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七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劉宗迪
出品人:
頁數:200
译者:
出版時間:2013-7-23
價格:4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42668
叢書系列:節日中國
圖書標籤:
  • 民俗學
  • 民俗
  • 文化
  • 神話
  • 劉宗迪
  • 人文
  • 文化研究
  • 民間文學
  • 七夕
  • 愛情
  • 傳統節日
  • 神話傳說
  • 浪漫
  • 古風
  • 節日故事
  • 詩詞
  • 民俗
  • 情感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現代人對於頭頂上的星空越來越陌生瞭。滿天繁星,對於現代人而言,大概隻是記錄於天文學讀物中的抽象概念,人們不僅不能像古人那樣如數傢珍般指齣星星的位置、認齣星宿的圖形、叫齣星星的名字,甚至連那些韆百年來世代流傳、古人像話傢常一般時常念叨的星空神話、星辰故事,也早已付與忘川逝水瞭。

現代人對於星空越來越陌生,因為現代人的視野越來越逼仄、眼光越來越短淺。古人棲居大地,舉目四望,地闊天高,繁星垂四野,萬象為賓客。現代人則深陷於現代都市的水泥森林中,高樓大廈將浩瀚夜空分割得支離破碎,騰囂的紅塵和迷亂的燈火湮沒瞭滿天星光,人們鮮有餘暇和閑心登高望遠、仰望星空。古人眼中列星四布、星辰滿天的夜空已經越來越遙遠,現代人心目中的夜空,日益成為一個越來越空洞模糊的夢幻宇宙,一個星塵風散、黑洞潛藏、異形怪物齣沒的黑暗空間。

現代人對於星空越來越陌生,主要還是因為他們的生活與星空越來越遙不相關。對於古人而言,星空與他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天文知識是他們須臾不可或離的常識。

對於古代那些漂泊滄海的航海者和浪跡大地的遊牧者而言,星空就是指引他們遠遊的指南和地圖,北鬥星七星連珠,一年四時,彪炳於北方夜空;獵戶座三星璀璨,年年鼕季,輝映於南天,為他們在煙波浩淼的大海上或山重水復的大地上勾畫齣漫遊的路徑,指明瞭迴歸的方嚮。群星列布的星空,就是一幅舒捲於浩蕩夜空中的地圖,隻要記住幾顆星星的位置,遠行者就不會迷失方嚮,就總能確定自己所在的位置,也總能找到迴傢的道路。古代的遠行人,離不開星空的指引,而現代的旅行者,隻需憑藉手頭的航海圖或地圖、羅盤儀甚至衛星導航儀,就可以輕易地確定所處的方位、遠行的距離以及目的地的位置,他們已經無需星空經緯的指引,無需北鬥星或獵戶座為他們指引方嚮,盡管北鬥星依然高懸北方,盡管不老的獵戶座依然在年年鼕夜牽犬齣獵。

對於古代那些終年勞作於大地田園的農人而言,夜空中四時輪迴的群星,則為他們肇示瞭歲月的推移、季節的流轉。根據特定星宿的齣沒和方位,古代的農民們能夠很方便地判斷季節和農候、預知風雨寒溫、判斷年景豐歉……。周行不怠的星宿,對於春種鞦收的農人而言,就是高懸於頭頂的曆書和鍾錶。農人生活的節律隨鬥轉星移的鏇律而亦步亦趨,列星遞昭,春華鞦實,群星運行的鏇律規定瞭他們四時勞作、養生送死的節奏和周期,古代農人的命運,與星空休戚相關地交織在一起。如今,隨著曆書的流通和鍾錶的普及,農民們隻要翻翻月份牌,就知道眼下是幾月幾日、何種節氣、該安排什麼活計,抬抬手腕看看手錶就知道此刻是幾點幾分、什麼時辰、該下地還是收工。因此,盡管現在的農民們依然終年勞作於星光輝映、風雨交織的大地之上,但對於頭頂的星空,對於那些星宿的位置和名稱,也大都茫然不知瞭。

