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自述:图文典藏版》是胡适生前唯一亲笔撰写的自传,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名篇之作。在本书中,胡适讲述了自己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回顾了前四十年的心路历程,是胡适先生与自己的青少年时代进行的心灵对话。阅读本书,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先生特有的儒雅、睿智、幽默的文人气息;让我们了解了历史上真实的胡适、鲜活的胡适。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有《胡适全集》44卷存世。
合上胡适的《四十自述》,眼前民国的氤氲让人感到一种迷幻的向往,像《午夜巴黎》的主人公,梦游一样的来到他向往的复古时代,和所有他心中的巨人一场接一场的相逢,胡适的人生好像是伍迪艾伦笔下人物的原型,一个早慧的晚生子,徐志摩推崇的挚友,是与蒋介石谈笑风生得礼...
评分合上胡适的《四十自述》,眼前民国的氤氲让人感到一种迷幻的向往,像《午夜巴黎》的主人公,梦游一样的来到他向往的复古时代,和所有他心中的巨人一场接一场的相逢,胡适的人生好像是伍迪艾伦笔下人物的原型,一个早慧的晚生子,徐志摩推崇的挚友,是与蒋介石谈笑风生得礼...
评分不得不佩服胡先生自幼就老气横秋,但天资聪颖,虽幼年丧父,但母爱深深,管教甚严,克己复礼,弱冠之资,四处求学,十七岁就可以教大学,少年成名,中西融通,有良师有益友,虽一时失意,然能及时止堕,留洋丰己,成就一番事业,登白话普及人文之执火者,然性情又极为温和谦逊...
评分胡适是从小就知道的民国“名人”,但是从来没看他写的东西。只是上学时候,老师评价胡适才不是最有见地的文人,民国时期首推严复。而且我也零丁看过一些对胡适的“批判”,大意都是他配不上那些响亮的名号。 去中文大学听讲座,演讲厅楼下有间香港罕见的宽敞明亮整洁的书店,抱...
评分所谓四十不惑,就是你已经变成了一个固执的人,不会被其他东西改变,当然是内心。你已经成了某一个东西,再也不会脱胎换骨,即便是你讨厌它。无论是塑造还是被塑造,你开口的时候,都必须寻找适合自己的话,而不是自己想说的话。别人因为你的态度而了解你,其实也是...
跟从文自传的差距真不是一点啊。
评分若能按照开篇的体例写下去,该是部好得多的自传。
评分胡适的文字依旧平淡朴实,读来却又倍感鲜活。这也是他提倡白话文运动的历史印记吧。胡适在此书中叙述了前二十来年的生活和所想,如他所言,因种种打断而未能全部记录,原计划写留学前、留学七年、归国后三段的经历只剩下了第一段,也就是到1917年的生活经历,这恰恰是文学白话文革命兴起于高潮的时间。就胡适的成长经历来看,似乎也是少年老成,或者说装做老成。自幼起即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和勤奋的习惯,阅卷无数。由其经历也可以看出,儿时教育,尤其是文学作品的开导作用。后来也是勤奋刻苦,但十几岁时发生了一大转变,从挑灯计算数学几何,下一年却变成了被窝里半夜读诗,这种转变奠定了其后期的发展方向,即文史哲。令人感慨的是,胡适先生14岁去上海读书,以后在外求学二十多年,也是挺不容易的。最后提到胡适对文学革命的观点,值得一读。
评分可惜没写完啊
评分百年前人的风骨,对事情认真的劲,不知怎的在当下都很难再遇见了。那场所谓的文化革命到底毁掉了多少不该毁掉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