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民国时期的文化名人关于家园的散文随笔集。
跟随这本小书,我们又“回到民国”,好似进入一个悠长的历史雨巷,每一块青石板都闪动着身穿长袍、对襟衫、旗袍的人们的模糊倒影。
书中有阳光的江南冬日,你可以和丰子恺先生“把椅子靠在窗缘上,背着窗坐了看书,太阳光笼罩了我的上半身……”
书中有闲适的午后时光,朱自清诸先生侧耳倾听窗外淅淅沥沥,捉住呼噜声中老去的猫儿,摸两粒茴香豆喝一壶老酒,谈谈学问之道。
“回到民国”,品不同的景,识不同的人,看到他们别样的生活、悠闲的旧时光。
“回到民国”,可以为我们烦躁的心灵找安居之所,找到那个似曾失去又似曾存在的自己。
徐志摩
徐志摩(1897 ~ 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林徽因
林徽因(1904 ~ 1955),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她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九十九度中》等。
胡适
胡适(1891 ~ 1962),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主要著作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国语文学史》《白话文学史》等。
沈伟东 1970年生,浙江嵊县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审。涉猎民国文化多年,出版过《医界春秋:民国中医变局中的人和事(1926-1937)》。
看这本书时,正值沙尘君再次席卷帝都的日子。窗外是黄沙尘土遮天蔽日,手边是郁达夫先生对北平初春新绿无限向往。不觉替先生生出几分尴尬之情,倘若有人因他的文章,此时跑来北京,回家后是否会怒而撕书? 当然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这个年代,人们会因为一部电...
评分一眼看到书名和封面设计,顿时有种回到过去的感觉,去那想象中的颠簸、旖旎、激情的民国年代。其实,牵动人心的,更是回想自己那过去年少时候的美好。五月的清晨,初晴,前一晚雨骤风疾带来的浅浅水洼,背着大书包的小小自己,走在那上学路上,弯弯绕绕的石板小巷,高高...
评分其实这是一篇很好写的书评,因为关于那个时代,有太多想说。 却也难于下笔,因为读了此书以后,才发现那个时代如此多姿。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 首先,这...
评分金陵一行是民国情结的开始。偶然一次美龄宫的闲走,让我改变了原来的计划,挤时间早起晚归,从旧址建筑到湖林展馆,在这个历史长河一样的城市待了三天,走了三天,对历史点滴的记忆在这里穿成珠连成线,把我紧紧地与这个悠久的历史沉淀文明的城市缠绕流连。 如今...
评分首先为我的拖延症下跪。其次我可能会写成一篇不太像书评的东西。 在我尚且更加年轻的时候,曾一度对书籍的完整性抱有近乎苛求的执着。污渍、褶皱、损毁甚至格式不够严密地读书笔记都会令自己浑身不舒服,是实实在在被细节所打败的人。 直到某次远行,书脊因在晃动的车厢中不断...
透过几页纸墨窥探到民国的一角,幸之
评分让人看到民国时期人物面对房事问题,有趣
评分美美的小文 很棒的描述 那个时代远比现在开放自由
评分对于一个已经化为异物的故人,追怀起来,总要先想到他或她的好处;随后再慢慢的想想,则觉得当时所感到的一切坏处,也会变作很可寻味的一些纪念,在回忆里开花。
评分名人故居不管保存得怎样完好,终究无法再现那美好年代的向阳情怀。没有院落缺乏人文的居所只能叫shelter顶多dwelling,根本不敢称residence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