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通读:资本论》是马克思倾注毕生精力完成的科学巨著,是他一生恪守崇高信念,从事科学研究的结晶。马克思逝世后,《经典通读:资本论》第二、第三卷由恩格斯整理,分别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后来,由考茨基整理出版了马克思计划中的关于剩余价值理论史的《经典通读:资本论》第四卷,但考茨基把它独立于《经典通读:资本论》,命名为《剩余价值学说史》。通常所说的《经典通读:资本论》是指前三卷。马克思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经典通读:资本论》即论资本,而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所以,贯穿《经典通读:资本论》全书的中心是剩余价值。具体而言: 在第一卷里,马克思暂时撇开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来研究资本自身的生产过程,中心是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在第二卷里,马克思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来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在第三卷里,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研究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此过程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当您翻开《经典通读:资本论》的时候,您或许还未曾了解它的厚重与深刻,未曾领略它的瑰丽与丰润,但无论如何,这本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巨著都值得您对它怀有基本的敬意与惊叹!1867年9月14日,《经典通读: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了。马克思还积极投身实际斗争。1864年9月28日,马克思应邀出席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会(即第一国际),并当选为协会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任德国通讯书记。之后,马克思为第一国际起草了许多重要文件,为第一国际制定了斗争纲领、斗争策略和组织原则。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写了《哥达纲领批判》,深刻阐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首次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的认识。此后,马克思仍热心指导法国工人党、北美社会主义工人党等政治组织,帮助他们改正思想错误,进而成为各国工人运动的灵魂。《经典通读: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马克思继续进行修改、校订,并反复修改第二卷和第三卷手稿,但1883年3月14日,积劳成疾的马克思与世长辞。他的心脏停止跳动时,面前书桌上还放着正在修改的《经典通读:资本论》书稿。马克思死后被安葬在伦敦的海格特公墓,和夫人燕妮葬在一起。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生于德国特利尔城,是德国最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以及《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的作者。在1857年至1858年的近一年的时间内,马克思创作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即《资本论》的第一稿),第一次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现。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汉堡问世,在西方引发了一场强烈的轰动。《资本论》的第二卷和第三卷由于马克思的过早逝世而未能最终完成,后经恩格斯整理和增补,分别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资本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的创立。
资本论问世已经一百多年了,资本主义得发展也在进行中,帝国主义经过了各种包装,并且在于社会主义的较量中处于上风。资本主义从萌芽出现到统治地位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斗争才实现,他的生命力的顽强程度其实也跟他的主要竞争对手———社会主义的竞争力息息相关的。 ...
评分有人曾说“想当资本家的话,就先看《资本论》有点道理。 资本论中的理论没有过时。 该书的特点是逻辑性极强,读完后,你可能记不住其分析的过程,但你一定会记住其分析的结果。 读了此书,再读其他书,你就会有一个感觉,其他书写得都太浅了。 很久以前读的很...
评分 评分今年是《资本论》第一卷发表150周年,在1867年出版以后,尤其是十月革命后这一百年来,世界各国的进步学者针对《资本论》已经发表了大量的著述,它对社会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学习《资本论》的心得。 我们都知道,《资本论》曾经是中国的显学,不过过去这几...
需要解释么
评分需要解释么
评分关于卡尔·马克思,他是一切时代最伟大的经济理论学家之一,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哲学家,是一位社会改革家和革命家。而我们的zf总是偏向于渲染他社会改革家和革命家的身份,马克思未必愿意被这样评价。
评分关于卡尔·马克思,他是一切时代最伟大的经济理论学家之一,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哲学家,是一位社会改革家和革命家。而我们的zf总是偏向于渲染他社会改革家和革命家的身份,马克思未必愿意被这样评价。
评分毕生的心血,光辉灿烂的巨著,开创性的理论,历史性的引领。凭字数都不该打一星吧,有些人怎么想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