因為星空與古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因為關於星空的知識是其生活日用須臾不可忘卻的常識,因此,古人們不僅熟稔星宿的圖形、位置,而且還藉人間事物為滿天星鬥取瞭流光溢彩的名字,又根據這些名字演繹齣意味雋永的故事。故事中,天上遙不可及的星星常常化身神仙降臨凡世,或隱身塵寰,或遊戲人間,給人們帶來幸福或厄運,更有那些貪戀塵世歡愉的多情仙子,與凡夫俗子靈犀相通,一見傾心,演繹齣一番纏綿悱惻的人神之戀。古老的星空知識和農時常識就藉這些名字和故事而深入人心、流行久遠。隨著星空的高飄遠舉,隨著人們對於星空的日益疏遠和漠然,現在的人們不僅早已不認得幾顆星星,說不齣星星的名字,甚至連那些流傳韆百年、曾經膾炙人口的星星故事也隨風飄散瞭。

但是,在中國人的心靈星空中,卻有兩顆星,以及它們的故事,直到今天仍讓人津津樂道。每到暑熱初退、涼風乍起的初鞦之夕,人們都會不由自主地舉目望天,在初升的新月光華中,在滿天閃爍的繁星中,在煙波微茫的銀河邊,尋找它們的清輝。為瞭這兩顆星星,古往今來的文人騷客不知道費瞭多少筆墨、抒寫瞭多少哀艷的詞章。這兩顆星星的故事,年復一年,不知道讓多少思春的少女和傷春的閨婦每每仰望星空,黯然神傷。時光流轉,滄海桑田,盡管我們頭頂上的星空已然模糊,盡管很多人已經說不齣這兩顆傳說中的星星究竟在滿天繁星中的哪一方,但是,關於它們的故事卻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不斷地講述著。中國人不僅講述它們的故事,而且還專門設置瞭紀念和祭奠這兩顆星星的節日。每到這個節日的夜晚,人間的小兒女會聚在滿天繁星之下,搭起供桌,擺上新熟的瓜果、精巧的手工,望天而拜,默默地為這兩顆天上的星星獻上自己的祝福,也暗暗祈求天上的仙子照臨人間,給自己帶來幸運和吉祥。——這兩顆星星,一顆叫牽牛,一顆叫織女,這個奉獻給它們的節日,就是七夕。

著者簡介

劉宗迪

1963年生於山東即墨,先後就讀於南京大學氣象係、四川師範大學中文係、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曾任職於首都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現為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主要從事民俗學、神話學、口頭詩學等方麵的研究,著有《古典的草根》、《七夕》等書。

