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裏亞剋精品集(上)》精選瞭法國文豪、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弗朗索瓦·莫裏亞剋的三部長篇小說代錶作《給麻風病人的吻》、《愛的荒漠》、《蛇結》,集中展現瞭作者的高超技巧和鮮明特色。
《給麻風病人的吻》
誰迫使十七歲的美少女和麻風病人接吻?《給麻風病人的吻》開啓瞭莫裏亞剋小說創作黃金期,是莫氏小說風格的奠基之作。書中描繪的朗德平原鬆林,日後成為莫氏小說中必不可少的經典畫麵。莫裏亞剋通過女主人公諾埃米的不幸遭遇,揭露瞭法國資産階級虐待狂的殘酷罪行。
《愛的荒漠》
法蘭西學院小說大奬獲奬作品,在寫作技巧上展示瞭莫裏亞剋的纔華,追敘、獨白、意識流等高難度手法運用得十分老辣。沉溺於巴黎夜生活的雷濛·庫雷熱通過迴憶,展現瞭他在波爾多度過的青春歲月,以及其父親的性格和境遇。父子倆同時愛上瞭美艷寡婦瑪麗亞·剋洛斯,使《愛的荒漠》的戲劇衝突更為強烈。
《蛇結》
深受杜加爾、拉羅捨爾、剋洛岱爾等文學大師的推崇,描寫瞭一個傢族圍繞著財産繼承的問題,展開瞭一場激烈的明爭暗鬥,仿佛一窩盤纏在一起的毒蛇。本書由三封信組成,拓展瞭莫裏亞剋小說的藝術錶現方式,莫裏亞剋將追敘、獨白等招牌技巧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小說華麗而多變,寜靜與高潮錯落有緻,令人嘆為觀止。
弗朗索瓦·莫裏亞剋,法國天主教文學大師,著名小說傢、戲劇傢、詩人、批評傢。1885年10月11日齣生在法國波爾多。1906年赴巴黎從事文學創作。在齣版瞭兩本詩集後,於1913年發錶瞭第一部小說《身戴鐐銬的孩子》。三十七歲時發錶瞭《給麻風病人的吻》,從此進入創作的旺盛期,相繼發錶瞭《火流》《母親大人》《惡》《愛的荒漠》《苔蕾絲·德斯蓋魯》《終點》《蛇結》《弗龍特納剋的神密》《黑夜的終止》《黑天使》《未知的海》《法利賽女人》《被愛的和被恨的》《羔羊》《昔日一少年》等重要小說以及一些詩歌、劇本和文藝評論集。其中《愛的荒漠》獲法蘭西學院小說大奬。
莫裏亞剋1932年任法國文學傢協會主席;1933年當選法蘭西學院院士。1958年榮獲法國國傢榮譽勛章。
1952年,莫裏亞剋因在小說中“深入刻畫人類生活的戲劇時所展示的精神洞察力和藝術激情”而獲得該年度諾貝爾文學奬。
似乎有两种类型的“好作家”。一种耽于创新,每一部新的作品都意在探索新的题材与表现手法,整个写作的过程花团锦簇,热热闹闹;但另一种似乎只钟情于某一特定的手法乃至某个重复的主题,他们在这个圆心上不断向下钻探,希望开掘出地壳深处的黑暗之心。195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評分似乎有两种类型的“好作家”。一种耽于创新,每一部新的作品都意在探索新的题材与表现手法,整个写作的过程花团锦簇,热热闹闹;但另一种似乎只钟情于某一特定的手法乃至某个重复的主题,他们在这个圆心上不断向下钻探,希望开掘出地壳深处的黑暗之心。195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評分似乎有两种类型的“好作家”。一种耽于创新,每一部新的作品都意在探索新的题材与表现手法,整个写作的过程花团锦簇,热热闹闹;但另一种似乎只钟情于某一特定的手法乃至某个重复的主题,他们在这个圆心上不断向下钻探,希望开掘出地壳深处的黑暗之心。195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評分似乎有两种类型的“好作家”。一种耽于创新,每一部新的作品都意在探索新的题材与表现手法,整个写作的过程花团锦簇,热热闹闹;但另一种似乎只钟情于某一特定的手法乃至某个重复的主题,他们在这个圆心上不断向下钻探,希望开掘出地壳深处的黑暗之心。195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評分似乎有两种类型的“好作家”。一种耽于创新,每一部新的作品都意在探索新的题材与表现手法,整个写作的过程花团锦簇,热热闹闹;但另一种似乎只钟情于某一特定的手法乃至某个重复的主题,他们在这个圆心上不断向下钻探,希望开掘出地壳深处的黑暗之心。195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蝮蛇結!!!莫裏亞剋與新小說的父子相繼關係值得深思,這該是所謂的“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评分簡直太贊瞭!最喜歡蛇結,一個終生孤獨的老人的遺書。
评分預感以後或許會重讀(研究對象
评分《愛的荒漠》真是一個好故事。毫無交流的傢庭,隱忍痛苦的父親,風流浪蕩的兒子,父子愛上同一個寡婦。十七年的分彆,情感的翻湧。莫裏亞剋寫齣瞭最難言說的感受,人物身上彼此摺射的神性以及恒定的現代悲劇。
评分蝮蛇結!!!莫裏亞剋與新小說的父子相繼關係值得深思,這該是所謂的“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