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话七十二讲

文话七十二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夏丏尊
出品人:
页数:220
译者:
出版时间:2013-3
价格:2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1091700
丛书系列:跟大师学语文 · 精装版
图书标签:
  • 写作
  • 语文
  • 文学
  • 工具书
  • bachelor
  • 2014
  • 语言学
  • 语言
  • 文话
  • 七十二讲
  • 文化
  • 语言
  • 经典
  • 解读
  • 思想
  • 传播
  • 阅读
  • 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跟大师学语文:文话七十二讲》是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先生系统讲授书信游记、诗歌小说、学术论文等各类文章写作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培养良好的阅读乃至生活习惯、提高语文素养和实际写作能力的专著。书中的七十二篇文章,短小精悍,见解独到,读之如听大师闲谈作文之道,娓娓道来,让人茅塞顿开。《跟大师学语文:文话七十二讲》后还附录有书中谈到的冰心、巴金、朱自清等文章大家的名篇名作,以供读者参考。

作者简介

夏丏尊,浙江绍兴上虞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语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毕生致力于我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发展。著有《文章作法》《阅读与写作》《夏丏尊教育名篇》等,与叶圣陶合著《七十二堂写作课》《文心》。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作家、文学出版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毕生致力于我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发展。著有《好读书而求甚解——叶圣陶谈阅读》《落花书面皆文章——叶圣陶谈写作》《文章例话》等,与夏丏尊合著《七十二堂写作课》《文心》。

目录信息

第一讲 文章面面观
第二讲 文言体和语体(一)
第三讲 文言体和语体(二)
第四讲 作者意见的有无
第五讲 文章的分类
第六讲 应用文
第七讲 书信的体式
第八讲 书信与礼仪
第九讲 书信和诸文体
第十讲 记述和叙述
第十一讲 记述的顺序
第十二讲 叙述的顺序
第十三讲 记叙的题材
第十四讲 材料的判别和取合
第十五讲 叙述的快慢
第十六讲 叙述的倒错
第十七讲 过去的现在化
第十八讲 观点的一致与移动
第十九讲 日记
第二十讲 游记
第二十一讲 随笔
第二十二讲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第二十三讲 间接经验的证明
第二十四讲 第一人称的立脚点
第二十五讲 第二人称的立脚点
第二十六讲 第三人称的立脚点
第二十七讲 叙述的场面
第二十八讲 事物与心情
第二十九讲 情感的流露
第三十讲 抒情的方式
第三十一讲 情绪与情操
第三十二讲 记叙与描写
第三十三讲 印象
第三十四讲 景物描写
第三十五讲 人物描写
第三十六讲 背景
第三十七讲 记叙文与小说
第三十八讲 小说的真实性
第三十九讲 韵文和散文
第四十讲 诗的本质
第四十一讲 暗示
第四十二讲 报告书
第四十三讲 说明书
第四十四讲 说明和记述
第四十五讲 说明和叙述
第四十六讲 说明和议论
第四十七讲 说明的方法
第四十八讲 类型的事物
第四十九讲 抽象的事理
第五十讲 事物的异同
第五十一讲 事物间的关系
第五十二讲 事物的处理法
第五十三讲 语义的诠释
第五十四讲 独语式和问答式
第五十五讲 知的文和情的文
第五十六讲 学术文
第五十七讲 对话
第五十八讲 戏剧
第五十九讲 文章中的会话
第六十讲 抒情诗
第六十一讲 叙事诗
第六十二讲 律诗
第六十三讲 仪式文(一)
第六十四讲 仪式文(二)
第六十五讲 宣言
第六十六讲 意的文
第六十七讲 议论文的主旨
第六十八讲 立论和驳论
第六十九讲 议论文的变装
第七十讲 推理方式(一)――演绎
第七十一讲 推理方式(二)――归纳
第七十二讲 推理方式(三)――辩证
附录
“文话”中提到的选文选辑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因为在平台上看到简友推荐《文心》,以学习写作技巧,就特地上网搜索叶圣陶、夏丏尊两人来。可惜并未找到《文心》的电子版,便退而求其次挑选了《七十二堂作文课》,副标题上写着“叶圣陶、夏丏尊教你写作文”。 同样出自这两位大师之手,这本书浅显易懂,通俗入里,不失为启蒙...  

评分

写文章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读者的手段。思想很重要,是内容。作者的思想来源于自己的经历,生活体验以及思考的结果。但是读者能接收到多少信息,那就看作者笔下的功力了。 这本书的出发点在于帮助普通人了解作文是有规律的,一般文章的形式就那么几大种类,按照不同的种...  

评分

客观说,在媒体工作,读了很多的书,也写了不少的文字稿。但是因为不是文学专业科班出身,一直也在自学写作的基础功。拿到这本书时,就知道这本书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指导书”,再一看作者,就感觉自己赚了,两位大师,叶圣陶和夏丏尊,学识渊博,志趣相投,都以教育为己任,...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举例讲解居然都很“成人向”,毫不避讳生死与风月,有很浓的民国气味。 新的意味是记叙文的题材的生命。事物的新的意味,要观察、体会才能发见。(26) 含有情绪、情操、想象的语言、文字就含有诗的本质。(87) 暗示以能使读者体会得出为条件。如果读者无论如何体会不出,那就是缺漏和晦涩,而不是暗示了。(91) 总括一句,就是:抒情诗应该是造型艺术和音乐艺术的综合体。(135)

评分

举例讲解居然都很“成人向”,毫不避讳生死与风月,有很浓的民国气味。 新的意味是记叙文的题材的生命。事物的新的意味,要观察、体会才能发见。(26) 含有情绪、情操、想象的语言、文字就含有诗的本质。(87) 暗示以能使读者体会得出为条件。如果读者无论如何体会不出,那就是缺漏和晦涩,而不是暗示了。(91) 总括一句,就是:抒情诗应该是造型艺术和音乐艺术的综合体。(135)

评分

一般吧。

评分

一般吧。

评分

举例讲解居然都很“成人向”,毫不避讳生死与风月,有很浓的民国气味。 新的意味是记叙文的题材的生命。事物的新的意味,要观察、体会才能发见。(26) 含有情绪、情操、想象的语言、文字就含有诗的本质。(87) 暗示以能使读者体会得出为条件。如果读者无论如何体会不出,那就是缺漏和晦涩,而不是暗示了。(91) 总括一句,就是:抒情诗应该是造型艺术和音乐艺术的综合体。(135)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