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史(第二版)

世界电影史(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大卫·波德维尔
出品人:
页数:974
译者:范倍
出版时间:2014-2-1
价格:19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31838
丛书系列:培文·电影
图书标签:
  • 电影
  • 电影史
  • 电影理论
  • 艺术
  • 影视艺术
  • 大卫·波德维尔
  • 历史
  • 美国
  • 电影史
  • 世界电影
  • 电影艺术
  • 电影文化
  • 电影理论
  • 电影鉴赏
  • 电影发展
  • 电影流派
  • 电影导演
  • 电影制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荣获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

新版新译精校

世界电影的全球通史,被最广泛采用的电影史教程。

本书围绕下述三个基本问题展开:

电影媒介的使用怎样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以及形成了怎样的规范?

电影工业的状况对电影媒介的使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电影媒介的使用上和电影市场中的国际性趋势是怎样出现的?

提纲挈领呈 现百余年世界电影脉动的主流,精微处描画重要历史情境的丰富褶皱。

如果电影史是一种生产性的、自我更新的行动,那我们就不能仅仅提供一种“所有先在知识”的浓缩版。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把我们的发现铸造为一种新的形式……我们相信,这本书为电影历史的塑造提供了一个相当新颖的版本,既有整体的勾勒,也有翔实的细节。

——作者

虽说以论入史是近年来的潮流,但以知名理论家的身份撰写电影通史巨制,波德维尔尚是第一人。此史因之卓尔不群。加之范君译笔信而不俗,令此版更值一读。

——戴锦华

波德维尔夫妇长年研读影像,兴趣遍布电影的各国面向。于如此学养之上延展全球历史,自然会有一般人所不及的阔达。

——杨远婴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克里斯汀·汤普森(Kristin Thompson)和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夫妇目前生活于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

克里斯汀·汤普森,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传播艺术系的名誉教授。她拥有艾奥瓦大学电影方面的硕士学位以及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电影 方面的博士学位。目前她正在研究刘别谦的无声长片。

大卫·波德维尔,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传播艺术系雅克·勒杜电影研究教授。他也是希尔代尔(Hilldale)人文教授。他拥有艾奥瓦大学电影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内地已经出版的著作包括:《卡尔·德莱叶的电影》《电影诗学》《香港电影的秘密》《后理论》等。

两位作者此前的合著有《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2001),以及与珍妮特·斯泰格(Janet Staiger)合作的《古典好莱坞电影:1960年之前的电影风格与制作模式》(1985)。

译者简介

范 倍,重庆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获电影学硕士及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电影历史与理论、数字媒体艺术及视听文化;主要译著包括《剪辑节奏》,以及《吸引力电影:早期电影及其观众与先锋派》等学术译文若干。亦从事编剧、剪辑、导演等工作。

目录信息

序言
引论:电影史和做电影史的方法
第一部分 早期电影
第1章 电影的发明与初期发展:1880年代——1904
第2章 电影的国际化进展,1905—1912
第3章 民族电影、好莱坞古典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3—1919
第二部分 无声电影后期:1919—1929
第4章 1920年代的法国电影
第5章 1920年代的德国电影
第6章 1920年代的苏联电影
第7章 无声电影后期的好莱坞电影,1920—1928
第8章 1920年代的国际潮流
第三部分 有声电影的发展,1926—1945
第9章 有声电影的兴起
第10章 好莱坞制片厂制度,1930—1945
第11章 其他制片厂制度
第12章 电影与国家政权:苏联、德国、意大利,1930—1945
第13章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人民阵线与占领期,1930—1945
第14章 左派、纪录片与实验电影,1930—1945
第四部分 战后时期:1945年—1960年代
第15章 战后美国电影,1945-1960
第16章:战后欧洲电影:新现实主义和其背景,1945—1959
第17章 战后欧洲电影:法国、北欧及英国,1945—1959
第18章 战后西方以外国家的电影
第19章 艺术电影和作者观念
第20章 新浪潮与新电影,1958—1967
第21章 战后纪录片与实验电影,1945年一1960年代中
第五部分 1960年以来的当代电影
第22章 好莱坞的衰落与复兴,1960-1980
第23章 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政治批判电影
第24章 1960年代后期以来的纪录电影和实验电影
第25章 新电影和新发展:1970年代以来的欧洲和苏联电影
第26章 超越工业化的西方:1970年代以来的拉美、亚太地区、中东和非洲
第六部分 电子媒体时代的电影
第27章 美国电影与娱乐经济:1980年代及之后
第28章 走向全球的电影文化
参考文献
译后记
编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陆陆续续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看完全书,让我印象深刻的有1、战争,经济,政治,艺术,工业发展对于电影史的深刻影响,2、需要好好补充学习一下西方艺术史了,各种主义的了解基本一片空白,3、电影的发展一定离不开内容的制作,垂直整合应该是电影公司发展应有的形态,4、书真的很...  

评分

那件事就是看了这本书。 我算个影迷吧,在学校图书馆发现了他,还是新的那,于是乎我就借了,看了好几天。那时还有别的功课,有段时间没看,所以“断片儿”了,以至于本书最后日本电影那部分我就没看了。 看了本书后受益匪浅,知道了美国好莱坞为什么是世界电影的“老大”; 还...  

评分

陆陆续续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看完全书,让我印象深刻的有1、战争,经济,政治,艺术,工业发展对于电影史的深刻影响,2、需要好好补充学习一下西方艺术史了,各种主义的了解基本一片空白,3、电影的发展一定离不开内容的制作,垂直整合应该是电影公司发展应有的形态,4、书真的很...  

评分

1.终于知道为什么这样大厚一本了,因为非常详细!!! 我同时阅了北电的教材《外国电影史》和《中国电影史》,觉着在看这俩教材的同时,结合《世界电影史》一起看效果比较好,因为北电的教材相比起这本书还是比较泛,特别是欧洲电影史部分可着力参照下《世》,因为小点比较多...  

评分

2014年《星际穿越》上映的时候,我和好朋友在太古城的电影院里看完了这部影片。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看到男女主角从水星回到机舱后,二十年已经过去,等待他们归来的人从一个年轻的帅小伙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不知是对时光的无奈还是什么原因,那一刻我热泪盈眶,莫名的难...  

用户评价

评分

没人觉得翻译有问题吗?

评分

这本书看了快一年才看完,最神奇的地方是等我看完已经忘了开头是讲什么的,于是又可以当作一本新书重看一遍,从这个角度讲这本书一点也不贵,每个电影爱好者都应该常备一本。

评分

为了考研,把这本千页皇皇巨著读了整整五遍…就剩十天了,该祝自己好运,还是坚强呢?(两年后按:但是复试被刷了,没读成电影史,所以再战干脆去读历史啦

评分

是一本相对靠谱、相对全面、编辑精良的电影史教材。看一遍真不容易,可是看一遍肯定不够。当工具吧。

评分

太适合我这种因为阅读速度过快长年闹书荒的人,该书看了前面忘了后面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看了中间两头忘光,一本更比五本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