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年先生编年事辑

黄永年先生编年事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曹旅宁
出品人:
页数:419
译者:
出版时间:2013-7-17
价格:39.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1093483
丛书系列:编年事辑
图书标签:
  • 黄永年
  • 年谱
  • 学术史
  • 历史
  • 年譜
  • 传记
  • 文献学
  • 学术
  • 黄永年 编年事辑
  • 历史人物
  • 学术研究
  • 编年体
  • 中国历史
  • 文史哲
  • 传记
  • 学者生平
  • 文献整理
  • 学术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黄永年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本书为其弟子曹旅宁为黄先生所作,以编年事辑的方式记录了黄先生一生的历程,勾勒了一代学人的学术面貌。书中还有许多掌故趣闻,多是第一次披露,既有可读性,又有资料性。

作者简介

曹旅宁,1965年4月生,从事秦汉史及历史文献的教学、研究工作。

目录信息

题识
卷一1925—1948年
民国十四年乙丑(1925年) 先生一岁
民国十五年丙寅(1926年) 先生二岁
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年) 先生三岁
民国十七年戊辰(1928年) 先生四岁
民国十八年己巳(1929年) 先生五岁
民国十九年庚午(1930年) 先生六岁
民国二十年辛未(1931年) 先生七岁
民国二十一年壬申(1932年) 先生八岁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1933年) 先生九岁
民国二十三年甲戌(1934年) 先生十岁
民国二十四年乙亥(1935年) 先生十一岁
民国二十五年丙子(1936年) 先生十二岁
民国二十六年丁丑(1937年) 先生十三岁
民国二十七年戊寅(1938年) 先生十四岁
民国二十八年己卯(1939年) 先生十五岁
民国二十九年庚辰(1940年) 先生十六岁
民国三十年辛巳(1941年) 先生十七岁
民国三十一年壬午(1942年) 先生十八岁
民国三十二年癸未(1943年) 先生十九岁
民国三十三年甲申(1944年) 先生二十岁
民国三十四年乙酉(1945年) 先生二十一岁
民国三十五年丙戌(1946年) 先生二十二岁
民国三十六年丁亥(1947年) 先生二十三岁
民国三十七年戊子(1948年) 先生二十四岁
卷二1949—1965年
1949年己丑 先生二十五岁
1950年庚寅 先生二十六岁
1951年辛卯 先生二十七岁
1952年壬辰 先生二十八岁
1953年癸巳 先生二十九岁
1954年甲午 先生三十岁
1955年乙未 先生三十一岁
1956年丙申 先生三十二岁
1957年丁酉 先生三十三岁
1958年戊戌 先生三十四岁
1959年己亥 先生三十五岁
1960年庚子 先生三十六岁
1961年辛丑 先生三十七岁
1962年壬寅 先生三十八岁
1963年癸卯 先生三十九岁
1964年甲辰 先生四十岁
1965年乙巳 先生四十一岁
卷三1966—1978年
1966年丙午 先生四十二岁
1967年丁未 先生四十三岁
1968年戊申 先生四十四岁
1969年己酉 先生四十五岁
1970年庚戌 先生四十六岁
1971年辛亥 先生四十七岁
1972年壬子 先生四十八岁
1973年癸丑 先生四十九岁
1974年甲寅 先生五十岁
1975年乙卯 先生五十一岁
1976年丙辰 先生五十二岁
1977年丁巳 先生五十三岁
1978年戊午 先生五十四岁
卷四1979—2007年
1979年己未 先生五十五岁
1980年庚申 先生五十六岁
1981年辛酉 先生五十七岁
1982年壬戌 先生五十八岁
1983年癸亥 先生五十九岁
1984年甲子 先生六十岁
1985年乙丑 先生六十一岁
1986年丙寅 先生六十二岁
1987年丁卯 先生六十三岁
1988年戊辰 先生六十四岁
1989年己巳 先生六十五岁
1990年庚午 先生六十六岁
1991年辛未 先生六十七岁
1992年壬申 先生六十八岁
1993年癸酉 先生六十九岁
1994年甲戌 先生七十岁
1995年乙亥 先生七十一岁
1996年丙子 先生七十二岁
1997年丁丑 先生七十三岁
1998年戊寅 先生七十四岁
1999年己卯 先生七十五岁
2000年庚辰 先生七十六岁
2001年辛巳 先生七十七岁
2002年壬午 先生七十八岁
2003年癸未 先生七十九岁
2004年甲申 先生八十岁
2005年乙酉 先生八十一岁
2006年丙戌 先生八十二岁
2007年丁亥
附录一 黄永年先生著述编年
附录二 黄永年先生哀挽录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黄永年先生编年事辑》有两个方面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一是黄永年先生在学问上的勤谨精进,其二是他臧否学界人事极为犀利。记得《事辑》发行不久,刘铮就写了一篇谈论黄永年先生月旦人物的文章。这些都是我很感兴趣的,另外,还有个别内容,我觉得也很有意思,试录几段...  

评分

此书读完,感觉先生的学问全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殊为不易。不像今日之学人,张口师承,闭口门派。全是吃祖师爷的庸碌之辈。学者之可贵在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不能立一言一说于学界,纵使师承名师名校又如何!  

评分

1938年的冬天,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在沦陷的常州城里地摊上买到吕思勉的《经子解题》。这本小册子成为他接触古籍的启蒙读物,为他开启了研究古代文献的大门。几年后,他在苏州中学常州分校正式成为吕先生的学生。20岁那年,他买到周越然、纪果庵、周作人、谢刚主、陈乃乾、谢兴尧...  

评分

1938年的冬天,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在沦陷的常州城里地摊上买到吕思勉的《经子解题》。这本小册子成为他接触古籍的启蒙读物,为他开启了研究古代文献的大门。几年后,他在苏州中学常州分校正式成为吕先生的学生。20岁那年,他买到周越然、纪果庵、周作人、谢刚主、陈乃乾、谢兴尧...  

评分

此书读完,感觉先生的学问全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殊为不易。不像今日之学人,张口师承,闭口门派。全是吃祖师爷的庸碌之辈。学者之可贵在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不能立一言一说于学界,纵使师承名师名校又如何!  

用户评价

评分

五星给黄先生,-1星给本书编纂体例

评分

做得较草率,体例不严谨。发现黄先生与钱锺书的几点相似处:毒舌、爱猫、喜读《西游》。

评分

黄永年先生编年吐槽集

评分

搜罗和编辑都不错的编年事辑,可以管窥黄先生的基本治史方法、立场和判断。读之常有自惭形秽感。如果仅仅热衷于掌故甚至八卦,则浪费这本书了。

评分

通过对黄永年先生一生经历的回顾,我们可以知道想要成为一流的人文社科学者,需要以下几个条件:1家庭的支持。最好家中长辈就是学术大家,从小就能受熏陶来打基础,即所谓的家学渊源。或者是家里经济条件不错,不用为找工作发愁,可以海阔天高凭鱼跃。2得遇明师,越早越好。黄先生在高中就遇上了逃避日寇铁蹄来中学教书的吕思勉先生,就此开始了学术之路。高中毕业时的水平胜过了今日名校的研究生。后来上复旦大学也只是因为不用付钱,混张文凭找工作。3学术共同体的促进。黄先生的岳父童书业先生,是他另一位老师顾颉刚先生的弟子。三人经常交流学术,互相交换资料,水平不断提高。可惜的是三人研究领域不同,因此提高的作用不怎么明显。当时的显学是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武汉大学的唐长孺、北大的周一良与山东大学的王仲荦等人共同带动了学科的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