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传记 洪业 知识分子 燕京大学 海外中国研究 学术史 历史 哈佛燕京学社
发表于2025-02-15
洪业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洪业(1893—1980),号煨莲,系英文学名(Wiliiam)的同音异译。1922年自美国学成归国,参与创建燕京大学,并历任燕大历史系教授、系主任、文理科科长、图书馆馆长等职。1946年后赴美,担任哈佛燕京学社研究员。洪业先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历史学者,与钱穆、顾颉刚、陈寅恪等人同为大家。治学严谨,特重治学方法与工具书的编纂。自创“中国字庋撷法”,曾主持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工作二十余年,编纂出版经史子集各种引得六十四种、八十一册。著有《我怎样写杜甫》《洪业论学集》等中文著述四十多种,《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等英文著述二十一种。
洪业的一生,正反映着中国近百年来知识分子所面对的各种抉择与问题,他一生的经历与故事、治学与交游都与中国近百年来历史有着极丰富而深远的关联。
本书作者陈毓贤女士,自幼侨居菲律宾,后经台湾而赴美留学,在美国高校与洪业及其他多位华人学者及汉学家多有交往互动。此传记为作者与晚年洪业交谈逾三百小时,录音整理,又汇集多种信史资料,以自然而生动文字写就。是洪业先生这位被历史沉埋的重要学人唯一的翔实传记。
英文版由哈佛大学出版社率先出版,繁体版由台北联经出版社出版。这次是本书简体中文版首次完整呈现,除复原诸多删节段落,更有完整修订补充,另附作者关于洪业家族悲剧的文章及余英时学术致敬长文以飨读者。
陈毓贤,祖籍广东中山,生长于菲律宾马尼拉。曾就读台湾师范大学,获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硕士,波士顿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从事金融业多年。退休后写作聊以自娱,在美国及中国两岸三地报刊发表,主要写二十世纪人物。除《洪业传》外,与白睿文合作英译王安忆的《长恨歌》(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8),与周质平合作用英文介绍胡适和韦莲司半世纪的友谊和恋情(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
原来对洪业真的不了解,被遮掩的大师。本书写法很通俗,有很多小细节,耐看。
评分五星学人八卦史,洪业26岁的时候已经可以划定自己一生的范围。放在大的时代背景下,你会看见他是个积极的行动派实干家,但这书最有价值的地方是不避讳他在自己家庭中的阴暗懦弱面。燕京大学,哈佛燕京社,救国教会等历史,包括作者本身在美国汉学圈子里的所见所感。
评分只论本书:作为传记乏善可陈,更罔谈学术性。作者自称“票友”,写作中对材料的确缺乏甄别和拣选,汉语也略见生硬。本书可贵之处,如腰封言,是洪业“唯一”传记,作为材料难以取代。——转过来想,如洪业这样的学者,晚景萧索,只有这异乡客强作解人,正是某一种学人命途的写照。ps.附录比正文可好太多了
评分基于口述史,作者的文笔轻快,叙事生动。对于洪业学术上的贡献,还可更加深入一步。洪业在燕京时的洋派作风让人印象深刻。这个商务的新版,全书21章,每章标题独占一页,而且背后是空白页,实际等于膨胀出40多页。书后的人名索引非常有用。附录2价值尤高。在去郑州和回京的火车上读完。
评分以作者如此驳杂的教育背景,而能写得这样清新流畅,回环如意,实可惊也。然几乎全凭洪业几十年后的一面之词取材,殊负史家剪裁考证之义务。于其人际网络之呈现也嫌单薄。以这样的合作方式,写成口述自传或代言体的李安传记那样更合理些。附录里,洪业的外孙女以标准的hippis方式死亡,真乃成也美国败也美国。
历史学家洪业在青年时代,为自己定下几条原则,限定了他一生努力和活动的范围。这些原则概括地说起来就是“三有”和“三不”,其中的“三有”即“有为”“有守”“有趣”,“三不”即“不做官员”“不做牧师”“不做校长”。《洪业传》的作者陈毓贤很好地把握了传主这“...
评分 评分陈毓贤女士的《洪业传》近日于商务印书馆再版,比之仅有180余页的95年版,新版的体量多了接近一倍,装帧也显得更清雅脱俗。汉学家魏斐德曾有清朝开国史研究专著《洪业》,两相书名重合之下,有读者朋友连连惊呼,一不小心就陈冠魏戴了。 不知者不怪,洪煨莲先生大名尘封久...
评分这段时间看《洪业传》,昨天跟我爱人讲洪业的基督教信仰,是从诘难始,笃信终。而我等常人未曾经过诘难,提出问题也不曾深入解决掉,很表层地想一想,想不过去也就算了。没有艰苦地求索、辛劳地工作,也就得不到“悟”那一刻的闪光。而因有疑转入诘难,穷究根本、广引博征,层...
评分陈毓贤女士的《洪业传》近日于商务印书馆再版,比之仅有180余页的95年版,新版的体量多了接近一倍,装帧也显得更清雅脱俗。汉学家魏斐德曾有清朝开国史研究专著《洪业》,两相书名重合之下,有读者朋友连连惊呼,一不小心就陈冠魏戴了。 不知者不怪,洪煨莲先生大名尘封久...
洪业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