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之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的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
1981年初版后,多次再版,并有数种外文译本。此插图本版有精美彩图二百余幅。
李泽厚(1930- ),哲学家。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哲学系1954年毕业。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1992年起任美国科罗拉多学院哲学系讲座教授。
李泽厚成名于1950年代,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1980年代,李泽厚不断拓展其学术论域,促引思想家在启蒙的路径上艰辛前行。1990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论语今读》、《世纪新梦》等著作。
主要著作有《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我的哲学提纲》、《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走我自己的路》、《世纪新梦》、《论语今读》、《己卯五说》等。
一、龙飞凤舞 新石器时代的艺术,与其说审美,不如更多的说是图腾。 早期传达的更多是活泼、生动、纯朴、天真。是一派生机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晚期则转向沉重、恐怖、神秘和紧张。 原因是母系社会逐渐转向父系社会。进入早期的宗法制,大规模的杀戮开始。艺术更多...
评分http://gc-daniel-0318.spaces.live.com/blog/cns!B6826F6CF83C99E!21588.entry 两书联评:从《美的历程》到《汉字的魔方》 之所以把这两本书放到一起说,不只是因为这两本书是我连着读的,还由于,这两本书都谈到了一回事,就是围绕一件作品,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关系到底...
评分观念意识物态话活动。 中国远古传说中的“神”、“神人”、“英雄"大抵都是”人首蛇身“。 人面蛇身(或龙身)在北、西、南均甚多,唯东较少。 龙是蛇的夸张、增补和神化。 与龙蛇同时或稍后,凤鸟则成为中国东方集团的另一个图腾符号。 鸾鸟自歌,凤鸟自舞。 凤是鸟的神化。 ...
评分可以了解我们先祖的精神生活。
评分如果是刚上大学读,或许有更深层次的触动,如今各种内容已经通晓,且作者错误之处早就可以如数家珍,其新意褪去不少。
评分科举取士是中国古代文艺出现转折变化的重要因素,数次大规模残酷的政权斗争所摸索出来的新治理方式,容许小地主阶层跻身朝庭操作国家机器,时代精神逐渐从文明草创时的宏大粗犷走向精细雅致,由外而内,终成含蓄内敛。
评分中国美学史初步
评分高山仰止 2020.2.23 美学认知的塑造读物 行文、内容 可以反复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