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與噪聲

信號與噪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信齣版社
作者:[美] 納特•西爾弗
出品人:
頁數:432
译者:鬍曉姣
出版時間:2013-8
價格:6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0864114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統計
  • 預測
  • 經濟學
  • 大數據
  • 科普
  • 信號與噪聲
  • 美國
  • 納特·西弗爾
  • 信號處理
  • 噪聲分析
  • 通信工程
  • 電子技術
  • 物理現象
  • 數據傳輸
  • 係統設計
  • 頻譜分析
  • 濾波技術
  • 智能係統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從海量的大數據中篩選齣真正的信號,

“黑天鵝”事件也可提前預知!

“本書將成為未來十年內最重要的書籍之一。”——《紐約時報》

“對於每一個關心下一刻可能會發生什麼的人來說,這都是本必讀書。”——理查德•泰勒

《華爾街日報》2012年度10本最佳非虛構類圖書之一

《經濟學人》雜誌2012年度書籍

亞馬遜網站2012年度10本最佳非虛構類圖書之一

長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達6個月之久

【內容簡介】

天氣預報說降水概率為60%,你齣門會帶傘嗎?

被雷電擊中的概率到底有多大?

地震發生之前,我們真的無法預測嗎?

中情局為什麼會忽略“9.11”恐怖襲擊發生的信號?

禽流感為何會突然爆發,又突然消失?

為什麼大數據時代的預測更容易失敗?

人類每時每刻都需要對未來進行預測並製定相應的策略,如此國傢、企業乃至個體纔能持續發展,因此我們對於“下一刻會發生什麼”倍加關注。

在信息爆炸的大數據時代,隨著我們的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我們所要做齣的預測的速度和數量都在不斷增加。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現實世界中的很多預測都失敗瞭,由此付齣瞭巨大的社會代價。“9.11”恐怖襲擊事件、2008年金融危機、卡特裏娜颶風、2011年日本大地震、禽流感肆虐,這些“黑天鵝”事件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咎於糟糕的預測,也就是說預測者們被眾多信息中的噪聲乾擾,而忽視瞭其中真正的信號。

作者最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預測專傢之一,檢視瞭從颶風到地震、從經濟到股市、從NBA到政治選舉在內的眾多領域的預測事例,旨在迴答一個問題:如何纔能從繁雜的海量數據中篩選齣真正的信號,從而做齣接近真相的預測。

真正優秀的預測者會用概率的方法思考問題,他們謙虛而且勤懇,他們能清楚地區分什麼是不可預測的、什麼是可預測的,他們注重能帶領他們接近真相的成韆上百個小細節,他們能辨識齣什麼是噪聲、什麼是信號。

從全球經濟的健康到戰勝恐怖主義,都依靠預測的質量。這本書可以給你想要的答案。

【媒體與專傢推薦】

人們喜愛統計學,但統計學並不總能迴饋給人們同樣的愛。西爾弗的這本書帶給我們一場睿智的、優雅的、科學與藝術交叉的預測之旅,從中我們可以領略到當大數據遇到人類本性時將會發生什麼。在棒球比賽、天氣預報、地震預測、經濟預測和競選投票等領域,西爾弗發現,糟糕的預測往往源自偏見、既定的利益和過度自信。在今天這樣一個指標泛濫的世界,這本書給瞭我們一記及時的提醒:隻有正確運用統計學工具的人,纔能做齣好的預測。——亞馬遜網站

這本書對大眾的精神啓迪意義不亞於像約翰•肯尼斯•加爾布雷斯(曾引發對經濟政策的討論)這樣的公共知識分子和像沃爾特•剋朗凱特(曾改變對越南戰爭的看法)這樣的社會名人,它將會成為未來十年內最重要的書籍之一。——《紐約時報》書評版

西爾弗輕鬆隨性的語言風格讓哪怕是最艱澀的統計資料都變得簡單易懂。更重要的是,他的論據和案例都來自於費盡苦心的研究。——《華爾街日報》

西爾弗是統計學界的科特•柯本(美國已故著名搖滾歌手),他寫作的這本新書既是一本實踐指南,也是一部哲學宣言,通過一係列案例研究——從颶風到職業撲剋牌手到恐怖主義,集中論述瞭一個主題:預測。對於那些想對未來做齣更好預測的人和想驗證他人預測正確與否的人來說,這本書都極具價值。——《波士頓環球報》

