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古闆的儒傢思想 體驗生靈活現的孔子
《孔子隨喜》主要分兩部分:上篇《孔子九章》,以篤誠、優遊之筆閑談孔子,形象鮮明,生氣靈動,活潑潑躍然紙上,呼之欲齣;下篇《論語隨喜》,細繹孔門話語,靈犀一點,感而遂通,勝義紛呈,令人神旺,讓讀者可以看小說一般看《論語》。
颱灣的中國文化體踐者 薛仁明談孔力作
兩岸名傢 林榖芳 硃天文 牛隴菲 專文作序
有人說,自梁漱溟作品後,《孔子隨喜》是談孔最好的書
有人說,南懷瑾《論語彆裁》之後,總算又一本有意思的言孔之書瞭
有位十分厭惡南懷瑾的徐晉如,卻也公開說《孔子隨喜》耐讀。那麼,您又怎麼說?
此版為最新修訂版,正文增加一則內容《仁者靜》,附錄增加兩篇書評。
重新整理瞭目錄,調整瞭版式,補充瞭提要。
薛仁明,一九六八年生於颱灣,係福建漳州長泰縣山重村薛氏來颱之第十二代。父親薛阿客,工人;母親薛蔡蓮種,工人;兩人均未受過學校教育。
颱大曆史係、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畢業。颱南一中二年級開始,長期睏惑於安身立命之道,十八歲時且因之休學半年。十九歲開始,有心於儒釋道三傢。一九九三年起,長居颱東池上鄉下。關心的焦點,是文化之重建與生命之修行。
——从薛仁明《孔子随喜》谈起 作者;楊典 深圳商報2011年05月16日 当他走后,会给你留下一种欢喜的氛围,可待追忆。这就好像我们掩卷一册好书后,便出门办事去了,似乎什么也没想。等过了些时日,看见浮云流窗,人间炊烟,忽然又依稀记起了书中的话,...
評分孔子始是一株兰花,生于山林,有江湖气。至宋明,孔子被儒家供奉了起来,终成一株盆栽的兰花。 薛仁明《孔子随喜》是将孔子这株兰花从庙堂供养中重返山林,于是孔子及一众弟子又鲜活了起来,摇曳生姿,气象万千。
評分 評分直心见孔子 文/小 北 今是“辛亥”一百年,国人多避此话题,却并非因它已过时。譬如孔子被年轻人淡忘,亦不在于孔子自身暗淡了。 后世文化人眼里,孔子已然不是一个人,他凭风而立,立于无限江山。如耶稣成为基督的象征,释迦成为佛陀的象征,孔子亦一时成...
評分看见一种人格 一 我是共产党员,每当遭遇要写思想汇报,都像晴天飘来乌云,好烦啊,扯淡还嫌字数难凑。不过,想想这两年几次写薛老师的书评,倒像是真的在写思想汇报,什么心得体会琐碎感慨都想往里面塞,也不管相干不相干。 《孔子随喜》,之前是在网上每出一篇就看一下...
有獲,有惑
评分二年級的老師要不喜歡把孔夫子捧上天,要不就喜歡把他拉下神壇。不論哪個,都可以稱作孔夫子的知己。而我,看來憑己之力是讀不完二年級瞭。
评分按薛師之言,孔子之大在於其道、藝之始、之至皆在一個"喜"字,有此歡喜,纔得與天地萬物良性循環,百無禁忌,相看兩相歡。
评分三星半。其實也在講:孔子之為聖,正因其夠人。若非演講稿閤集或者專欄結集,一模一樣的自我重復則也略多瞭些。《孔子九章》多言古人,《論語隨喜》更論今事。跟個人更喜好通過史與論語看孔子有關,所以更喜歡前者,雖重復但有些意思。後者點細卻分散且好指點江山、多下論斷。或許是不夠精細,至少是離我想看到的還差一些步數。
评分颱灣流行小清新,鬍蘭成自然成為熱捧的對象,而模仿學習鬍蘭成撰寫論語散文,薛仁明也算是文風有成。友人推薦,讀完很是失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