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论

唐诗三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高友工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238
译者:李世跃
出版时间:2013-10
价格:3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10083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古典文学
  • 唐诗
  • 高友工
  • 海外汉学
  • 语言学
  • 诗学
  • 诗歌
  • 梅祖麟
  • 唐诗
  • 古典文学
  • 诗歌赏析
  • 唐代文化
  • 诗词研究
  • 文学批评
  • 古典诗词
  • 诗歌理论
  • 文化传承
  • 人文社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辑录了海外著名学者高友工、梅祖麟于1968至1978年间共同撰写的三篇研究唐诗的经典论文:《杜甫的<秋兴>:语言学批评的实践.》《唐诗的句法、用字与意象》《唐诗的语义、隐喻和典故》。两位作者从语言学角度,运用结构主义批评方法研究唐诗,对诗歌的语义变化、节奏转换、繁复意象及错综语汇进行了细致详实的分析,并在论述过程中对中西诗歌作了精湛的比较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条进入中国古典诗歌世界的可能路径。

作者简介

高友工

1929年生。1952年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赴美,196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起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学系,至1999年6月荣休。对“中国抒情传统学派”理论有奠基之功,著有《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

梅祖麟

1933年生。美国康奈尔大学中国文学和哲学教授。在汉语语法史和汉藏语言比较研究领域卓有建树,著有《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

目录信息

杜甫的《秋兴》:语言学批评的尝试
唐诗的句法、用字与意象
一、导言
二、名词和简单意象
三、动词和动态意象
四、推论和统一性句法
五、唐诗的语言
唐诗的语意、隐喻和典故
一、意义和对等原则
二、隐喻和隐喻关系
三、典故和历史原型
四、隐喻语言和分析语言
跋/梅祖麟
译后记
新版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个封面很喜欢,尤其是题词,出版者没有说明这个题签者。本书撤去了叶嘉莹的旧序,旧序只是说明了翻译经过,撤去是可以的。翻译者的名字上古版是李世耀,改成了李世跃。上古版有武菲校,新版也删去了,这个似乎不应该。  

评分

一、方法论:两种视角交错 1、着眼于特殊语言的表现 两条路径同时进行:(1)将一种语言的普通运用与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对比(纵轴)(2)比较两种语种诗歌语言运用时的异同(横轴)。 对比的方法:语言A有特点X,其诗歌特点是X’;语言B没有特点X,它的诗歌也没有特点X’,因此...  

评分

一、方法论:两种视角交错 1、着眼于特殊语言的表现 两条路径同时进行:(1)将一种语言的普通运用与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对比(纵轴)(2)比较两种语种诗歌语言运用时的异同(横轴)。 对比的方法:语言A有特点X,其诗歌特点是X’;语言B没有特点X,它的诗歌也没有特点X’,因此...  

评分

这个封面很喜欢,尤其是题词,出版者没有说明这个题签者。本书撤去了叶嘉莹的旧序,旧序只是说明了翻译经过,撤去是可以的。翻译者的名字上古版是李世耀,改成了李世跃。上古版有武菲校,新版也删去了,这个似乎不应该。  

评分

一、方法论:两种视角交错 1、着眼于特殊语言的表现 两条路径同时进行:(1)将一种语言的普通运用与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对比(纵轴)(2)比较两种语种诗歌语言运用时的异同(横轴)。 对比的方法:语言A有特点X,其诗歌特点是X’;语言B没有特点X,它的诗歌也没有特点X’,因此...  

用户评价

评分

新批评和结构主义方法下的唐诗研究,必不可少的方法论。

评分

听G先生谈过一些两位作者的事,致敬之书。

评分

新批评的手法吧,看不进

评分

出乎意料的受启发与享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实践典范。虽然某些音型的论证不太恰当,但对秋兴其五其六其七的解读真是绝妙。逻辑一以贯之,思维也很严谨。梅祖麟先生的跋也很值得读,学人的志意优雅都在里面了。部分引诗不规范,略憾。多次开卷,今日终于卒章,真是难言的愉悦。要再多读几遍。

评分

《唐诗的魅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新版。我的问题在于译者为什么改了名字?另外,图书馆的书我已经校过,把葛瑞汉当成高本汉什么的不想多说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