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调整

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调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锦清
出品人:
页数:285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1-1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234161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法律
  • 国有企业改革
  • 国企
  • 朱锦清
  • 经济
  • 金融
  • 经济学
  • 管理
  • 国有企业
  • 企业改革
  • 法律
  • 法规
  • 经济法
  • 公司法
  • 市场经济
  • 转型
  • 治理结构
  • 中国法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调整》从法学的角度描述、分析和总结了国有企业30多年的改革历程,如实反映了我国经济从计划向市场的艰难转型。作者综合运用法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等多种学科的分析方法,将改革中的许多复杂问题阐述得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书中语言平实流畅,时有一泻千里之感,在当今国内出版的法学著作中殊为少见。

作者简介

朱锦清,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毕业后在北京大学法律系执教数年,为系里开创了“农业法”课程;曾在美国明尼苏达、密西根、耶鲁、纽约四所大学的法学院学习,取得多个学位;学习期间的4个暑假以暑期律师身份在丹佛、纽约和华盛顿特区的多家跨国律师事务所工作,从事公司与诉讼实践,学习结束后又在联邦地区法院担任法官文书,接着在华尔街律师事务所Sullivan&Cromwell的公司部当律师;1996年2月被纽约州法院正式接纳为该州律师,而后任美国全国律师协会官员;1997年回国后在浙江工商大学任教至今,著有《证券法学》一书。

目录信息

引言1
第一章计划经济下的国营企业3
第一节历史背景和起源3
第二节国营企业的行政隶属与主管部门5
第三节有关部门9
一、 计划部门9
二、 劳动人事部门13
三、 财政部门14
四、 物资部门和贸易部门18
第四节计划经济下国营企业的运作19
一、 物资19
二、 资金22
三、 人员23
四、 生产26
五、 销售29
六、 投资31
第五节障碍与评价32
第二章扩权改革(两权分离)中的国营企业40
第一节解放思想与企业基金40
一、 政治变局、意识形态、解放思想40
二、 企业基金43
三、 对企业基金的改进45
第二节1979年的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利润留成46
一、 地方上的扩权试点47
二、 五个扩权文件50
三、 利润留成54
四、 基数利润留成加增长利润留成——利润留成办法的
改进与比较56
五、 某些特殊情况的区别对待61
六、 改革的难点所在62
第三节1981年的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63
一、 主要内容介绍64
二、 生产正常、利润稳定情况下企业的留利办法66
三、 特殊情况下企业的留利办法71
四、 其他方面的扩权并小结73
第四节1983—1984年的两步利改税75
一、 第一步利改税77
二、 第二步利改税82
三、 其他方面的扩权87
第五节1986年之后的承包与租赁91
一、 承包制91
二、 租赁制105
第六节1992年的转换经营机制——扩权改革的最后
努力117
一、 改革的形式与内容118
二、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120
三、 经营权内容的界定122
第七节扩权改革的逻辑结果——经营权的集体所有制147
第三章公司制改革中的国有企业153
第一节公司制改革的初步尝试153
第二节股权私有是现代公司制度的基石160
第三节产权改革与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决定170
第四节理性人判断与社会主义私有制180
第五节国有企业扭亏脱困的努力和意义189
一、 产业结构调整191
二、 政策扶持195
三、 债转股196
四、 加强企业管理205
五、 扭亏脱困的意义208
第六节退出的原则和途径212
一、 退出的原则212
二、 退出的途径216
第七节股权分置改革222
第八节国有企业现状229
一、 看好家底229
二、 仍应退出239结束语250
附文一252
附文二262
附文三272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国有经济至今仍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在制度改革、财政支出、银行体系、社保改革等核心政策上,仍能看出明显的“以国企为核心”的倾向。因此,不了解国有企业的运作机制,就无从把握中国经济规律的命脉;而不了解国有企业各项制度的发展变化,则无从真正了解国有企...  

评分

转王军老师微博评:“正在读朱老师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调整》(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第一章对改革前国营企业和计划经济运转机理的系统描述和分析,反映了作者既能洞察制度细节,又能提纲挈领梳理大要的分析和写作能力。读后颇为赞叹!凭朱老师作品的质量,到退休仍为副教授...  

评分

国有经济至今仍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在制度改革、财政支出、银行体系、社保改革等核心政策上,仍能看出明显的“以国企为核心”的倾向。因此,不了解国有企业的运作机制,就无从把握中国经济规律的命脉;而不了解国有企业各项制度的发展变化,则无从真正了解国有企...  

评分

国有经济至今仍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在制度改革、财政支出、银行体系、社保改革等核心政策上,仍能看出明显的“以国企为核心”的倾向。因此,不了解国有企业的运作机制,就无从把握中国经济规律的命脉;而不了解国有企业各项制度的发展变化,则无从真正了解国有企...  

评分

看了三分之一,觉得这本书比较好的一点是详细介绍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可以说很细致了。但是可能是我的关注点不一样,觉得有点过细,举的例子就跟做数学作业似的,有点像工作论文……不过还没有看完,可能看完了就有其他的感觉了。另外一点感受是这本书...

用户评价

评分

好书。解决了毕业论文中的一大难题。

评分

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本书追溯30多年的国企改革历程,对其进行法学分析和总结,为中国法学填补一项重要的空白。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融为一体,用来审视我国的现实情形和经济体制。无论在法学界还是经济学界,都还没有见到过一本这样的书。在微博上看到清华大学的编辑这样说道:“刚刚拿到稿子,看作者写道,“无论在法学界还是经济学界,都还没有见到过一本这样的书”,我自是不信,就连终审老师也说要“客观评价”。读完稿子,甚至还没读完,我就信了!直言不讳,直砰要害!最难得的是完全没有艰涩的所谓“专业词汇”,娓娓道来之际,戳中本质!”

评分

截至2018年,120家中国企业的名字出现在世界财富500强的名单中,仅次于美国的126家。这在30年前都是无法想象的:彼时的这些企业大多还只是半死不活的国营水泥厂或是技术落后邮电所或是混吃等死的机关单位。而仅仅用了三十年,这些土窝里的企业却突然和国际上声名赫赫的百年老店或科技巨头分庭抗礼,不得不说者确确实实是一个十足的奇迹。 但是,所有的奇迹都是有代价的。在这些奇迹的光芒背后,是一次次职工的下岗、是一回回掮客的暴富、是一出出国有资产贱卖的闹剧....当行政命令展现出市场无法企及的力量之时,请注意有很多人在黑暗的角落里哭泣。当我每一次走过北京街头,经过一个个显赫企业的总部时,我总能看见来自五湖四海的下岗职工在讨要曾经国家许诺过他们的养老金。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请警惕权力。

评分

很好读,作者很敢说,社会主义私有制都提出来了。经济学家主导的改革没有能力界定企业经营权,两权分离阶段各种名词叠出,显示出法律学者的缺席。没有法律基础很难有清晰的思维框架,经常会陷于文字争论中不能自拔。看来,即使在中国,学好法律也很重要。

评分

后面附的三篇文章才是精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