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亞·愛倫堡(1891-1967)蘇聯作傢。1910年開始文學創作。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任戰地記者。十月革命後曾參加蘇維埃政府工作。
1921年後以記者身份去德、法、比等國。在國外十多年中,寫瞭眾多作品。
30年代迴國後,在衛國戰爭中任軍報《紅星報》戰地記者。著有長篇小說《巴黎的陷落》、《暴風雨》和《九級浪》等。1954年發錶的中篇小說《解凍》在蘇聯文藝界引起巨大震動。後用五年時間寫成長篇迴憶錄《人·歲月·生活》,於1960年開始陸續發錶,在蘇聯及西方引起強烈反響和激烈爭議。此書被譽為蘇聯 “解凍文學”的開山巨作和“歐洲的文藝史詩”。
记住的勇气---《人•岁月•生活》爱伦堡回忆录小感 爱伦堡对于七八十年代的人是陌生的,而对于五六十年代的人来说,则是刻骨铭心的——牛棚里、残垣边、油灯下,多少人在抄写传阅他的回忆录。在那片灰暗的年代里,他的回忆录成了唯一带彩的...
評分爱伦堡的这本回忆录内容丰富,到处都闪烁着好的句子、故事。属于那种需要写许多次读书笔记的好书,先写写第一次阅读时感兴趣的几点: 聂鲁达与爱伦堡。两个人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描写对方,还共同记录了50年代访问中国的故事。聂鲁达在《我坦言我曾历经沧桑》里描写对爱伦堡的印象...
評分在读此书之际,一个远亲去世了,前一天还在散步,三十小时左右就离世了。想到元旦去世的二舅,几乎如出一辙。我不由内心五味沉杂。人生是什么?人活的意义是什么?真是说不清楚。 爱伦堡经历的时代是人类最动荡的时代,欧洲“黄金时代”的尾声,二次大战,俄国革命。而他又不是...
評分记住的勇气---《人•岁月•生活》爱伦堡回忆录小感 爱伦堡对于七八十年代的人是陌生的,而对于五六十年代的人来说,则是刻骨铭心的——牛棚里、残垣边、油灯下,多少人在抄写传阅他的回忆录。在那片灰暗的年代里,他的回忆录成了唯一带彩的...
評分在读此书之际,一个远亲去世了,前一天还在散步,三十小时左右就离世了。想到元旦去世的二舅,几乎如出一辙。我不由内心五味沉杂。人生是什么?人活的意义是什么?真是说不清楚。 爱伦堡经历的时代是人类最动荡的时代,欧洲“黄金时代”的尾声,二次大战,俄国革命。而他又不是...
第四部。西班牙內戰,慕尼黑,1940年的巴黎。
评分第四部。西班牙內戰,慕尼黑,1940年的巴黎。
评分#201704#到第四部瞭,覺得乏味,硬著頭皮讀下去。最大的收獲是,作者對德國占領下法國的描寫。法蘭西民族性格可見一斑。
评分第四部。西班牙內戰,慕尼黑,1940年的巴黎。
评分第四部。西班牙內戰,慕尼黑,1940年的巴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