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论》和《日本人》是戴季陶和蒋百里在长期身日观察了解日本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剖析日本社会、文化的作品,被认为是中国人研究日本的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内容包括了日本的历史、文化渊源、社会习俗、民族精神、政治人物等。
蒋百里(1882-1938):浙江海宁人。原名蒋方震,字百里。中国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早年留学日本,获日本士官学校第一名,与蔡锷、张孝准被称为“中国三杰”。
戴季陶(1891-1949):四川广汉人。名传贤,字季陶。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国民党的理论家。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曾受到孙中山器重。
这本书是两篇文章的合集《日本人》《日本论》。 《日本人》看完了,但看完没什么感觉,回想起来,什么印象都没留下。 《日本论》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看不懂,不知道作者讲这些的目的是什么,倒像一本日本近代史,但他又没有做出类似太史公曰这样的评论。我并不是想单纯知...
评分《日本论》 戴季陶的这些分析看上去很深刻呀。 文字通俗易懂,一点不酸,非常好的白话文。 前小半段讲明治维新,后大半段则是讲涉及日本的中外时局了。 对日本还是有些瞧不上的。 P7这胡汉民不行啊,写序引用诗的出处都出错。 P16天沼矛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男女构精,万物...
评分戴季陶很是推崇 日本的某些精神啊 蒋百里说的好像很专业,大概要对那一时期的历史有了更全面的、更深入的了解之后才能读得懂吧
评分《日本论 日本人》,戴季陶 蒋百里著,上海世纪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8月第一版。可说是一本大册子和一本小册子,前者较深透而后者太简略。若干年过去了,对日本研究恐少有超过戴者,可惜仍太简略。粗枝大叶,流于表面,是我们通病。
评分《日本论 日本人》,戴季陶 蒋百里著,上海世纪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8月第一版。可说是一本大册子和一本小册子,前者较深透而后者太简略。若干年过去了,对日本研究恐少有超过戴者,可惜仍太简略。粗枝大叶,流于表面,是我们通病。
从民国十七年至今,这个现象并没有什么改变:中国人离研究日本这个题目始终很远,如果没能“从历史的研究上,把他(日本)的哲学、文学、宗教、政治、风俗以及构成这种种东西的动力材料在中国人面前清清楚楚的解剖开来,再一丝不乱地装置起来”,那我们只能永远是“思想上闭关自守”和“智识上的义和团”。
评分需要大概了解日本的基础上读会好点,还是很不错的读物,尤其是日本论!
评分按戴季陶的说法,《日本论》他志在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把日本的哲学、文学、宗教、政治、风俗以及构成这种种东西的动力材料,一一解剖开来。因为篇幅,难以完备,但足够深入。很重要是,他提供了一种看待历史的正确态度。不只是讨论日本,亦谈及中日关系和中国国民性。蒋百里的《日本人》更宏观些。
评分是两本书或者说两篇文章凑起来的一个小本子。基于作者的经验观察比较多,点比较散,前后体系也没有联系起来。前言说比《菊与刀》深刻,个人觉得有些过了=。=
评分近距离观察日本,参照物当然是中国,探讨的是他们怎么就那么迅速的从学生变为老师的?两个作者都很帅啊!戴季陶还专门讨论了自杀,他自己也在1949年58岁的时候自杀。那个时候这样的风云人物还可以对时政著书立说,我们在军阀混战及其后抗日大约1911-1949年这近四十年的动荡岁月中,权利真空还给了思想、文化以生长空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