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吴军
出品人:Just-pub
页数:680
译者:
出版时间:2013-7
价格:8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1500061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互联网
  • IT
  • 互联网发展
  • 计算机
  • 科技
  • 吴军
  • 科技行业
  • 历史
  • 浪潮之巅
  • 第2版
  • 套装
  • 上下册
  • 商业
  • 科技
  • 创新
  • 创业
  • 经济
  • 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个企业的发展与崛起,绝非只是空有领导强人即可达成。任何的决策、同期的商业环境,都在都影响着企业的兴衰。《浪潮之巅》不只是一本历史书,除了讲述科技顶尖企业的发展规律,对于华尔街如何左右科技公司,以及金融风暴对科技产业的冲击,也多有着墨。此外,这本书也着力讲述很多尚在普及或将要发生的,比如微博和云计算,以及对下一代互联网科技产业浪潮的判断和预测。因为在极度商业化的今天,科技的进步和商机是分不开的。

诚如作者所言:“人的商业知识和眼光不是天生的,需要不断地、有心地学习。经过多年的学习、思考和实践,我认定这样一个规律,就是:科技的发展不是均匀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现。每一个人都应该看清楚浪潮,赶上浪潮,如此,便不枉此生。”

作者简介

吴军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是著名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硅谷风险投资人。

吴军博士于2002年加入谷歌公司。在谷歌,他和Amit Singhal(谷歌院士,世界著名搜索专家)、Matt Cutts(谷歌反作弊官方发言人)等三位同事一起开创了网络搜索反作弊的研究领域,并因此获得谷歌工程奖。2003年,他和谷歌全球架构的总工程师朱会灿博士等共同成立了中日韩文搜索部门。吴军博士是当前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在谷歌期间,他还领导了许多研发项目,包括许多与中文相关的产品和自然语言处理的项目,并得到了当时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的高度评价。2010年加盟腾讯公司,出任负责搜索和搜索广告的副总裁。2012年回到谷歌,领导创新项目。目前任谷歌公司的Principal Engineer。

吴军博士在国内外发表过数十篇论文,曾获得1995年全国人机语音智能接口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和2000年Eurospeech的最佳论文奖。他还获得和申请了十余项美国和国际专利。他撰写的《浪潮之巅》(第一版)和《数学之美》深受业界的好评。

吴军博士在美国两家风险投资基金(中国世纪基金和ZPark风险基金)分别担任董事和顾问,他还担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会董事,以及该校国际事务委员会的顾问。他曾经是国家重大专项“新一代搜索引擎和浏览器”项目的总负责人。从2012年起任职工业与信息化部的专家和顾问。

