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讀經說記

北京讀經說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萬卷樓圖書公司
作者:喬秀岩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3-7
价格: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577398024
丛书系列:經學史研究叢刊
图书标签:
  • 经学
  • 經學
  • 文献学
  • 喬秀岩
  • 乔秀岩
  • 思想史
  • 日人漢學
  • 历史
  • 读经
  • 北京
  • 说记
  • 圣经
  • 信仰
  • 学习
  • 笔记
  • 宗教
  • 经典
  • 心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書收錄作者自二○○四年至二○一二年八年之間在北京所寫有關經學史、經學文獻的文章共十七篇。八年時間,作者的主要時間都投入到整理文獻的工作上,而在這過程中,也沒忘記思考「經學是什麽?」的問題。經過八年之後,現在認為鄭玄才是空前絕後最純粹的經學家。加深對鄭玄的理解,我們同時也能深化對其他歷代經學家的認識。清末以來延續一百多年的經學、經學史觀念,已經開始瓦解,我們需要重新認識鄭玄。

作者简介

師從王文錦先生學《三禮》經學及整理古籍,曾協助王先生修訂中華書局校點本《周禮正義》、《禮書通故》。近年來在幾位師友的支持下,陸續策劃編輯《足利學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選》、《舊京書影》、《楊復再修儀禮經傳通解續卷祭禮》、《南宋刊單疏本毛詩正義》、《宋刊元明遞修本儀禮經傳通解正續編》、《越刊八行本禮記正義》等。編譯《正史宋元版研究》待刊。

目录信息

1 古籍整理的存真標準 •••••••••••••••••••••••••••••••••••••••••••••••••••••••• 1
2 版本的缺環或歷史概念的形成 •••••••••••••••••••••••••••••••••••••••••• 33
3 《周禮正義》的非經學性質 ••••••••••••••••••••••••••••••••••••••••••••• 53
4 經疏與律疏 •••••••••••••••••••••••••••••••••••••••••••••••••••••••••••••••••••• 61
5 《禮記》版本雜識 •••••••••••••••••••••••••••••••••••••••••••••••••••••••••• 73
6 書評:汪少華《中國古車輿名物考辨》 ••••••••••••••••••••••••••••• 89
7 古籍整理的理論與實踐 •••••••••••••••••••••••••••••••••••••••••••••••••••• 99
8 《魏晉禮制與經學》論讚 •••••••••••••••••••••••••••••••••••••••••••••• 145
9 閒聊啖、趙、陸《春秋》學 ••••••••••••••••••••••••••••••••••••••••••• 147
10 論鄭王禮說異同 •••••••••••••••••••••••••••••••••••••••••••••••••••••••••• 157
11 論鄭何注《論語》異趣 •••••••••••••••••••••••••••••••••••••••••••••••• 175
12 《毛詩正義》的歷程 ••••••••••••••••••••••••••••••••••••••••••••••••••• 211
13 鄭學第一原理 ••••••••••••••••••••••••••••••••••••••••••••••••••••••••••••• 229
14 圖書館古籍的永恆與瞬間 ••••••••••••••••••••••••••••••••••••••••••••• 251
15 文獻學的具體與概念 ••••••••••••••••••••••••••••••••••••••••••••••••••• 255
16 如何理解晉代廟制爭議 •••••••••••••••••••••••••••••••••••••••••••••••• 261
17 嘉定南康軍刊本《儀禮經傳通解》之補修情況 ••••••••••••••• 267
編後記 ••••••••••••••••••••••••••••••••••••••••••••••••••••••••••••••••••••••••••••• 28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二十多年前,筆者的入門印象仍然深受梁啟超影響,認為清代≒近三百年,近三百年學術的精華≒漢學≒樸學≒考據學≒科學。在帝國主義的侵蝕壓力面前,想要保護民族文化,必須振興科學,同時也不能全盤西化。於是有必要說明,科學并非西方特有的學術方法,其實我們的前輩們也在用...  

评分

書前有詳細出處說明,爲了便於查找,只錄寫正式出版的信息。 1 古籍整理的存真標準 未發表演講稿。2004年冬。 2 版本的缺環或歷史概念的形成 《中國典籍與文化》,2005年第4期(總第55期) 3 《周禮正義》的非經學性質 《孫詒讓研究論文集》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7年。 ht...

评分

書前有詳細出處說明,爲了便於查找,只錄寫正式出版的信息。 1 古籍整理的存真標準 未發表演講稿。2004年冬。 2 版本的缺環或歷史概念的形成 《中國典籍與文化》,2005年第4期(總第55期) 3 《周禮正義》的非經學性質 《孫詒讓研究論文集》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7年。 ht...

评分

書前有詳細出處說明,爲了便於查找,只錄寫正式出版的信息。 1 古籍整理的存真標準 未發表演講稿。2004年冬。 2 版本的缺環或歷史概念的形成 《中國典籍與文化》,2005年第4期(總第55期) 3 《周禮正義》的非經學性質 《孫詒讓研究論文集》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7年。 ht...

评分

二十多年前,筆者的入門印象仍然深受梁啟超影響,認為清代≒近三百年,近三百年學術的精華≒漢學≒樸學≒考據學≒科學。在帝國主義的侵蝕壓力面前,想要保護民族文化,必須振興科學,同時也不能全盤西化。於是有必要說明,科學并非西方特有的學術方法,其實我們的前輩們也在用...  

用户评价

评分

乔秀岩善于提出问题,并且把利用目录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式提供给读着。不做作,不故弄玄虚。汉文帝常言“卑之,毋甚高论”这在现今著述中,有几人能做到?卑之,实在是不卑。读经以外,我们如今读诸子,读文集,其实又有几人会关注手边的整理本是如何慢慢形成的呢?版本的形成并非仅仅文字的差异,各自的系统代表着不同的观念,不同时代的不同认识。此间种种,所宜深慎。

评分

郑学第一原理:结构取义;第二原理:《周礼》为纲,调和《三礼》。

评分

佩服李霖学兄

评分

我乔帮主控诉清儒乖舛经学第一书。子子孙孙永葆用。

评分

金针度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