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古板的儒家思想 体验生灵活现的孔子
《孔子随喜》主要分两部分:上篇《孔子九章》,以笃诚、优游之笔闲谈孔子,形象鲜明,生气灵动,活泼泼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下篇《论语随喜》,细绎孔门话语,灵犀一点,感而遂通,胜义纷呈,令人神旺,让读者可以看小说一般看《论语》。
台湾的中国文化体践者 薛仁明谈孔力作
两岸名家 林谷芳 朱天文 牛陇菲 专文作序
有人说,自梁漱溟作品后,《孔子随喜》是谈孔最好的书
有人说,南怀瑾《论语别裁》之后,总算又一本有意思的言孔之书了
有位十分厌恶南怀瑾的徐晋如,却也公开说《孔子随喜》耐读。那么,您又怎么说?
此版为最新修订版,正文增加一则内容《仁者静》,附录增加两篇书评。
重新整理了目录,调整了版式,补充了提要。
薛仁明,一九六八年生于台湾,系福建漳州长泰县山重村薛氏来台之第十二代。父亲薛阿客,工人;母亲薛蔡莲种,工人;两人均未受过学校教育。
台大历史系、佛光大学艺术学研究所毕业。台南一中二年级开始,长期困惑于安身立命之道,十八岁时且因之休学半年。十九岁开始,有心于儒释道三家。一九九三年起,长居台东池上乡下。关心的焦点,是文化之重建与生命之修行。
无所不悦 ——记薛仁明《孔子随喜》 文/张素闻 林谷芳老师说,张大千的画,富贵逼人,气象万千;又说,谈人论史,谈者的本身就非得具备那吞吐古今的气象不可。此言甚是,薛仁明老师此书,也是气象万千,富贵逼人。悠悠出山水,浩浩无停注。仁明老师看孔子,看出孔子的怅然里有...
评分孔子始是一株兰花,生于山林,有江湖气。至宋明,孔子被儒家供奉了起来,终成一株盆栽的兰花。 薛仁明《孔子随喜》是将孔子这株兰花从庙堂供养中重返山林,于是孔子及一众弟子又鲜活了起来,摇曳生姿,气象万千。
评分台湾作家薛仁明先生的新作《孔子随喜》,实属难得一遇之好书,好在还原了孔子的本来面目,好在发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妙用,好在让这些都变得鲜活亲切起来。仿佛春雨过后,草木的新绿郁郁葱葱,这道中国文化之风景顿时历然在目。 在我最喜欢的第四则里,作者说:...
评分看见一种人格 一 我是共产党员,每当遭遇要写思想汇报,都像晴天飘来乌云,好烦啊,扯淡还嫌字数难凑。不过,想想这两年几次写薛老师的书评,倒像是真的在写思想汇报,什么心得体会琐碎感慨都想往里面塞,也不管相干不相干。 《孔子随喜》,之前是在网上每出一篇就看一下...
评分“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告子者,若是而已。” ...
2015年12月。
评分按薛师之言,孔子之大在于其道、艺之始、之至皆在一个"喜"字,有此欢喜,才得与天地万物良性循环,百无禁忌,相看两相欢。
评分这是一本好书!非要让我说好在哪里,这我还着实不敢轻言。毕竟里面有过多的古说言词,却很易懂。本书的作者在书说到自己虽怕人笑话,却也放胆子的说出来这些观点。可我这种不做学文却也向往聪明的人来说,也只能是乖乖的坐着听讲就心满意足了。 每本书其实都蕴含着作者的思想和价值观在里面,有时客观、有时主观、有时准确、有时也会偏颇,这都是在正常不过的事,只是希望读书的人误把信当真信全然没了自己的主见就好。
评分打破了我对孔子的刻板印象,孔老夫子,不再是庄严肃穆、高背巍峨的模样,薛仁明笔下的孔子,气象万千、活泼可亲,绕过宋儒的概念化,绕过被神圣化或批判化的孔子,甚至,不谈儒家,就这样,素面孔子。有味!
评分【春上春树随喜文化】 Ⅵ.践行G(定量之化) 颠覆了以往对孔子的印象 孔子是恐怖分子 一身反骨 但能够反者道之动 志于道 游于艺 显隐相生 大隐隐于市 不断画框,破框 化框于无形 任何围囧境况 总能游刃列国 识大道 度分寸 知否知否 知道自己知道 不知道自己知道 乃为士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