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古板的儒家思想 体验生灵活现的孔子
《孔子随喜》主要分两部分:上篇《孔子九章》,以笃诚、优游之笔闲谈孔子,形象鲜明,生气灵动,活泼泼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下篇《论语随喜》,细绎孔门话语,灵犀一点,感而遂通,胜义纷呈,令人神旺,让读者可以看小说一般看《论语》。
台湾的中国文化体践者 薛仁明谈孔力作
两岸名家 林谷芳 朱天文 牛陇菲 专文作序
有人说,自梁漱溟作品后,《孔子随喜》是谈孔最好的书
有人说,南怀瑾《论语别裁》之后,总算又一本有意思的言孔之书了
有位十分厌恶南怀瑾的徐晋如,却也公开说《孔子随喜》耐读。那么,您又怎么说?
此版为最新修订版,正文增加一则内容《仁者静》,附录增加两篇书评。
重新整理了目录,调整了版式,补充了提要。
薛仁明,一九六八年生于台湾,系福建漳州长泰县山重村薛氏来台之第十二代。父亲薛阿客,工人;母亲薛蔡莲种,工人;两人均未受过学校教育。
台大历史系、佛光大学艺术学研究所毕业。台南一中二年级开始,长期困惑于安身立命之道,十八岁时且因之休学半年。十九岁开始,有心于儒释道三家。一九九三年起,长居台东池上乡下。关心的焦点,是文化之重建与生命之修行。
近年来,人们对孔子及其价值不断探求,但大多数还是将孔子停留在知识份子身份上的,甚至是公共知识份子身份以及道德典范,比如林语堂就写过《左手孔子右手老子》,其中就写过:“君子只是在道德上仁爱而斯文的人,他同时好学深思,泰然从容,无时无刻不谨言慎行,深信自己以身...
评分佛身圆满无背相 十方来人皆对面 读罢薛仁明先生的新作,朱天文女士为该书写的序言里的这两句话一直萦于心间。能乐的舞姿是这样,人修行可达的境界是这样,我们面对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亦是这样。 真正的孔子到底是何面目?如今我们读《论语》、读孔子言行还能不能像颜...
评分薛仁明《孔子随喜》书评活动结果出来了: 書評的等第如下; 特等:從缺。 一等:孔子的天下文明——薛仁明《孔子随喜》的启示﹝楊晏來﹞ 二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俞晓 ﹞、只因那光明喜气…… ﹝亨亨先生﹞ 三等:为孔子卸妆—读薛仁明《孔子随喜》(...
评分看见一种人格 一 我是共产党员,每当遭遇要写思想汇报,都像晴天飘来乌云,好烦啊,扯淡还嫌字数难凑。不过,想想这两年几次写薛老师的书评,倒像是真的在写思想汇报,什么心得体会琐碎感慨都想往里面塞,也不管相干不相干。 《孔子随喜》,之前是在网上每出一篇就看一下...
评分很早以前读到过一篇文章说孔子不主张以德报怨,别人惹了你,你应该直接一板砖拍回去。 前段时间校长讲论语,讲到“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一则,便模仿孔子的样子大声疾呼几句,哄堂大笑。 于是渐渐觉得孔子跟儒家似乎隔着一层说不清道不白的...
按薛师之言,孔子之大在于其道、艺之始、之至皆在一个"喜"字,有此欢喜,才得与天地万物良性循环,百无禁忌,相看两相欢。
评分还原孔子是个挺冒险的尝试。批评台湾部分,换成大陆,一样成立。
评分三星半。其实也在讲:孔子之为圣,正因其够人。若非演讲稿合集或者专栏结集,一模一样的自我重复则也略多了些。《孔子九章》多言古人,《论语随喜》更论今事。跟个人更喜好通过史与论语看孔子有关,所以更喜欢前者,虽重复但有些意思。后者点细却分散且好指点江山、多下论断。或许是不够精细,至少是离我想看到的还差一些步数。
评分还原孔子是个挺冒险的尝试。批评台湾部分,换成大陆,一样成立。
评分有获,有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