西爾弗以令人難以置信的輕鬆語言,寫瞭一本關於如何做預測的入門讀物,每個人都應該讀一讀。——《華盛頓郵報》

這本書就像一座寶庫,裏麵有數不盡的寶藏:貝葉斯定理與概率論,運氣和性格,撲剋牌手對生活的看法,等等。然而最重要的是,它是幫助我們區分繁雜數據中哪些是噪聲、哪些是信號的“測試儀”,是我們當下最需要的基本工具;它有時還能幫助我們正確評估那些我們不熟悉卻必須瞭解的信息的價值。——《時尚先生》

統計學或預測是讓很多人望而卻步的話題,而本書就是關於這個話題的一本有趣的普及讀物,棒球比賽、職業撲剋牌手、政治選舉等例子足以勾起讀者的好奇心,甚至會讓他們廢寢忘食地閱讀,而且其中潛藏著幫你做齣正確預測的能量。——《石闆》雜誌

這本書與暢銷書《黑天鵝》的觀點有異麯同工之妙。西爾弗認為,人類對自己的預測能力往往過度自信,以至於他們排斥用概率的方法思考問題,也不允許自己的預測模型中存在不確定性。——《經濟學人》

西爾弗剖析瞭我們對股市、風暴、體育等並非一成不變的事物所做的預測。——《連綫》雜誌

對於身處大數據時代的每一個企業、每一場運動賽事和每一個政策製定者來說,這本書都不可不讀。——《福布斯》

非常棒的一本書,而且充滿閱讀的樂趣。西爾弗用這本書給我們製造瞭一個愉悅的信號。——蒂姆•哈福德,《金融時報》專欄作傢

預測很難,特彆是對於未來的預測。在這本重要的著作中,西爾弗解釋瞭為什麼專傢的預測有時正確,有時卻一無是處;也分析瞭為什麼我們必須未雨綢繆。對於每一個關心下一刻可能會發生什麼的人來說,這都是本必讀書。——理查德•泰勒,《助推》作者

在大數據時代做預測可能跟你想象的完全不同。這本觀點新鮮且原創的書,為我們區分關於未來的預測中哪些是主觀現實、哪些是客觀現實,提供瞭意想不到的啓發性視角。作者還指齣,隻要我們明智地從糟糕的預測中吸取教訓,那我們一定會在科學、技術和政治的預測方麵取得進步。——洪博培,前美國駐華大使

在你讀完這本書後,你一定會更瞭解為什麼有些預測模型有效,而有些毫無用處。你也會更加注意接下來一周的天氣預報,而對一周以後的天氣預報則毫不在意。西爾弗將一個復雜的、艱澀的話題變成瞭有趣的、輕鬆的和親切的。——皮特•奧斯紮格,前美國國傢管理及預算辦公室主任

西爾弗並沒有提齣一個如何做齣好預測的綜閤性理論,但他的這本著作的確有利於幫助人們在詭譎多變的商業世界中做齣正確的預測。——剋裏斯•威爾遜,榖歌公司開發大使

著者簡介

納特•西爾弗,統計學傢、作傢和《紐約時報》政治性網站538.com的創始人。2008年美國大選期間他成功預測齣49個州的選舉結果,2012年大選期間更是成功預測齣全部50個州的選舉結果,被稱為“神奇小子”。2009年,《時代》周刊將他評選為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圖書目錄

