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與記憶

風景與記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譯林齣版社
作者:[英] 西濛·沙瑪
出品人:
頁數:840
译者:鬍淑陳
出版時間:2013-10-1
價格:CNY 7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4739993
叢書系列:人文與社會譯叢
圖書標籤:
  • 藝術史
  • 文化
  • 西濛·沙瑪
  • 藝術
  • 旅行
  • 景觀
  • 曆史
  • 英國
  • 風景
  • 記憶
  • 散文
  • 旅行
  • 時光
  • 人文
  • 抒情
  • 迴憶
  • 自然
  • 心靈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跨越三個世紀和四大洲的風景之旅、曆史和藝術之旅,以自然元素木、水、石分篇,內容豐富而結構恢弘,有光影、有色彩、有氣味……生動再現瞭不同民族和文化的風景體驗。

•作者西濛•沙瑪因多部扛鼎之作和紀錄片《英國史》《藝術的力量》而蜚聲國際。《風景與記憶》曾獲W.H.史密斯文學奬,被評為美國《時代周刊》年度好書之一。

•彩圖32麵,黑白圖片200多幅,包括許多名畫和雕塑,圖文並茂引人入勝。

本書探討瞭神聖或神秘的河流、森林和高山等對文化想象力的影響。有力地說明人們被自然所塑造的程度不亞於他們塑造自然的程度。本書不是把風景作為孤立和個彆的現象,而是作為連續的全景,視角跨越歐洲和美洲、東方和西方,融閤個人記憶和群體經曆,涵蓋詩歌、傳說、繪畫、雕塑、建築、園林等諸多方麵,從多樣的風景體驗中挖掘齣深層文化記憶,重尋人類與自然之間的精神紐帶。

著者簡介

西濛•沙瑪(1945— ),英國曆史學傢,藝術史學傢,先後在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曆史係任教,並擔任BBC紀錄片解說,《紐約客》文藝評論員。編寫並主持過係列紀錄片《英國史》、《藝術的力量》、《美國的未來》,曾獲諸多嘉譽,包括1977年以《愛國者和解放者》獲沃夫森曆史奬,1987年以《財富的窘境:黃金時代荷蘭文明的一種解釋》獲“《紐約時報》年度最佳圖書”,1996年以《風景與記憶》獲W.H.史密斯文學奬,2006年以《亂世交匯:英國、奴隸與美國革命》(Rough Crossings)獲“全美書評人協會奬”。著作還包括《倫勃朗的眼睛》、《公民們,法國大革命編年史》、《死亡的確定性》等。

圖書目錄

導言
第一部分 木
序 路漫漫兮
第一章 立陶宛野牛的國度
第一節 比亞沃韋紮原始森林的皇傢野獸
第二節 最後一擊
第三節 必朽與不朽
第二章 林中小徑:穿越森林的小道
第一節 追尋日耳曼尼亞
第二節 森林之血
第三節 重生的阿爾密尼烏斯
第四節 垂死的森林
第三章 綠林中的自由
第一節 綠林好漢
第二節 居於森林:法律與違法者
第三節 橡樹之心,自由的堡壘?
第四節 高盧的棟梁
第五節 危急關頭
第四章 青翠的十字架
第一節 灰熊
第二節 植物的復活
第三節 開拓者
第四節 青翠的十字架
第五節 神龕
第六節 墓地裏的沃爾沃
第二部分 水
第五章 意識之流
第一節 神話之流
第二節 循環:動脈—乾流和奧秘
第三節 神聖的匯流
第四節 智慧之泉
第五節 尼羅河被引至颱伯河
第六節 貝尼尼與四河噴泉
第六章 血流
第一節 迷失方嚮的沃特•雷利爵士
第二節 棕色紙船中的男人
第三節 權力綫
第四節 銀魚政治理論
第五節 水體
第六節 伊西斯之流:泰晤士河和尼羅河
第三部分 石
第七章 狄諾剋拉底與道士:至高,至福,至大
第一節 拉什莫爾山的女性
第二節 狄諾剋拉底與道士
第三節 高地
第四節 驅邪皮拉多
第五節 便利受難紀念地
第六節 最後的聖山?
第八章 帝國之巔,理智之淵
第一節 愉悅的恐怖
第二節 帝國之巔,理智之淵
第三節 美德之所在
第四節 徵服
第五節 偉人艾伯特
第六節 救贖的前景
第四部分 木 水 石
第九章 重塑阿卡狄亞
第一節 我也在阿卡狄亞
第二節 蠻荒和牧歌
第三節 粗糙與混亂
第四節 民享的阿卡狄亞:楓丹白露的森林
第五節 玻璃下的阿卡狄亞
第六節 毛茸茸的野越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在圣经中,上帝经常在山顶出现,隐身在雷电和云雾中。因此在早期对山的想象中,山总是富有神性。在中国也是如此。云遮雾绕的山峰总是被定义为神仙居所。这里面有一种因未知而产生的对山的敬意。 后来,中国山开始进入帝王封禅和文人山水画审美,而天主教顺势把群...  

評分

我们的生命体验里没有森林这个意象。 想象一下,从山巅眺望远处深绿的、绵延到原野尽头的森林,就像霍比特人攀上山峦时留恋地看向浩渺广阔的森林土地,开启远征;从参天大树密布、阴森幽静的森林中抬头看直上云霄的树冠和薄雾,就像哈利波特与伙伴在禁林中的一次次探险,遇上...  

評分

在圣经中,上帝经常在山顶出现,隐身在雷电和云雾中。因此在早期对山的想象中,山总是富有神性。在中国也是如此。云遮雾绕的山峰总是被定义为神仙居所。这里面有一种因未知而产生的对山的敬意。 后来,中国山开始进入帝王封禅和文人山水画审美,而天主教顺势把群...  

評分

某年月日,西蒙·沙玛(Simon Schama,1945- )教授在哈佛做了个关于画家大卫与雅各宾派的讲座,内容复杂而高深,以致于讲座结束后,一个预科生走上来抱怨说:“我的父母将不会替我付每年两万美元的学费——如果我在讲座之后比在讲座之前更加迷惑的话。”沙玛马上回答说:“...  

評分

很坦诚的说,看不懂。很直白的说,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没有相应的知识还是不要看这本书了,睡前读物,看到困到骨子里了。 当然看得出作者的博学,100页的注释,整本书就像一篇文献综述。冲着风景两个字买的,但内容五花八门,许多名人与作品作者顺手拈来,但是作为门外汉要看懂...

用戶評價

评分

全書如果不用大量的修辭術,篇幅能減少一半。注釋放到書後,看著費勁。

评分

李健推薦

评分

“地景的觀看角度/方式”是文化史或記憶研究的重要媒介,水、木與石如何具有“自然”之名,或被利用,皆是例證。對敝人言,更重要者是厘清“地景的觀看角度/方式”背後的政治性邏輯。

评分

除去不時齣現的諸如“現代性”等與全書很不搭調的一些詞語,此書堪稱傑作。作者腹黑的吐槽也很好玩,基本沒什麼深度,適閤挖掘史料和獵奇八卦。

评分

李健推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