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學者田曉菲從另一個視角論《金瓶梅》,原來這也是一本慈悲之書。《金瓶梅》裏滿目狼藉的窮山惡水,被作者打磨得塊塊磚石溫潤如玉。經她拆解,原書裏充斥的滔天利欲和遍地汙穢,簌簌搖落如枯葉,鉛華後款款而齣的,是女性秀緻的發香和柔暖的指溫,更是有容乃大極欲則衰的悲憫。
田曉菲,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係中國文學教授。主要學術著作包括《塵幾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2005),《烽火與流星:蕭梁文學與文化》(2007),《神遊:中國中古時代與十九世紀行旅寫作》(2011) 等等。譯著包括(英譯中)《後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2001)、《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2003),以及(中譯英)《微蟲世界:一部關於太平天國的迴憶錄》(2014)。
听秋水堂主点评,金莲、玉楼等人下棋,赢钱者去买了猪头,差丫鬟炖了吃。说是只是像清河县的西门家才会这样,一般士大夫家是不会这样的。此处最深得我心。猪头肉是所谓“活肉”,味道不错,又便宜,算是平民美味。喜欢这一段是因为里面的处理有意思,琴棋书画,本是雅事,但是...
評分深情的私意 ------读《秋水堂论<金瓶梅>》 《秋水堂论金瓶梅》是一本深谙东方人情的阅读札记,是与《金瓶梅》相配的解语书。我相信,它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多层次的阅读惊喜。此书没有做作的比较文学的论调,从文字到内容,当得起“体贴入微”一词。读此书...
評分缩在被子里,目光移到秋水堂论金瓶梅的最后一个标点。胸中一阵冷森森的寒意裹挟着热辣辣的暖意在全身激突奔涌。当时,我半边身体藏在被窝中,半边身体露在南方阴寒天气里。一半热辣,一半凉寒。就像心中的感念一体透出来。 性是热的,情是凉的,生是热的,死是凉的,...
評分这本书是田晓菲个人读金瓶梅的读书笔记,没有多少自我发现和批评,大多数是其他人评论引发的后续思考和感慨。同时作者喜好偏向严重引导了她的看法,导致一些不公的评论。 个人认为没有读过金瓶梅的可以看看张竹坡点评本,可以从洁本看起,也推荐《漫说金瓶梅》,《金瓶梅西方论...
評分如果《金瓶梅》是一本秋天的书,有一股肃杀之气。那么《秋水堂论金瓶梅》就是一本微病在床的读物,作者田晓菲不求文之工整,但求字字带情。学问做到深处,与生命相交感。确乎如是!我是没看过《金瓶梅》的,但是并不妨碍读此书。伊的文字有诗之简也有小说之繁,互相缠绕,颇有...
第一次讀金瓶梅,到底要不要拿這本伴著讀,挺矛盾的。不讀可惜,因為確實能從其中得到有不少點撥,但那又是建立在大量“劇透”上的。剛開始還無法苟同她對吳月娘的評價,但讀到最後,確實覺得這人可恨。另外,書的用紙印刷很糟糕,而就這麼一本製作接近盜版質量的平裝書,齣版商還厚顔無恥稱為“典藏版”……
评分第一次讀金瓶梅,到底要不要拿這本伴著讀,挺矛盾的。不讀可惜,因為確實能從其中得到有不少點撥,但那又是建立在大量“劇透”上的。剛開始還無法苟同她對吳月娘的評價,但讀到最後,確實覺得這人可恨。另外,書的用紙印刷很糟糕,而就這麼一本製作接近盜版質量的平裝書,齣版商還厚顔無恥稱為“典藏版”……
评分“黃真人為瓶兒念誦的經文中有道是:‘人處凡塵,月縈俗務,不知有死,惟欲貪生。鮮能種於善根,多隨入於惡趣。昏迷弗省,恣欲貪嗔。將謂自己長存,豈信無常易到!一朝傾逝,萬事皆空。 ……………………………………………… 1. 論者認為,情欲、權勢、金錢等赤裸於形的描寫並非嚴苛的道德說教,而是蘊藏瞭對於周鏇其間、欲罷不能者的深深憐憫和慈悲; 2. 論者認為,古典詩詞中的美好意象,如佳人倚窗、賞花、遊園、笑語、懷思、望夫、撫琴、對弈、打鞦韆、行酒令等等,都僅是生活中片麵的一瞬,背後有著復雜的人事背景,而《金瓶梅》的作者所書正是為打破這狹隘而孤立的一霎醉心,為看客呈現立體的人生內容; 3. 論者認為,《金瓶梅》是《紅樓夢》中“常常一帶而過的、而且總是以厭惡的筆調描寫的中年男子與婦女的世界,是賈璉、賈政、晴
评分金瓶梅真的跟慈悲沒什麼關係。作者對金蓮的體察頗有可圈點之處,但偏愛確會濛蔽人的雙眼。反過來說,對玉樓的解讀,倒可算做對竹坡的補足。文獻梳理是實在好處,卻非獨有。
评分看的是平裝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