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记2》内容简介:2012年末,王小妮辞去教职,离开讲台。《上课记2》是她2011和2012两年的“教后感”结集,也是《上课记》唯一的续集。《上课记》倾向于记录和感受,在执教初期,王小妮对她的教师身份还有诸多新奇和困惑,这些情绪真实地呈现在她的文字中,是《上课记》打动人心的重要原因之一。《上课记2》比前作更为成熟,她对教师身份和学生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更为冷静和内敛,惊讶渐少而悲悯之情愈多。
王小妮,1955年生于长春市,曾随父母插队农村和作为知青插队前后7年。1978年春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后做电影厂编辑。1985年迁居深圳。2005年起在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任教。
曾出版过多部诗集、随笔集和小说。近年作品有:《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诗集)、《世界何以辽阔》(诗文集)、《安放》(随笔)、《一直向北》(随笔)、《倾听与诉说》(随笔)等。2012年3月出版随笔《上课记》,广受好评。
王小妮的坚守《上课记2》 一般续集总是没有第一本好,不过平心而论,第一本给人的感觉总是首创,有新鲜感,第二本从总体上就没有了太大的悬念,也不可能有太多的改变,即便是两者水平相当,也会让人因为审美疲劳而感觉不如当初了。《上课记2》也是如此,不过虽然没有第一本...
评分王小妮的坚守《上课记2》 一般续集总是没有第一本好,不过平心而论,第一本给人的感觉总是首创,有新鲜感,第二本从总体上就没有了太大的悬念,也不可能有太多的改变,即便是两者水平相当,也会让人因为审美疲劳而感觉不如当初了。《上课记2》也是如此,不过虽然没有第一本...
评分《上课记1》曾经很火,我以为是一部小说。现在看了续集《上课记2》,才知道不是,都是散文。作者是大学老师,诗人。大学老师的这种散文集看得少,我看到的作者为小学老师或者初中老师的书,一般是技术性的,怎么跟孩子相处啊,怎么度过小学六年啊,怎么教育孩子啊,这类居...
评分想起初中后座(打架闹事初二辍学的男孩子)有一回我的作文被老师当堂夸奖,他课后问我是否能给他看看,我们交换了。看完之后的感动与感慨让我至今都记得,他母亲离去对他的影响,他粗暴举措下柔软的内心,在两页方格纸里你能感受到没有丝毫修饰和夸张的感情。换回来我想我这莫...
评分《上课记》的书腰上印着崔卫平的话:她在课堂上发现的诗意,比十个春天还要多。 那是诗人王小妮在大学任教五年之后,出版的一本“个人记录”。里面写满了她的课堂和学生、投入和发现。王小妮又上了两年课,于是有了这本新出的《上课记2》。按照之前的说法来算,这里头...
第二本也是最后一本《上课记》。能够感受到王小妮老师对于90后群体的了解不断加深。而这一群体所展现出来的面貌也更加多元。有激动参加反日邮行的,也有对台湾交换经历念念不忘的。学生作品中有虚伪的奉承迎合,也有朴素的肺腑感慨。有的段落让我嗤之以鼻,有的感动不已。这就是当下90后青年状况的冰山一角吧。值得一看。三星半
评分市图借阅。还是为王小妮老师加一颗星。读到卜同学那篇写他老师的文章,眼中闪着泪花,那被响亮耳光打碎掉落一地的尊严,那被侮辱被践踏青葱岁月,我都替卜同学对他妈变态人渣老师恨之入骨,毕业了的卜真应该狠很揍他一顿才是,怎能放过他。
评分比第一本有了更多的思考,还是“我们”的故事
评分太多会心处。
评分多颗星来纪念跟王老师double到的2011年底的校园一日(当然没遇到王老师),那时梦想去海南每天早上吃海鲜。然能力不够,终将一直扎根帝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