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日本电影评论家山根贞男在日本著名纪录片导演小川绅介去世后,根据小川生前在各地的讲演录音整理而来。全书分为春、夏、秋、冬四章,讲述了小川摄制组从拍摄学生和农民的抵抗运动起步,到拍摄稻谷、村庄,拍摄农民的心灵世界这一转变和成长过程。书中还描写了小川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对亚洲纪录片现状的忧虑,以及对亚洲导演的期待。这是一部电影大师的心灵史,尤其对亚洲的纪录片工作者具有巨大的启迪意义。
小川绅介,1936年出生,是日本最为著名的纪录片导演之一,在日本战后的纪录片历史上,小川坤介和他的“三里塚系列”是一座不容置疑的丰碑。自拍摄“三里塚系列”的第一部《三里塚之夏》起,小川和他的摄制组逐步确立了其“定点观测”的摄影风格,从根本上改变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到了20世纪80年代,小川开始把镜头转向日本的乡土社会,呈现山村居民和自然界的战争。1989年,小川绅介创立了著名的山形国际纪录片展。1992年小川绅介因病去世。
正如八十年代本雅明是以一种精神形象而不是一种学理观念被引入一样,小川绅介在九十年代进入国人视野的时候,更多被强调的是一种“纪录精神”。那是一个纪录片拓荒和草创的年代,精神的感召甚于技术的接受,国内的纪录片人尚处学步阶段,亟需一个精神偶像,小川的出现,适逢其...
评分正如八十年代本雅明是以一种精神形象而不是一种学理观念被引入一样,小川绅介在九十年代进入国人视野的时候,更多被强调的是一种“纪录精神”。那是一个纪录片拓荒和草创的年代,精神的感召甚于技术的接受,国内的纪录片人尚处学步阶段,亟需一个精神偶像,小川的出现,适逢其...
评分 评分小川申介文字给人的感觉很贴近生活,一点儿不做作,很有切实可行的内容,不做作,这现在看来真是难能可贵的阿
评分正如八十年代本雅明是以一种精神形象而不是一种学理观念被引入一样,小川绅介在九十年代进入国人视野的时候,更多被强调的是一种“纪录精神”。那是一个纪录片拓荒和草创的年代,精神的感召甚于技术的接受,国内的纪录片人尚处学步阶段,亟需一个精神偶像,小川的出现,适逢其...
温柔慈悲专注深情的小川大叔,年度启发我的一个人物~
评分小川绅介算是在拍摄实践中自发形成电影观的代表,这种历练而出的电影观充满素净的力量,但有失大气(比如对自己观念笃定的相信,下定义)个人认为他朴素的电影观确实打动人心启发性也很强,但这种“自发派”的局限不容忽视,他的问题也是很多欠缺思辨性理论基础的导演的问题:视野偏狭和迷信经验。
评分小川是真正的电影斗士
评分“人造卫星地球闯入型”,太喜欢小川绅介了!ps小H赠书
评分#以摄影机为笔纪录时代# 小川绅介:“我的出发点就是如此,一边过着那种脏水沟里的老鼠似的生活,一边坚持拍电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