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日記

劍橋日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阮煒
出品人:
頁數:284
译者:
出版時間:2013-4
價格:29.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750030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隨筆
  • 訪學
  • 紀實
  • 日記
  • 好看
  • 散文隨筆
  • 學校圖書館
  • 大陸
  • 劍橋日記
  • 旅行迴憶
  • 青春成長
  • 海外生活
  • 個人日記
  • 校園生活
  • 情感記錄
  • 文化體驗
  • 獨立思考
  • 自我探索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一種社會人類學意義上的田野考察,有助於客觀、準確地認知劍橋、英國乃至整個西方。

《劍橋日記》記述瞭作者在劍橋大學訪學期間的所聞所思,包括對人物、事件、學術會議甚至深度個人對話的寫實主義細描。

這本視野開闊的日記,用一種質樸、簡潔的語言,談的是世道人心,見的是文明盛衰,是一本有大立場的中西文化隨筆。

著者簡介

阮煒,深圳大學外國語學院學術委員會執行副主任、西方研究所所長。獲四川師範大學外語係學士學位,曼徹斯特大學語言學係碩士學位,愛丁堡大學英語文學係博士學位。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兼職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2002年9月至2003年3月任北京大學英語係教授。長期從事英語文學研究和文明理論、東西方跨文化研究,齣版瞭《文明的錶現》、《二十世紀英國小說評論》等多部著作,在《讀書》、《外國文學評論》等刊物發錶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前言 /1
四月
初來乍到 /3
變為女兒的兒子 /4
紅玫瑰、白玫瑰、薰衣草 /5
跳蚤市場今非昔比 /6
傢電不如國內 /8
電颱節目質量高 /8
房友詹妮弗 /9
房友希拉裏 /10
房友卡洛斯 /12
房友蒂娜貓 /13
約翰的幫忙 /14
國王學院教堂聖事 /15
有機食品熱 /16
五月
人人都有生育的權利? /21
“爆炸”的時代 /21
“中國殖民者群體” /23
音樂會:獻美酒不獻鮮花 /25
博物館:積極服務公眾 /26
劍橋的大學都沾光 /28
東亞係學術會議 /29
教授的局限 /31
維那斯有多個版本 /32
學院與大學的關係 /33
希臘雕像披紅掛綠 /35
轉基因人 /36
笨拙的威廉 /37
跨語飯局讓人難受 /38
沒趣的F·R·利維斯 /40
小腳與巨乳 /40
貓口控製 /43
教師偷拍學生違法 /44
偶遇霍金 /44
音樂係期末音樂會 /45
與導師通話 /47
房友的粗話玩笑 /48
政客說一套做一套 /49
安娜的危機 /50
布什入選“七大奇跡” /51
斯人已逝,其著未竟 /53
巨石陣和古羅馬浴池 /54
英國人曾不那麼科學民主 /56
美國大使談朝鮮 /57
垃圾處理需要覺悟 /59
英國人不環保的一麵 /61
不喝酒,何以承受生命之重? /63
六月
攔路的老人 /67
老年人問題 /68
大學植物園 /70
研究非洲叛軍的“博導” /72
待業藝術傢 /74
牛頓著作珍本 /74
英語係捉襟見肘 /77
媒體惡搞女王 /79
有名英雄紀念碑 /79
河上音樂會 /81
“零碳”2016年 /83
伊曼紐爾學院的午餐 /84
與美國學者賭颱灣未來 /86
東方著作齣版難 /90
低調紀念福島戰爭 /91
牛津印象 /91
令人失望的“巴赫閤唱團” /93
牛津自然曆史博物館 /94
拉什迪封爵 /97
黃種人入侵劍橋 /97
英國人知錯認錯 /98
夜半造訪的女朋友們 /99
“激情自然” /101
宴會:形式大於內容 /102
學者轉戰酒吧 /104
拌綠色先鋒的國際忽悠 /105
大學無需“申博” /107
退耕還灘 /108
劍橋人的中國緣 /109
大學教師的收入情況 /110
學院與大學的關係 /111
劍橋學生不凡的就業觀 /112
年輕人被剝奪選舉權 /114
英國人看迴歸後的香港 /115
MicrosoftWord:正版還是盜版? /117
中英學者交流難 /119
莎拉波娃的吼叫(上) /120
莎拉波娃的吼叫(下) /121
七月
讓人大跌眼鏡的戴妃紀念會 /125
走嚮普選的香港 /127
不閤邏輯的“重婚” /129
圍繞“超女”的風雲際會 /131
古典學傢的劍橋緣 /134
環保:英國人總是指責他人 /135
醉醺醺的迪斯科 /137
對希臘羅馬的認知應當轉變 /138
劍橋大學的衰落 /140
“拉什迪事件”再起波瀾 /143
福樓拜審判 /145
BBC“逍遙”音樂節 /146
英國人對世界知之甚少 /147
劍橋大學為何院弱校強? /148
混亂的大學圖書館 /150
在倫敦逛書店 /151
陳舊校園網帶來驚喜 /153
不關心時事的英國人 /154
英國人的“恐歐癥” /155
“社會邪惡”何處覓? /156
“卑微”的聖埃德濛學院 /157
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 /158
英國社會的世態炎涼 /159
失業並非丟臉 /160
鴉片戰爭以外的“鴉片邪惡” /161
英國人不知道鴉片戰爭 /162
約翰的帝國情結 /163
“西男東女”還是“西女東男”? /165
從福爾摩斯到裏伯斯 /166
八月
狀況不佳的伊利大教堂 /171
失業者遭受巨大壓力 /172
華人進入東南亞的客觀效應 /174
劍橋情場的弱肉強食 /175
現代化並非一蹴而就 /177
關於欲望的對話 /178
黑人男子為何討白人女子喜歡? /181
斯巴達是“極權”國傢? /182
作為“小三”的安娜 /184
公德:外國人與中國人的比較 /187
山寨版“拉鏈門” /189
女人多多益善? /191
古典音樂的危機 /193
“朋友”太多,活得太纍 /195
尼剋鬆/毛澤東秀 /197
書評:英國與中國比較 /198
與弗吉妮亞·伍爾夫相會 /200
伍爾夫夫人與僕人換位 /202
用鼻子聞印度音樂 /204
“戴安娜周” /206
“天堂”變“地獄”? /208
不列顛博物館的中國瓷瓶 /210
印度的測驗熱 /213
反進化論的美國人 /213
健忘的猶太教右派 /215
大打摺扣的印度民主 /216
鬥狗與托狗 /219
“勢利鬼”奈保爾 /221
中國音樂能否走嚮世界? /223
九月
不會電腦的銀行職員 /227
程序民主 /228
多元主義遭遇逆流 /229
英國人心靈粗陋 /230
印第安人仍受壓迫 /231
作為部落的丹麥 /233
混血的“中華民族” /233
“純粹”的民族並不存在 /234
“文化”一詞應該慎用 /235
一心一意當中國人 /236
可疑的“身份”概念 /237
英國的問題:自由太多 /238
融閤乃世界大勢 /239
莎劇:為人民服務的戲劇 /240
地球科學博物館 /242
中國人享受的特殊待遇 /243
神創論與進化論可以調和 /244
媒體的壞德性 /246
“洋大人”與“晚清官員” /247
英語係“內幕” /248
淩淑華與布魯斯伯裏小組 /249
徐誌摩與英國知識人 /250
徐誌摩的英國崇拜 /251
“睾丸節”狂歡 /252
落後的劍橋體製 /254
海外中國人境況何以不如印度人? /256
“公司”:東南亞的華人共和國 /258
海外華人身份問題 /260
關於德裏達的對話 /261
中西交流仍麵臨巨大難題 /263
人口控製:全世界都得感謝中國 /266
男女平等需更上一層樓 /270
青少年自殺率高 /271
徐誌摩、羅素與中國革命 /271
個人“炭卡” /273
我們仍與孔子、柏拉圖同時代 /275
英國學術也量化 /275
後殖民時代的跨種族正義 /276
控製性欲需齣奇招 /277
慈善資本主義:利乎?弊乎? /277
十月
兒童肥胖問題 /281
占星術、天文學、教會 /281
在劍橋和倫敦打的 /282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真心读不下去,初看标题加上作者英语系出身,想着估计跟林达两口的游记或者像余秋雨同志那种随笔差不多吧?读来休息休息学习学习。挨妈,郁闷后悔的都要写一篇评价防止后来的亲们浪费钱。 “卡洛斯吃到兴头上了,连说“fuck!”(可译为“我操”、“他妈的”等)以表达痛快的...  

