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自述:图文典藏版》是胡适生前唯一亲笔撰写的自传,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名篇之作。在本书中,胡适讲述了自己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回顾了前四十年的心路历程,是胡适先生与自己的青少年时代进行的心灵对话。阅读本书,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先生特有的儒雅、睿智、幽默的文人气息;让我们了解了历史上真实的胡适、鲜活的胡适。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有《胡适全集》44卷存世。
网络上一直流传着胡适日记的段子,所记皆是“打牌”。而这些被删减的日记,背后另有一段故事。 1910年,胡适留学美国,在康奈尔大学选读农科。那些日记作于胡适在康奈尔大学第一学年的暑期,从中可以看到,他参加了暑期学校继续学习。这也使他能够在之后两年(共三年)就修完了...
评分网络上一直流传着胡适日记的段子,所记皆是“打牌”。而这些被删减的日记,背后另有一段故事。 1910年,胡适留学美国,在康奈尔大学选读农科。那些日记作于胡适在康奈尔大学第一学年的暑期,从中可以看到,他参加了暑期学校继续学习。这也使他能够在之后两年(共三年)就修完了...
评分所谓四十不惑,就是你已经变成了一个固执的人,不会被其他东西改变,当然是内心。你已经成了某一个东西,再也不会脱胎换骨,即便是你讨厌它。无论是塑造还是被塑造,你开口的时候,都必须寻找适合自己的话,而不是自己想说的话。别人因为你的态度而了解你,其实也是...
评分不得不佩服胡先生自幼就老气横秋,但天资聪颖,虽幼年丧父,但母爱深深,管教甚严,克己复礼,弱冠之资,四处求学,十七岁就可以教大学,少年成名,中西融通,有良师有益友,虽一时失意,然能及时止堕,留洋丰己,成就一番事业,登白话普及人文之执火者,然性情又极为温和谦逊...
评分“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深刻的影响。我14岁(其实只有12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20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因为即将四十,所以找了这本来看,和四十没多大关系,更像我的前半生,开篇的一两篇不错,到后面拼凑感很强,作者虽然在序言里言之凿凿说别人没写自传很遗憾,但到自己去写自传的时候发现更遗憾。我以为是回望四十年的总结和得到,但作者想讲的太多,反而导致没那么好看。
评分记录了他读过的一些书名。一个温和的胡适跃然纸上。
评分百年前人的风骨,对事情认真的劲,不知怎的在当下都很难再遇见了。那场所谓的文化革命到底毁掉了多少不该毁掉的。
评分因为即将四十,所以找了这本来看,和四十没多大关系,更像我的前半生,开篇的一两篇不错,到后面拼凑感很强,作者虽然在序言里言之凿凿说别人没写自传很遗憾,但到自己去写自传的时候发现更遗憾。我以为是回望四十年的总结和得到,但作者想讲的太多,反而导致没那么好看。
评分因为即将四十,所以找了这本来看,和四十没多大关系,更像我的前半生,开篇的一两篇不错,到后面拼凑感很强,作者虽然在序言里言之凿凿说别人没写自传很遗憾,但到自己去写自传的时候发现更遗憾。我以为是回望四十年的总结和得到,但作者想讲的太多,反而导致没那么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