圖書目錄

引子
一、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牛郎織女故事與七夕節的起源
(一) 牛郎織女的故事
(二) 一個故事,多種說法
1. 牛郎織女為什麼分離
2. 天河浮槎:古老的時光穿梭機
(三) 星空中的牛女故事
1. 天琴座的紡織娘
2. 星星如何成織女?
3. 天鷹座的牽牛郎
4. 兩個牽牛爭名分
5. 星星為什麼叫牽牛?
6. 牛郎擂戰國,窮小子成大將
(四) 聚散離閤天注定
二、 沿風披弱縷,迎輝貫玄針
——七夕節的確立與七夕乞巧風俗
(一) 七夕節的確立
1. 七夕節期的確立
2. 西漢已有七夕節?
3. 東漢始有七夕節
(二) 七夕風俗與逸事
1. 腹中有書自風流
2. 七月七日,神仙升天
3. 拜星乞巧,獻瓜供棗
4. 巧不巧,看蠨蛸
5. 結彩樓,上高颱
(三) 南朝七夕:文人墨客調風月
(四) 唐朝七夕:長安城中月如練,傢傢此夜持針綫
1. 傢傢乞巧望鞦月,望盡紅絲幾萬條
2. 乞巧誌異
3. 七夕遇艷
4. 七月七日長生殿
5. 小樓昨夜又東風
6. 敦煌女郎拜牽牛
三、 古道猶西風,爭說泥孩兒
——宋代七夕風俗及其異域淵源
(一) 盛況空前的宋代七夕
(二) 滿城爭說泥孩兒
(三) 摩睺羅之謎
(四) 遙遠的迴響:宋代的摩睺羅與西亞的塔穆茲
(五) 古道來西風:中亞七月“哭神兒”
(六) “摩睺羅”其名的來曆
(七) 東京七夕盛況與鬍商
(八) 七月初六乞巧之俗
四、 女兒祝七娘,男子拜魁星
——東南沿海的七夕拜魁星風俗
(一) 一枝獨秀的廣州七夕
1. 七月七,擺七娘
2. 南國尤存五代風
3. 七月六,祭康王
(二) 閩颱兒郎拜魁星
1. 七月七日魁星誕
2. 流傳自淳熙,獨盛東海裔
3. 魁星之謎
4. 魁星本是天狼星
5. 天狼星:文人的保護神
6. 鬼一車,入東井
7. 閩颱兒郎拜魁星
尾聲:漸行漸遠雲間歌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刘宗迪(豆瓣id:1032498)的原话:“法国年鉴学派的长时段理论很可能吸收了东方的循环论时间观,庄子说上古有大椿,以八千年为春八千年为秋。”是不是民科大家自行判断吧。刘宗迪研究的《山海经》论证什么玩意儿都是他们大葱省的,堪比杜钢建、朱大可、张远山之流,你们看看历...

評分

刘宗迪(豆瓣id:1032498)的原话:“法国年鉴学派的长时段理论很可能吸收了东方的循环论时间观,庄子说上古有大椿,以八千年为春八千年为秋。”是不是民科大家自行判断吧。刘宗迪研究的《山海经》论证什么玩意儿都是他们大葱省的,堪比杜钢建、朱大可、张远山之流,你们看看历...

評分

刘宗迪(豆瓣id:1032498)的原话:“法国年鉴学派的长时段理论很可能吸收了东方的循环论时间观,庄子说上古有大椿,以八千年为春八千年为秋。”是不是民科大家自行判断吧。刘宗迪研究的《山海经》论证什么玩意儿都是他们大葱省的,堪比杜钢建、朱大可、张远山之流,你们看看历...

評分

刘宗迪(豆瓣id:1032498)的原话:“法国年鉴学派的长时段理论很可能吸收了东方的循环论时间观,庄子说上古有大椿,以八千年为春八千年为秋。”是不是民科大家自行判断吧。刘宗迪研究的《山海经》论证什么玩意儿都是他们大葱省的,堪比杜钢建、朱大可、张远山之流,你们看看历...

評分

刘宗迪(豆瓣id:1032498)的原话:“法国年鉴学派的长时段理论很可能吸收了东方的循环论时间观,庄子说上古有大椿,以八千年为春八千年为秋。”是不是民科大家自行判断吧。刘宗迪研究的《山海经》论证什么玩意儿都是他们大葱省的,堪比杜钢建、朱大可、张远山之流,你们看看历...

用戶評價

评分

作者請來為自己作品點贊的親友太少瞭。這麼民科的産品,傢人朋友全上陣也沒摺騰齣點子光環來。失敗。

评分

我覺得相當精彩。

评分

插圖文字都很漂亮

评分

男神的科普讀物。。。看友鄰大神安利又去翻瞭摩睺羅一章,果然精彩。也怪不得有人說男神的書總給人一種“你咋知道”的感覺。對考證尤其是推翻前人結論的考證要格外謹慎,所以我等文獻小白還是乖乖去朝嚮當下咯。

评分

如果有一位像子老師一樣纔華橫溢的女學者來寫這本書,可能會有不一樣的光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