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生动地展现出被"五四"唤醒的一代知识青年在中国现实社会里走投无路的境况。如果不经过一场革命的洗礼,所谓个性解放和人道主义都只能是镜花水月。
柔石(1902~1931),浙江宁海人。原名赵平复,门前曾有一块小石桥,上镌“金桥柔石”,所以就曾以“柔石”、“金桥”为笔名。代表作有中篇小说《二月》、《三姊妹》、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1931年1月17日被捕,2月7日深夜,被国民党枪杀于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终年30岁,成为“左联五烈士”之一。两年后,悲愤总时时袭击着鲁迅先生的心,他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成了对烈士永远的怀念。
读这本书的由头是先读过鲁迅为这本书作的序。因中学时学过鲁迅的文章,柔石我是早知道的,但也只是知道,以这个名字臆测,我一直以为柔石是个女人。 刚刚读完《二月》与附的《为奴隶的母亲》,有些感触,又读了读豆瓣中“前人”对此书的评论,更感到悲怆,为故事本身,...
评分 评分《二月》,我喜欢这书名,同时我也喜欢二月的悲剧性——近春了,但依然冷得瑟缩。柔石的作品,这是读的第一本,《为奴隶的母亲》无疑将是下一本。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优秀者甚多,但渐渐沉寂于时间浮土的命运却并没有太大改变。文学早已不是和政治强烈互动因而全民参与(...
评分2、
评分其实就是《芙蓉镇》
评分对于这本小说,初期的评价都围绕着鲁迅先生在小引里的看法展开,批判之声尤多。后来提倡多元解读,才有人真心关注起书的内容。萧涧秋这个人我倒是很理解,虽然矛盾,但也矛盾得合情合理。不过,那个年代的书,都这么不流畅麽?我总觉得,电影好看些。
评分特殊的时代特别的人,一段寻常的故事浸上的内心的暗涌、爱情的甜蜜和流言的伤害,变得那样的耐人寻味……
评分一个是寡妇,一个是美女,写出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另一种困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