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书》拉丁文书名为《新书》(Liber Novus)。约创作于1914年到1930年间,记录了作者个人的梦境、灵魔与精神追寻历程。荣格生前拒绝出版,直到其去世后近五十年,此书方得见天日。
1913年,荣格与弗洛伊德决裂,开始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一度备受幻觉折磨而濒于崩溃。荣格身陷中年危机,重新审视生活,从内心探索最深处的自我。他将一些梦和幻象记录下来,整理成《黑书》,同时着手幻象内容的写作,形成私密之作《红书》。《红书》是荣格日后写作的主要灵感,由此生发出一整套的分析心理学理论。此书的出版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理解荣格著作的窗口。
荣格曾于1957年谈到这本书:“我跟你谈到过那段岁月,追寻内心图像的那些年是我此生最重要的时光。其他一切皆发源于此。这本书就始于那时,在那之后的枝枝节节几乎无关紧要。我的一生都在阐释那些意象,它们从潜意识中迸发,像一条深不可测的河流,在我的内心泛滥,几乎要毁灭我。这些已超出我的一生所能承载。后来只是一些外在的现象、科学的阐述与生活的融合,而包孕一切的神奇开端就在那时候。”
中文版卷一、卷二根据德文版翻译,审视与附录根据英文版整理翻译。彩图版图文并茂,全彩印刷,完整呈现原作风貌。
荣格(Carl G.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
林子钧:八十年代生于香港。2005年毕业于浸会大学欧洲研究德文组,获一级荣誉。及后于香港中文大学完成语言学硕士课程,现为美国普渡大学语言学博士生,主要兴趣为形式句法及语义。拥有多年翻译自由业者经验。
张涛:精神分析师,成都精神分析中心专业会员,前成都精神卫生中心心理门诊治疗师,曾任《精神分析笔记》执行编辑。毕业于暨南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专业,现旅居法国,在巴黎第八大学精神分析系(拉康创办)攻读博士,主要研习拉康理论下的精神病理与实际病理及其处置。
單純以內文「譯本」來說這書的價格尚可以接受(打折時買的)。軟精書皮的包裝是合理的,事實上比起普通書皮或硬皮,軟精更能平衡到經常翻和保護兩方面的需要。 但是極度令人不解的是書中極為小數的彩圖居然是給了幾頁蔓荼羅草圖(都是白紙藍或黑字)、有3頁居然還是出版社的廣...
评分完全看不懂!哭死了。 原价298元,100元转让!完好,无损,崭新! 要的豆油。 或者懂德文的一起来研究。 我上海闸北的。 要的豆油豆油豆油完 全看不懂!哭死了。 原价298元,100元转让!完好,无损,崭新! 要的豆油。 或者懂德文的一起来研究。 我上海闸北的。 要的豆油豆油豆油
评分如果没看过圣经或者荣格其他的心理学著作,真就没必要对书里一大圈莫名其妙的名字太较真。 荣大爷一直在书里强调的,是人要成长,需要多元的力量。 一直以来我们都愚蠢地认为所有事情必须有个原因,而且有还只有一个主要原因……不光我们东方人,西方也是这样。看过《黑天鹅...
评分1913年10月,荣格独自一人在一列火车上,突然被一种压倒一切的幻觉镇住了,他看见了一场滔天洪水淹没了北部欧洲,黄色的浊流,漂浮的瓦砾,成千上万的尸身。这一幻觉持续了大约两分钟,荣格又是困惑又是恶心。两周后,相似的幻象在旅程中再度出现,黄色巨浪变成了一片血海。...
评分小羽: 荣格和弗洛伊德之类的名字经常让人陷入一种莫名的恐慌,他们的智识在传说、传记和难以名状的作品中印证着群星闪耀时代的光荣,我们在其面前总像是不学无术的傻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后来出现了柯南伯格导演的A Dangerous Method这种电影,他看似笨拙实则故意地把焦点偏...
如果你特别坚信非黑即白,特别唯物,就别看了。 仍然觉得这个版本最好,机械版的读起来,味同嚼蜡。 看第二遍,开头又看了个热泪盈眶。
评分满眼漂亮的图片&莫名的文字。编辑辛苦了,设计辛苦了。用来送人是极好看的礼物。 蛋!蛋!蛋!我诅咒他是人,也诅咒自己是人!
评分#精分这朵奇葩
评分满眼漂亮的图片&莫名的文字。编辑辛苦了,设计辛苦了。用来送人是极好看的礼物。 蛋!蛋!蛋!我诅咒他是人,也诅咒自己是人!
评分每次碰到此类和宗教神学略有相关的书都读的一脸懵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