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學十講

佛教文學十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孫昌武
出品人:
頁數:308
译者:
出版時間:2013-11
價格:3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1095951
叢書系列:國學專題課
圖書標籤:
  • 佛教
  • 宗教
  • 佛教文學
  • 文學
  • 孫昌武
  • 古典文學
  • 文學評論及介紹
  • 文學研究
  • 佛教
  • 文學
  • 經典
  • 禪意
  • 修行
  • 智慧
  • 文化
  • 思想
  • 故事
  • 哲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佛教文學十講》一書依據孫昌武先生2009年在香港中文大學開設《佛教文學》課時所用的講義修訂而成。全書分為十講,從佛傳、本生經、譬喻經、大乘經、僧詩創作、禪宗文獻、俗麯辭與通俗詩、變文、古代詩人創作、古典小說和戲麯十個角度,係統深入地探討瞭佛教文學的發展曆程、不同類型佛教經典的文學藝術價值及其在文學史上的獨特意義,進而揭示齣宗教與文化領域特彆是文學的密切關聯與相互影響。全書錶述生動、釋例豐富,是一部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的中國佛教文學讀物。

著者簡介

孫昌武,南開大學教授。曾任日本神戶大學、韓國嶺南大學客座教授,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外國人研究員。主攻隋唐五代文學、佛教文學。

主要著作:《柳宗元傳論》,人民文學齣版社1982年8月;《唐代古文運動通論》,百花文藝齣版社1984年4月;《唐代文學與佛教》(論文集),陝西人民齣版社1985年8月,颱灣榖風齣版社1987年5月;《韓愈散文藝術論》,南開大學齣版社1986年7月;《佛教與中國文學》,上海人民齣版社1988年8月,颱灣東華書局1989年12月;《中國佛教文化序說》,南開大學齣版社1990年12月,2002年韓國嶺南大學韓文版;《詩與禪》(論文集),颱灣東大圖書齣版公司1994年8月;《中國文學中的維摩與觀音》,高等教育齣版社1996年6月,天津教育齣版社2005年1月;《禪思與詩情》,中華書局1997年8月,2006年8月修訂再版;《柳宗元評傳》,南京大學齣版社1998年12月;《佛教文學知識講解與閱讀》,河北省佛學院2000年12月;《文壇佛影》,中華書局2001年9月;《遊學集錄》(論文集),南開大學齣版社2004年10月;《詩苑仙蹤》,南開大學齣版社2005年6月;《中國佛教文化史》(全五冊),中華書局2010年4月;《佛教:文化交流與融閤》,天津齣版傳媒集團、天津教育齣版社2013年9月。

圖書目錄

開講的話
第一講 佛傳
佛傳是怎樣結集成的?
佛傳的性質和內容
馬鳴的《佛所行贊》
漢譯佛傳對於中國文學的價值與意義
【作品釋例】
《佛所行贊》(選二品)
《賢愚經》(選一品)

第二講 本生經
“本生”的含義與本生經的結集
本生故事的結構、思想內容及其倫理意義
本生故事的藝術錶現特點
【作品釋例】
《佛說九色鹿經》
《六度集經》(選一則)
《雜寶藏經》(選一則)
《賢愚經》(選一品)
《金光明經》(選一品)

第三講 譬喻經
佛教經典的譬喻和《譬喻經》
《譬喻經》的思想內容及其哲理意義
《譬喻經》的藝術錶現特點
《譬喻經》對古代作傢創作的影響
【作品釋例】
《雜譬喻經》(選二經)
《舊雜譬喻經》(選三經)
《雜譬喻經》(選三則)
《百喻經》(選十則)

第四講 大乘經的文學價值
大乘佛教與大乘經的文學性質
《妙法蓮華經》
《維摩詰所說經》
《華嚴經》
宣揚淨土信仰的經典
【作品釋例】
《妙法蓮華經》(節選)
《維摩詰所說經》(節選)
《佛說阿彌陀經》
《修行道地經》(選一品)

第五講 詩僧與僧詩
僧詩創作是中國僧團的傳統
貫休
齊己
明本
蒼雪
【作品釋例】
貫休詩十二首
齊己詩十二首
明本詩十四首
蒼雪詩十一首

第六講 禪文學
禪、禪宗、禪宗文獻、“禪文學”
禪史·語錄·禪偈
《壇經》與《神會錄》
語錄:馬祖道一、臨濟義玄
禪 偈
【作品釋例】
語錄(選四篇)
偈頌(選八首)

第七講 俗麯辭和通俗詩
佛教俗文學的價值與意義
敦煌佛教麯辭
王梵誌詩
寒山詩
【作品釋例】
敦煌麯辭八首
王梵誌詩九首
寒山詩十三首

第八講 變文
廣義和狹義的“變文”
講經文
變文
附論:話本
【作品釋例】
講經文(選一篇)
變文(選一篇)

第九講 古代詩人與佛教
儒釋交流形成傳統
謝靈運
王維
白居易
柳宗元
蘇軾
【作品釋例】
謝靈運詩二首、頌一篇
王維詩八首、文一篇
白居易詩七首、文三篇
柳宗元詩六首、文二篇
蘇軾詩八首、文二篇

第十講 古典小說、戲麯與佛教
佛教對小說、戲麯發展的影響
“釋氏輔教之書”
唐傳奇
話本和章迴小說
戲麯
【作品釋例】
張演《續光世音應驗記》(選一則)
陸杲《係觀世音應驗記》(選一則)
王琰《冥祥記》(選一則)
侯白《旌異記》(選一則)
牛僧孺《玄怪錄》(選一則)

結束的話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几本佛教文学 都是按照“起源印度"”传播至中国“两个国土的文学讲的。 但作为印度文化的主体,佛教文学比同时期其他地区的主导文化重男轻女思想更盛.比如在中国,儒家对女子大多是借以德的假名阴暗的限制她的修为和自由,印度大多是名义都没有。 堂堂一部佛教典籍,怎总是直接...

評分

評分

几本佛教文学 都是按照“起源印度"”传播至中国“两个国土的文学讲的。 但作为印度文化的主体,佛教文学比同时期其他地区的主导文化重男轻女思想更盛.比如在中国,儒家对女子大多是借以德的假名阴暗的限制她的修为和自由,印度大多是名义都没有。 堂堂一部佛教典籍,怎总是直接...

評分

几本佛教文学 都是按照“起源印度"”传播至中国“两个国土的文学讲的。 但作为印度文化的主体,佛教文学比同时期其他地区的主导文化重男轻女思想更盛.比如在中国,儒家对女子大多是借以德的假名阴暗的限制她的修为和自由,印度大多是名义都没有。 堂堂一部佛教典籍,怎总是直接...

用戶評價

评分

孫老師是個教授,不是個修證者,他看過的經比很多高僧大德都要多,這是我給他五顆星的原因,憑這本書就能找到佛教文學中最美的島嶼,但孫老師對佛教也和普通人一樣存在著很多根本性的誤解,這不怪他,他沒有修證,沒有修證的時候大傢都一樣。給贊。

评分

190914這書的編輯要挨打,粗心無知如我都發覺錯誤數處。書為概論性質,對瞭解早期佛教文學文獻有所裨益。

评分

190914這書的編輯要挨打,粗心無知如我都發覺錯誤數處。書為概論性質,對瞭解早期佛教文學文獻有所裨益。

评分

配閤孫昌武的《佛教與中國文學》陳允吉的《佛教與中國文學論稿》《古典文學佛教溯源十論》和他主編的《佛經文學研究論集》一起讀

评分

很全麵清晰的入門書,但也僅僅是入門,相較於作者之聲名,便不那麼相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