论在法国》这三篇值得看看。
评分吉光片羽。去年开学前在家闷得无聊买来看的。《法国理论在美国》《法国理论在中国》《法国理论在法国》这三篇值得看看。
评分界面友好的理论基础读物,对某个主题深入了解的话可以择要读原著。
评分有条不紊,句句都是人话,字里行间能读出作者的风格见地。虽然是概论,但是在面面俱到的同时又明确指出自己的倾向性(不很喜欢女性主义,迷恋上海等城市经验等)。而且不断在理论和读者熟知的现实现象间穿行。是我理想的学术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