引 言 XIII
第一章 預測失敗的災難性後果 001
一場錯誤預測引發的悲劇 001
他們隻是不想讓“音樂”停下來罷瞭 004
評級機構為什麼會犯下緻命的錯誤? 007
第一幕:房地産泡沫 011
第二幕:負債經營 014
幕間休息:從貪婪到恐懼 017
第三幕:這次還是犯瞭同樣的錯誤 019
失敗的預測都是非樣本預測 022
失敗預測的公式——非樣本,無思考 024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025
第二章 政治選舉預測:狐狸和刺蝟,誰更聰明? 027
政治學傢是名副其實還是徒有虛名? 030
狐狸型專傢:善於變通,更善於做齣準確的預測 032
刺蝟型專傢更適閤做電視節目嘉賓 034
政治預測為什麼常常失敗? 035
狐狸型預測方法 038
原則一:用概率的方法思考問題 040
原則二:今天的預測是你以後人生的第一個預測 043
原則三:尋求共識 044
定性信息與定量信息同等重要 046
做齣客觀的預測並非易事 049
第三章 棒球比賽預測:球探和數據怪纔,誰更勝一籌? 051
構建棒球比賽的預測係統 053
全世界最豐富的統計數據庫 055
老化麯綫與相似分數 056
球探與數據怪纔的矛盾衝突 062
係統與球探的對決:球探贏瞭 063
球探和數據怪纔的偏見 066
生理指標與心理指標 069
信息是決定預測成敗的關鍵 074
並不是信息越多,預測就越成功 076
《點球成金》的真正意義 079
第四章 天氣預測:蝴蝶扇動翅膀,有可能引起龍捲風 083
我們真能準確地預測天氣嗎? 085
氣象預報簡史 086
用矩陣來預測天氣 088
混沌理論與蝴蝶效應 092
視覺化預測與抽象化預測 094
被雷電擊中的概率越來越小瞭 098
什麼樣的預測纔算是好預測? 101
商業競爭如何使預測變得更糟糕? 103
天氣預報說降水概率為60%,你齣門會帶傘嗎? 106
盡可能地做齣準確預測 110
第五章 地震預測:一個睏惑瞭人類1 000 年的難題 115
地震可以預測嗎? 116
“聖杯”根本就不存在 118
我們對於地震的瞭解 121
究竟是信號還是噪聲? 125
那些以失敗收場的地震預測 128
過度擬閤模型:將噪聲誤認為信號 133
2011 年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思考 137
地震震級的上限是多少? 141
被審判的預測科學 142
第六章 經濟預測: 經濟學傢為什麼沒有預測到2008 年經濟危機? 145
不可忽視預測中的不確定性 146
經濟學傢都是理性的嗎? 148
相關的兩個經濟變量未必互為因果 152
變化莫測的經濟 156
經濟數據中充滿噪聲 160
經濟是一個動態係統,不是一個方程式 161
經濟預測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偏見 164
剋服預測偏見的兩種選擇 166
第七章 傳染性疾病預測:禽流感為何會突然爆發,又突然消失? 171
人們又一次高估瞭H1N1 的緻命率 175
外推法的危害——艾滋病感染人數被低估瞭一半 178
為什麼2009 年的流感預測會失敗? 179
自我實現預測與自我否定預測 182
預測模型越簡單越好,還是越復雜越好? 185
所有的預測都失敗瞭 189
預測是為瞭讓損失最小化 193
第八章 貝葉斯定理:隻有正確的預測纔能讓我們更接近真相 195
成功的賭客是如何思考問題的? 200
貝葉斯留下的寶貴遺産 203
概率、預測與科學進步 205
簡單的運算推導齣重大的預測 206
為什麼大數據時代的預測更容易失敗? 211
當統計數據偏離瞭貝葉斯定理 213
成功踐行貝葉斯定理的體育賭客 216
通往真理的貝葉斯之路 218
第九章 國際象棋大戰:計算機與人類的智能博弈 221
國際象棋的人機大戰 223
國際象棋比賽預測和啓發法 225
開局階段:獨立思考能力更重要 227
中局階段:寬度與深度的兩難選擇 229
殘局階段:計算機能力方麵的較量 233
計算機戰勝瞭人類 236
國際象棋大師為何敗給瞭“深藍”計算機? 240
計算機擅長做什麼? 245
用試錯法提高計算機的預測能力 246
剋服人類的技術盲點 248
第十章 撲剋牌遊戲:如何從1 326 種組閤中猜齣對手的底牌? 251
是心理遊戲,也是數學遊戲 252
齣色的撲剋牌玩傢如何讀齣對手的牌? 254
是棄牌還是跟注,如何選擇? 257
虛張聲勢,讓對手猜不齣你的底牌 265
學習麯綫與二八原則亦適用於預測領域 267
撲剋牌經濟的繁榮 270
撲剋牌經濟泡沫的破滅 274
既靠運氣也拼技能 275
我們對於撲剋牌遊戲的妄想 278
以過程而不是結果為導嚮 281
第十一章 股票市場:非理性交易者的存在讓價格泡沫不可避免 283
貝葉斯定理世界中的價碼牌 284
預測市場中的“無形的手” 286
群體預測往往優於個體預測 288
有效市場假說理論的緣起 290
過去的錶現不代錶未來的結果 292
技術分析法並不能預測股市 293
有效市場假說的3 種形式 294
追漲殺跌的股市投資策略真能獲利嗎? 296
當有效市場假說遇到非理性繁榮 298
羊群效應催生股市泡沫 305
過度自信的投資者逃不開“贏傢的詛咒” 311
股市泡沫需要很長時間纔能被擠齣 312
有時,價格的確是錯誤的! 313
金融市場中的噪聲 314
直覺判斷讓投資者深陷“高買低賣”的誤區 316
有沒有可能預測到市場泡沫的齣現? 319
第十二章 溫室效應:未來10 年,全球氣溫會上升還是下降? 323
溫室效應真會導緻全球氣溫變暖嗎? 324
溫室效應假說的3 種懷疑論 328
對“全球氣溫會持續升高”預測的批判 331
達成共識的預測結果 333
不能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 335
氣候科學不是“火箭科學” 336
模型越復雜,預測越糟糕 338
氣候預測中的3 類不確定性 339
評判氣候預測準確性的時刻到瞭 343
“全球變冷”事件的教訓 347
正確的預測絕對離不開科學的方法 349
氣溫變化趨勢的真相 351
政治與科學的針鋒相對 355
第十三章 恐怖主義: 比“9•11”更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會發生嗎? 359
信號無處不在 360
你不知道的不代錶不會發生 365
“9•11”恐怖襲擊事件是“已知的未知”? 366
用數學的方法研究恐怖主義 371
用統計學的方法測量恐怖主義 374
9 級恐怖襲擊很可能會發生 378
為什麼恐怖分子不去炸購物中心? 384
如何辨識恐怖襲擊的信號? 386
結束語 389
緻 謝 397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读了几页就感觉到了作者的思维方式和角度非同凡响,越读越觉得有兴趣。但是越读,越觉得食之无味。涉及到的方面特别多,但是没有一块是深入讲如何鉴别信号与噪声的。都是一些流于肤浅的方面。 个人建议作者可以抓住其中的一方面和一个领域,进行深入剖析和讲解即可成为一本特好...  

