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识的心灵

有意识的心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大卫·J·查默斯
出品人:
页数:531
译者:朱建平
出版时间:2013-5
价格:CNY 8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169729
丛书系列:当代世界学术名著·哲学系列
图书标签:
  • 心灵哲学
  • 哲学
  • 心理学
  • 分析哲学
  • 意识
  • 科学哲学
  • 哲学-心灵哲学
  • 心理
  • 意识
  • 心灵
  • 哲学
  • 心理学
  • 神经科学
  • 认知
  • 自我
  • 存在主义
  • 思维
  • 大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意识是什么?大脑物理过程如何能够产生自我意识的心智,产生爱与恨的深刻情感,产生审美的愉悦和精神的渴望?这些问题直到今天依然是科学家和哲学家激烈争论的焦点。查默斯在论证科学的还原理论不能解释意识的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意识研究的二元论观点。按照这种观点,意识必须被理解为不可还原的实体(类似于事件、空间和质量这样的物理性质),这种实体在一个基本的层面上存在。《当代世界学术名著:有意识的心灵·一种基础理论研究》还详细阐述了任何附载信息的系统都是有意识的观点。

《当代世界学术名著:有意识的心灵·一种基础理论研究》行文严谨,立意深远。作者通过遍历当代意识科学的各个分支,从而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遥远而深邃的心灵哲学之旅。而遍布全书的新颖的思想实验极大增强了查默斯思想的说服力。

作者简介

大卫·J·查默斯(David John Chalmers),原籍澳大利亚,现任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哲学教授,意识研究中心主任,纽约大学客座教授,当代知名的心灵哲学家。主要论著有:《有意识的心灵》(1996)、《面对意识问题》(1995)、《延展心灵》(合著,1998)、《意识和它在自然中的位置》(2002)、《意识的特征》(2010)等。作者提出的二维语义学理论在分析哲学领域也有重要影响。

目录信息

引论
严肃地对待意识
第一部分 基础
第一章 心灵的两个概念
1.什么是意识?
2.心灵的现象和心理概念
3.精神术语的两面性
4.两个心身问题
5.两个意识概念
第二章 附随性和解释
1.附随性
2.还原解释
3.逻辑附随性和还原解释
4.概念真理和必然真理
5.大多数事物是逻辑附随于物理的
第二部分 意识的不可还原性
第三章 意识能被还原解释吗?
1.意识是逻辑附随于物理的吗?
2.还原解释的失效
3.认知模型
4.神经生理学的解释
5.诉诸新物理学
6.进化的解释
7.还原的解释走向何方?
有意识的心灵目录第四章 自然主义二元论
1.反对唯物主义的论证
2.来自后验必然性的反对
3.对二元论的其他论证
4.这是副现象论吗?
5.问题的逻辑地理
6.对自然主义二元论的反思
第五章 现象判断的悖论
1.意识和认识
2.现象判断的悖论
3.关于解释现象判断
4.反对解释的不相关性
5.来自自我知识的论证
6.来自记忆的论证
7.来自指称的论证
8.现象信念的内容
第三部分 趋向一种意识的理论
第六章 意识和认知之间的一致性
1.趋向一种非还原性的理论
2.一致性原理
3.更多的觉知概念
4.一致性原理的解释作用
5.作为心理物理学定律的一致性
第七章 缺席感受性、淡出感受性、舞动感受性
1.组织不变原理
2.缺席感受性
3.淡出感受性
4.逆反感受性
5.舞动感受性
6.非还原的功能主义
第八章 意识和信息:一些推测
1.趋向一种基本的理论
2.信息的方面
3.一些支持的论证
4.经验是普遍存在的吗?
5.信息形而上学
6.开放式问题
第四部分 应用
第九章 强人工智能
1.机器意识
2.关于实施一种计算
3.为强人工智能辩护
4.中文屋和其他的反对
5.外部的反对
6.结论
第十章 量子力学的解释
1.两种神秘性
2.量子力学的框架
3.解释量子力学
4.艾弗雷特解释
5.对艾弗雷特解释的异议
6.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认为心灵、灵魂、意识或精神不能被以“物质”或“物理”来解释的人,往往假设,它是一种独特的、不同于这个物质世界的一种存在。认为精神是有别于物质的一种构成,因此认为世界存在两种最基本的形态,这种想法被称作是二元论。可以推理,如果认为还存在第三种基本的存在形式,...

评分

认为心灵、灵魂、意识或精神不能被以“物质”或“物理”来解释的人,往往假设,它是一种独特的、不同于这个物质世界的一种存在。认为精神是有别于物质的一种构成,因此认为世界存在两种最基本的形态,这种想法被称作是二元论。可以推理,如果认为还存在第三种基本的存在形式,...

评分

认为心灵、灵魂、意识或精神不能被以“物质”或“物理”来解释的人,往往假设,它是一种独特的、不同于这个物质世界的一种存在。认为精神是有别于物质的一种构成,因此认为世界存在两种最基本的形态,这种想法被称作是二元论。可以推理,如果认为还存在第三种基本的存在形式,...

评分

认为心灵、灵魂、意识或精神不能被以“物质”或“物理”来解释的人,往往假设,它是一种独特的、不同于这个物质世界的一种存在。认为精神是有别于物质的一种构成,因此认为世界存在两种最基本的形态,这种想法被称作是二元论。可以推理,如果认为还存在第三种基本的存在形式,...

评分

认为心灵、灵魂、意识或精神不能被以“物质”或“物理”来解释的人,往往假设,它是一种独特的、不同于这个物质世界的一种存在。认为精神是有别于物质的一种构成,因此认为世界存在两种最基本的形态,这种想法被称作是二元论。可以推理,如果认为还存在第三种基本的存在形式,...

用户评价

评分

虽然能看出明显的翻译错误,但有中文版还是不错的。

评分

蔚为大观。“难问题”的刻画有一点回避,像作者自己讲的一样,也是没什么新的解决

评分

很少给不同意主要论点的书打五星……Chalmers在传统哲学领域的功底很好,而心灵哲学的部分也是清晰而详尽 如果作为当今主流的物理主义者们要抛弃二元论,也应当理解它并从根本上将其驳倒,而不是急着站队。当然了,我并不认为Chalmers提供了属性二元论最好的版本

评分

Chalmers的工作更多地是在一个实在论传统中作内在的突破,即从这个传统的保守前提出发,通过论证导出与该传统的惯有信念不一致的结论。他将普特南有关心灵内容的外在主义向前推进,表明环境不仅(如普特南所说)影响心灵内容的实际指称,而且与心灵具有在活动上的关系,许多的活动是知识论的活动(epistemic activity),知识离开与环境的互动是不可能的。这一结论固然容易接受,但作者为了论证这一点所提出的各种思想实验却暴露出,他所说的环境乃是客观的实在清单,因而所谓互动也仅仅是工具性的;他看不到,在心中旋转某个物体与在现实中旋转它尽管在某些效果上是一致的,但在其它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归根结底,作者只是要延伸心灵,他的理论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能导向一个工具性地使用身体、而不受身体的反向建构的心灵。

评分

翻译不行?国内心灵哲学的书有翻译的好的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