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站在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高度,通过对诸如人性、爱、美、身份等的本质的关注,以及学术界的丑闻、身份政治、多元文化、学术界的社团化等话题,深入探究了那些对知识加以抨击的人。在认为不能简单地将对教育的敌视视为一种野蛮、愚蠢和虚无主义的反应的同时,丹尼尔·科顿姆从全新的角度阐述了以上话题。
该书大量引用了文学、哲学、艺术、电影以及其他领域的材料,以“对教育的敌视是历史和当代美国生活中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现象”这一推论为线索展开论述。该书对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的一个话题,即文科教育和实用教育孰优孰劣的问题,进行了真实的探究。面对19世纪时穆勒提出的功利概念,科顿姆对近几十年来在思想家当中流行的敌视无用性的观点提出了直接到反对意见,并主张教育如果想要做到名副其实,那么它就必须是“无用的”。
不敢写书评,虽然感想有不少。在产假的第一天从书柜中找到这本尘封已旧的“奇书”,但是看了序言之后,心中的疑惑升起,于是看了下豆瓣评分和评价,果然大家和我的感受比较类似。于是,臭鸡蛋为什么要继续吃下去呢?姑且只练练笔,不要让孕傻固着在脑壳里了。 《教育为何...
评分勉强看完,其实这本书还是可以的,论述了很多观点,利于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本质的思考。但是很明显,作者是“教育”的受害者。一段话都是引用的,看得我那个累,导致我对他引用的感兴趣多过于本书。觉得作者讲的是一部分现象和一些观点,却总还是没怎么能论述这个观点。
评分勉强看完,其实这本书还是可以的,论述了很多观点,利于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本质的思考。但是很明显,作者是“教育”的受害者。一段话都是引用的,看得我那个累,导致我对他引用的感兴趣多过于本书。觉得作者讲的是一部分现象和一些观点,却总还是没怎么能论述这个观点。
评分现代教育:金字塔及其底座上的幽暗缝隙 对整个20世纪来说,这张棱角分明、不失严峻的面孔上至今仍充满了令人困惑的谜团:海德格尔,当时年仅35岁,已经领导着一场对欧洲思想界具有震撼意义的哲学革命;面对如此博学、优秀的知识分子,人们很难想象其日后的行径会与纳粹主...
评分好几次在“学尔雅”都见到这本书,感觉很有趣的一个选题。 最近一次去书店的时候,终于大致把前言给翻看了一遍。 其中的一个论点是,因为教育,我们更习惯用理性冷漠的看待世界,而越发忽略了去感受世界,去相信直觉。 还有一点是教育让我们变得教条主义,变得沉闷;同时又变得...
教育还是有用的 还要阅读本书的参考文献
评分教育无用,因为它打破了我们的常识,让我们脱离实用性,变得骄纵和怀疑,心灵变得麻木。这倒和企业如果一味沉迷于现有能力,容易产生“能力刚性”和“能力陷阱”有点相似。
评分搁在大一我会喜欢
评分序言很好
评分说些什么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