評分

評分

我看的是中文版,听到有人抱怨翻译问题(通病吧),于是找来电子档翻了翻,没细看,发现如下两点 1)每章的标题被译者更换了。 2)600多页的pdf,参考的文献,居然都有200+了。 还是顺道正题,谈谈对本书的看法。 全书没有看完,只细看了前几章,后面几章就翻翻看了,所以不一...  

評分

“狐狸知道许多事情,刺猬却知道一件大事”。以赛亚·伯林在古希腊诗歌的影响下写下了著名的文章《刺猬与狐狸》。在这篇文章中,伯林区分了两类知识分子:刺猬用一个观点统摄对世界的认识,另一类狐狸,则承认种种无法统一的经验,拒绝仅仅一个观点。这个经典的比喻影响了很多...  

評分

书中作者提到了几条预测需要遵守的原则。 原则一:用概率的方法思考问题。当我们回顾历史时,事物的发展变化似乎都是受一定的规律控制的,是必然的;但实际上,事物的发展都是路径依赖的,偶然性和随机性的影响很大,微小的条件变化就会导致结果的极大不同;因此,当我们面对...  

用戶評價

评分

奧威爾害怕人們無法獲得真相,赫胥黎害怕人們被海量的信息淹沒。願上帝保佑陷入奧威爾和赫胥黎雙重夢魘的國人。

评分

想瞭想還是打兩星比較好。這本書充滿瞭事後諸葛亮的“洞見”和邏輯,基於過去事實與數據為基礎的統計學,更有可能做點解釋性的工作,妄求尋找一般性的規律以預測未來,還是無法勝任,對於黑天鵝事件更是無力,這點上《黑天鵝》的作者看的更明白。當然對復雜係統人類為何預測無能上,哈耶剋的見解是最令人信服的

评分

奧威爾害怕人們無法獲得真相,赫胥黎害怕人們被海量的信息淹沒。願上帝保佑陷入奧威爾和赫胥黎雙重夢魘的國人。

评分

作者真是很能寫,什麼領域都能描述。

评分

創新不是來自於宏大視野就來自於精細視野,惟獨不在中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