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勢力均衡”為主題,評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七十年中歐洲英、法、德、奧、意、俄等國武裝衝突,特彆是運用外交計謀爭雄稱霸的情況。
为什么十九世纪末欧洲列强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为何1860年以来俄匪屡次侵吞我国领土?又为何巴尔干地区形成今后复杂多变的政治军事关系?如此疑问等等,均如《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十卷》的副标题“欧洲势力的顶峰”所暗示,世界上种种政治事件,无非决定于欧洲列强相互...
評分为什么十九世纪末欧洲列强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为何1860年以来俄匪屡次侵吞我国领土?又为何巴尔干地区形成今后复杂多变的政治军事关系?如此疑问等等,均如《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十卷》的副标题“欧洲势力的顶峰”所暗示,世界上种种政治事件,无非决定于欧洲列强相互...
評分为什么十九世纪末欧洲列强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为何1860年以来俄匪屡次侵吞我国领土?又为何巴尔干地区形成今后复杂多变的政治军事关系?如此疑问等等,均如《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十卷》的副标题“欧洲势力的顶峰”所暗示,世界上种种政治事件,无非决定于欧洲列强相互...
評分在俄德关系的发展史中,曾有过“亲密无间”的阶段,也有过“流血拼杀”的时期。围绕着国家与民族利益,两国关系时紧时松,循环往复。在德俄外交博弈中,王朝外交一直被双方奉为圭臬。在非此即彼的外交选择中,两国以王朝外交为基石,在不同时期豪夺欧洲霸权。同时,随着近代德...
評分为什么十九世纪末欧洲列强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为何1860年以来俄匪屡次侵吞我国领土?又为何巴尔干地区形成今后复杂多变的政治军事关系?如此疑问等等,均如《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十卷》的副标题“欧洲势力的顶峰”所暗示,世界上种种政治事件,无非决定于欧洲列强相互...
…… literally指點江山。一開始覺得還有趣、因為作者文筆幽默(如果不說刻薄的話)、對人物的評價妙趣橫生,讀來莞爾。後來越讀越不是滋味,隱隱綽綽一個《二月河》浮現在瞭腦海、嚇得我趕緊棄書瞭。這本書就完全是外交史裏作宮鬥戲開上帝視角,非常可怕。
评分描述歐洲一戰前的70年,大國之間外交鬥爭。實在精彩絕倫!一國經濟實力的崛起,自由主義或民族主義在人民心中喚醒,大國間的小國緩衝作用的逆轉,老帝國的崩潰,大國的麵子或自尊,部分領導者們的野心,等等,都可以引起局部戰爭。一旦大國誤判或被認為突破底綫,便可能引發全歐洲的大戰。
评分2014/3/21 曆時將近一個月看完。1789年的革命終結瞭舊製度,1848年的革命給瞭他最後一擊。自那以後似乎開啓瞭一個新時代。然而到瞭泰勒寫作此書的年代,這個“新時代”也在兩次大戰打擊下,連同他的一切自信、活力還有優雅走進墳墓。從此以後就隻有兩大帝國你死我活的全麵鬥爭:盡管到瞭我閱讀此書的今天,這場鬥爭也變成曆史瞭。泰勒這本書是給舊-舊時代的挽歌,是從歐洲貴族式外交最細緻的描寫中把握曆史極微妙處:我們隻有稱贊,我們隻有嘆息。
评分大曆史。
评分隻有利益是永恒的。 可是Balence of Powers的時代過去,世界的中心也不再是他們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