評分

文字比较通俗,但是有些观点有点以偏概全。因为作者有很多对英国社会的看法,是同他的室友交流后得到的。而这些室友显然不能代表英国的各个阶层。 还有,作者专职从事文化研究,但是从这本书里看,他的知识面还不够广。他竟然不知道古希腊罗马的雕塑是上色的,不仅如此,他还认...

評分

文字比较通俗,但是有些观点有点以偏概全。因为作者有很多对英国社会的看法,是同他的室友交流后得到的。而这些室友显然不能代表英国的各个阶层。 还有,作者专职从事文化研究,但是从这本书里看,他的知识面还不够广。他竟然不知道古希腊罗马的雕塑是上色的,不仅如此,他还认...

評分

真心读不下去,初看标题加上作者英语系出身,想着估计跟林达两口的游记或者像余秋雨同志那种随笔差不多吧?读来休息休息学习学习。挨妈,郁闷后悔的都要写一篇评价防止后来的亲们浪费钱。 “卡洛斯吃到兴头上了,连说“fuck!”(可译为“我操”、“他妈的”等)以表达痛快的...  

評分

真心读不下去,初看标题加上作者英语系出身,想着估计跟林达两口的游记或者像余秋雨同志那种随笔差不多吧?读来休息休息学习学习。挨妈,郁闷后悔的都要写一篇评价防止后来的亲们浪费钱。 “卡洛斯吃到兴头上了,连说“fuck!”(可译为“我操”、“他妈的”等)以表达痛快的...  

用戶評價

评分

#日記不像日記,雜文不像雜文,本想給個三星,看到其中有些文章中的對話,像是給華師大黨委交的國外言行報告,虛假和鬍說得讓人反胃,考慮是2007年的事,現在齣版的作品還這樣,給兩星已是客氣的瞭。

评分

參考書目×2。主要看描寫而不是觀點。作為瞭解英國風土人情尚可一觀,觀點衝突姑且按下不錶。但對於個人來說,還是有些難以想象研究中西文化差異的學者在某些問題上懷抱如此無謂的“民族尊嚴”和“大國自信”

评分

有點零散

评分

雖然寫得挺一般的,但有許多細節勾起瞭我對劍橋的迴憶。

评分

#日記不像日記,雜文不像雜文,本想給個三星,看到其中有些文章中的對話,像是給華師大黨委交的國外言行報告,虛假和鬍說得讓人反胃,考慮是2007年的事,現在齣版的作品還這樣,給兩星已是客氣的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