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為什麼寫這本書/
一、一石激起韆層浪/
二、一個“猜大數”運動/
三、還是有不同意見/
四、讓人想到蘇聯解體/
五、曆史對數字競猜的奬賞/
第一編他們都是怎麼“算”的
第一章關於研究的概念、範圍和方法
第一節關於概念/
第二節關於研究範圍/
第三節關於“非正常死亡人口”的計算方法/
第二章“中國的問題最好由中國人自己來迴答”
第一節外國人口學者的研究方法/
第二節用婚育調查推算的“漏報齣生”是哪些人/
第三節迴顧性婚育調查數據更接近實際嗎?/
第四節不能迴避的數字矛盾/
第五節外國學者顯然不熟悉中國/
第三章蔣正華先生的研究
第一節蔣正華先生的研究方法和結論/
第二節對蔣正華先生齣生漏報研究的幾點分析/
第三節來有影的人不能去無蹤/
第四章挑選數字不是嚴肅的研究方法
第一節丁抒先生為什麼放棄第一個算式/
第二節丁抒先生第二個算式的“齣生率”究竟指什麼/
第三節丁抒先生用自己的算式算過其他年份嗎?/
第五章設計一個邏輯周延的算式很重要
第一節金輝先生的算式能算齣幾種結果?/
第二節有一個“不等式”陷阱/
第二節在多項式裏已經計算在內的數字在單項式裏不能再用/
第六章按下一個葫蘆浮起三個瓢
第一節究竟誰“有意”調整瞭數字/
第二節怎麼都迷上瞭“不等式”/
第三節按下一個葫蘆浮起三個瓢/
第七章《墓碑》真的算齣瞭3600萬“非正常死亡”嗎?
第一節楊繼繩先生並沒有“計算”齣3600萬非正常死亡/
第二節楊繼繩先生的算法能夠遵循“一緻性原則”嗎?/
第三節楊繼繩先生是怎麼把“非正常死亡”算到2000多萬的/
第八章《皇帝的新衣》和《兔子湯的湯》
第一節曹樹基教授的研究方法/
第二節這不是“非正常死亡人口”/
第三節新衣是怎樣織成的/
第四節兔子湯的湯的湯/
第九章用“知情人”的數字並不可靠
第二編擲嚮圓壘中心
第十章有這樣兩個“坑”
第一節一深一淺兩個“坑”/
第二節兩組數字應該有一組更接近實際人口數/
第十一章孫經先教授的研究
第一節遷移因素對戶籍人口數的影響/
第二節20世紀50—70年代人口非正常變動的社會原因/
第三節孫經先教授推算的結論與曆史記載相符/
第十二章對孫經先教授研究的思考、分析和補充
第一節關於遷移漏報和補報的思考/
第二節遷移漏報及其糾正對這一時期人口數字的影響/
第三節自然增長人口數比戶籍增長人口數更接近實際人口數/
第十三章進一步靠近實際年末人口數
第一節人口存留率與齣生漏報和補報/
第二節1960年—1962年齣生人口的存留率均明顯異常/
第三節用齣生漏報和補報推測1953年—1964年的
人口數字/
第四節孫經先教授研究的意義/
第十四章哪些數據纔能計算齣“非正常死亡”
第一節毛澤東不相信統計數字/
第二節也許羅斯福總統也不相信/
第三節用登記死亡人口分析“非正常死亡人口”/
第十五章死亡漏報、死亡補報與超綫性死亡
第一節讓人吃驚的人文發展指標/
第二節長綫分析中國死亡人口數的疑點/
第三節1982年前存在大量死亡漏報、瞞報情況/
第四節對於死亡漏報和死亡補報的估計/
第五節“另類”的超綫性死亡/
第六節1959年—1961年超綫性死亡分析/
第七節推算1953年—1982年的人口數字/
第三編站在曆史的角度看問題
第十六章三分天災?
第一節“那就是人禍!”/
第二節確實發生瞭自然災害/
第十七章幾分人禍?
第一節“三分天災,七分人禍”/
第二節高指標、瞎指揮和浮誇風/
第十八章製造災難的罪魁禍首
第一節違反規律就要受懲罰/
第二節“共産風”、“大食堂”和“壞乾部”是罪魁禍首/
第三節需要總結的曆史教訓/
第十九章還是要講點曆史
第一節飢餓不是曆史傳說/
第二節飢餓是怎麼衡量的/
第二十章擺脫飢餓的途徑
第一節增加人均産糧/
第二節市場經濟照樣餓死人/
第三節糧票的故事/
第二十一章革命加生産即能解決吃飯問題
第一節中國共産黨麵臨的難題/
第二節最後一口燒餅/
第三節糧食增長靠什麼/
第四節有比較纔有鑒彆/
第五節人口增長速度怎樣降低瞭/
第六節製度創新是關鍵/
第七節森的疑惑/
第二十二章抓改革、促生産
第一節第二次製度創新帶來的成果/
第二節農民傢庭經濟麵臨的問題/
第三節問題和齣路/
附錄:國傢統計局公布1949年—1985年人口數字
· · · · · · (
收起)
評分
☆☆☆☆☆
我曾给这本书打了5星, 赞扬该书论述有力, 令人信服. 为什么却被删除了呢? 难道鼓吹饿死3千万的无耻之徒们很害怕出现客观公正的声音? 你们上传这本书, 只是打算为了展览围攻的声音? 看过这本书的人就会知道,虽然出现了重大失误,也在3年导致3百万人饿死,但是毛主席及时采取措施, ...
評分
☆☆☆☆☆
本书作者自称著名网络评论人。书中认为59-61实际饿死的人大概是300万而不是3000万,另外也多次重申300万也是骇人听闻的数字,也是执政党的重大错误。 全书确实有网络写手的风格,不顾忌文字篇幅,一半的篇幅是批判前人的3000万的数字的错误,充斥着数字,图表相对来说不够,可...
評分
☆☆☆☆☆
我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形成了看书之前在豆瓣上先看评论的习惯,所以当我在豆瓣上看到一堆关于这本书的恶评时,我的心里面基本上就对这本书判了死刑。但是,今天在观察者网看了一篇文章时,我才无意间发现,这本书的书评很有可能是有人恶意刷出来的。 别的不说,一本十月份才出版的...
評分
☆☆☆☆☆
谎言三遍就成了真理, 饿死3千万现在就成了真理了, 其实是假的.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 饿死人的事是有, 但怎么可能饿死那么多人? 挖出什么万人坑了吗? 我们是凭着感觉觉得3千万不靠谱, 但不是研究这个的, 没法从理论上击破3千万的谎言. 而杨先生这本书做到了. 当然, 饿死3...
評分
☆☆☆☆☆
我没读过,所以无权评论什么,不过似乎给出评价的大多是没读过的。 那么从统计上说,那些给出毫无根据评价的人,多数是给出差评的。 三年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口数量是个客观事实,如果没有经过仔细研究就随便说一个数据,那是不严肃的;如果不严肃的东西还不准讨论,或者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