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一个看不见的竞争力,这个竞争力反映在企业上,会创造惊人的产值与财富。近年来,许多企业意识到创意的珍贵,而想藉由提升员工的人文素养,激荡出更多的创意,蒋勋一直主张创意本身就是美,也是无法取代的风格,所以不仅科技业竞相邀约这位美学大师谈美,连汽车业也找上蒋勋,想借助他找出如何才能设计出华人喜爱的汽车。
本书系蒋勋演讲录的第一辑,以“美:看不见的竞争力”为主题,涵盖6篇文章,包括“美,看不见的竞争力”、“山水合璧:从《富春山居图》说起”、“生命里的善与美”等,藉此和读者沟通:无论是生活美学还是企业的创意美学,都会激发无穷的竞争力。
蒋勋: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长乐人。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后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台。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社长。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著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专事两岸美学教育的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江弱水 要形容这是个什么时代,我想到的词首先是忽悠,可是这个词常见的解释都不能得其神韵。我一直想给忽悠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发现很难,除非辅之以一些描述。首先,忽和悠都是动词。平常我们讲忽闪,讲晃悠,忽就是闪,悠就是晃。然而,忽和悠又都是形容词。忽者,短暂也...
评分 评分美,有时喜悦,有时悲伤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在蒋勋先生眼中,美是无处不在的:花朵的绽放是美,花朵的凋落是美,“一枝红艳露凝香”是美,“梨花一枝春带雨”是美,繁华是美,苍凉是美,收获是美,遗憾是美,真是美,善是美……美凝结在具体的实物当中,也作为精神...
评分文/曼佳 周末的时候看蒋勋的一本书《美,看不见的竞争力》,觉得很好看。 美这个名词当然不只是形式意义上的美,比如花的形状和颜色,以及山川河流之类的壮丽,也不只是几何形状类的平衡之美,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那层美,更多的恐怕还是精神之美,当然作为美的形式和内容,两者...
评分现代人的生活被各种技能与需要占满:在城市中生活,必须学会看红绿灯、上下电梯、使用抽水马桶,这些都是初级技能。能分辨各种理财产品、有驾照护照等各种证件的,才算合格的城市动物。要过中产生活,必须会工作、会交际应酬、会虚与委蛇、紧跟时尚(比如知道苹果产品的即...
近日听蒋勋播讲身体美学,想读一读,就读了。读书时看不上他诗词讲解中的错误。错不必看,不必究,取一则已。
评分昨天不少人支持江弱水的《撕扇記:美言不信的蔣勛》,我覺得狠悲哀:他好比送我們一根火柴,幫我們發見內心最柔軟的東西,可大陸幾十年了,卻仍這樣鐵石心腸殺氣重重,讀這么多書又有什麽用呢。一個朋友說的好:“没办法,有人雕一尊佛像,以表现慈悲,就有人出来指责“左边第三个脚趾不符合人体比例”!”
评分: B83-53/4168
评分蒋勋说话不大严谨已经被诟病很多了,具体的不谈,我倒是挺喜欢他那种柔柔的有仁心的态度。避开文史知识,这本书本身传达的价值还是一个古典美学,柔、韧、内敛、忧愁、不忍。不忍这点读起来真是觉得心都化了,十分动人。这些细微的情感很少能在翻译文里看到,很东方,很含蓄,很美。作为一个美学的启蒙我觉得算是得当。还有,真正切题的其实只有前两篇,后面的不太切题,我觉得也不是他很擅长的领域,说得漂亮胜于知识的传达。
评分昨天不少人支持江弱水的《撕扇記:美言不信的蔣勛》,我覺得狠悲哀:他好比送我們一根火柴,幫我們發見內心最柔軟的東西,可大陸幾十年了,卻仍這樣鐵石心腸殺氣重重,讀這么多書又有什麽用呢。一個朋友說的好:“没办法,有人雕一尊佛像,以表现慈悲,就有人出来指责“左边第三个脚趾不符合人体比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