目录信息

第一版读者赞誉
第二版出版说明
第一版序言
第一版前言 有幸见证历史
第1 章 帝国的余晖—AT&T 公司
1 百年帝国
2 几度繁荣
3 利令智昏
4 外来冲击
结束语
第2 章 蓝色巨人—IBM 公司
1 赶上机械革命的最后一次浪潮
2 领导电子技术革命的浪潮
3 错过全球信息化的大潮
4 他也是做(芯)片的
5 保守的创新者
6 内部的优胜劣汰
7 后金融危机时代
结束语
第3章 “水果”公司的复兴—乔布斯和苹果公司
1 传奇小子
2 迷失方向
3 再创辉煌
4 大难不死
5 十年
结束语
第4 章 计算机工业的生态链
1 摩尔定律
2 安迪– 比尔定律
3 反摩尔定律
结束语
第5 章 奔腾的芯—英特尔公司
1 时势造英雄
2 英特尔、摩托罗拉之战
3 指令集之争
4 英特尔和AMD 的关系
5 举步艰难
结束语
第6 章 IT 领域的罗马帝国—微软公司
1 双雄会
2 亡羊补牢
3 人民战争
4 帝国的诞生
5 当世拿破仑
6 尾大不掉
7 条顿堡之战
8 客厅争夺战
9 前门拒狼,后门进虎
结束语
第7 章 纯软件公司的先驱—甲骨文公司
1 硅谷老兵新传 — 埃里森其人
2 钻了IBM 的空子
3 天堂下的帝国
结束语
第8 章 互联网的金门大桥—思科公司
1 好风凭借力
2 持续发展的绝招
3 竞争者
4 诺威格定律的宿命
结束语
第9 章 英名不朽—杨致远、费罗和雅虎公司
1 当世福特
2 流量、流量、流量
3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4 既生瑜,何生亮
5 红巨星
6 自废武功
7 浪淘尽风流人物
结束语
第10 章 硅谷的见证人—惠普公司
1 昔日硅谷之星
2 有争议的生死抉择
3 最有争议的CEO
4 亚洲制造的冲击
5 峰回路转
后记
结束语
第11 章 没落的贵族—摩托罗拉公司
如果我们认为公司之中也有所谓的贵族,摩托罗拉无疑
可以算一个。曾几何时,摩托罗拉就是无线通信的代名
词,同时它还是技术和品质的结晶。
1 二战的品牌
2 黄金时代
3 基因决定定律
4 铱星计划
5 全线溃败
6 回天乏力
结束语
第12 章 硅谷的另一面
1 成王败寇
2 嗜血的地方
3 机会均等
4 硅含量不断降低
5 亘古而常青
结束语
索引
第二版出版说明
1 第13 章 短暂的春秋—与机会失之交臂的公司
1 太阳公司
2 Novell 公司
3 网景公司
4 RealNetworks
结束语
第14 章 幕后的英雄—风险投资
1 风投的起源
2 风投的结构
3 风投的过程
4 投资的决策和公司的估价
5 风投的角色
6 著名的风投公司
结束语
第15 章 信息产业的规律性
1 70–20–10 律
2 诺威格定律
3 基因决定定律
结束语
第16 章 硅谷的摇篮—斯坦福大学
1 充满传奇的大学
2 硅谷的支柱
3 纽曼加洪堡的教育模式
4 创业的孵化器
结束语
第17 章 科技公司的吹鼓手—投资银行
1 华尔街和美国的金融体系
2 著名的投资公司
3 科技公司的上市过程
4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5 华尔街与微软、雅虎和Google 的三国演义
结束语
第18 章 挑战者—Google 公司
1 历史上最轰动的IPO
2 早期岁月
3 商业模式
4 个人英雄主义和群众路线
5 绝代双骄
6 感谢上帝,今天是星期五(TGIF)
7 不作恶
8 不败的神话
9 秘密军团
10 云计算和数据中心
11 Google 的新气象
12 3G 时代
13 进攻,永远是最好的防守
14 佩奇新政
结束语
第19 章 成功的转基因—诺基亚、3M、GE 公司
1 从木工厂到手机之王(诺基亚公司)
2 道琼斯指数中的常青树(3M 公司)
3 世界最大的联合体(GE 公司)
结束语
第20 章 印钞机—最佳的商业模式
所有成功的大公司都有好的商业模式,很多大公司的兴
起,不是靠技术的革新而是靠商业模式的转变。
1 Google 的广告系统
2 eBay 和亚马逊的在线市场
3 戴尔的虚拟工厂
4 腾讯的虚拟物品和服务
结束语
第21 章 互联网2.0
1 互联网的前世今生
2 互联网2.0 的特征
3 著名的互联网2.0 公司
4 是革命还是泡沫
结束语
第22 章 金融风暴的冲击
1 金融危机的成因
2 瑞雪兆丰年:优胜劣汰
3 潜在的商机到处都是
4 格局的变迁
结束语
第23 章 云计算
1 云计算的起源
2 云计算的本质
3 云计算的核心技术和工程
4 对IT 产业链的颠覆
5 云计算时代的企业级软件和服务
结束语
第24 章 下一个Google
1 千亿俱乐部
2 岁岁年年人不同
3 新领域
4 关注亚太地区
结束语
第一版后记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2011年看过第一版。以为看新版会跳过大部分看过的内容,结果发现还是从头到尾看了一遍,2011年看过的内容已经记不太确切了:) 另外IT的历史太精彩了,许多故事都知道,再看还是挺有意思。当然作者的文字功底不错,能把有意思的故事写出来。 对于企业成功失败的原因,作者力推基...  

评分

第一次听到《浪潮之巅》这本书,是有一天晚上开例会的时候,我的创业合伙人小彭跟我说起来的。我们是大学同学,并且都酷爱看书,对书的喜好和品味也颇为接近,他知道我喜欢看讲述失败企业的记录型书籍,比如吴晓波的《大败局》和《激荡三十年》,而不喜欢成功学或阴谋论的...  

评分

2011年看过第一版。以为看新版会跳过大部分看过的内容,结果发现还是从头到尾看了一遍,2011年看过的内容已经记不太确切了:) 另外IT的历史太精彩了,许多故事都知道,再看还是挺有意思。当然作者的文字功底不错,能把有意思的故事写出来。 对于企业成功失败的原因,作者力推基...  

评分

这是非常好的一本书,作者用通俗的语言描述了IT行业几个巨头的诞生崛起乃至消亡的历史。通过对这些巨头的描述,让我们了解哪些关键的决策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又有哪些巨头轻松地顺着时代发展的浪潮走向了企业发展的巅峰。这是一本讲IT企业历史的书,更是一本讲企业决策的书。IBM...  

评分

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如果你因为上面第一条被点有用最多的书评就放弃了对本书的阅读,那真的是很缺主见的做法,如果作为一枚IT从业者,那也许更是一种损失,虽然有些细节部分的确不严谨,但是它并不是一本技术书籍,你不会去细琢它的每一字句的,它只是一个简史,通过对各个标杆...  

用户评价

评分

IT史部分观点太后设;VC、投行、斯坦福大学部分很有收获。虽然写得不太严谨,也没某人吐槽那么不值一看。

评分

IT史部分观点太后设;VC、投行、斯坦福大学部分很有收获。虽然写得不太严谨,也没某人吐槽那么不值一看。

评分

凑活着嘟嘟

评分

凑活着嘟嘟

评分

一定要挑骨头,就是下册写得不如上册,相对商业题材,作者驾驭科技题材显然更熟练;再就是对科技公司的历史介绍有点后设,如果呈现多一点,评价少一点会更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