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學入門

中國史學入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顧頡剛(1892—1980),江蘇蘇州人。現代曆史學傢,“古史辨”派的主要代錶人物。

顧頡剛於1913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20年北京大學本科哲學門畢業。以後留任教於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燕京大學、雲南大學、齊魯大學、中央大學、復旦大學、社會教育學院、蘭州大學等,並任北平研究院曆史組主任、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主任主編《中山大學語言曆史研究所周刊》、《燕京學報》、《禹貢半月刊》、《邊疆周刊》、《齊大國學季刊》、《文史雜誌》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四、五屆全國人大代錶。

顧頡剛受鬍適在新文化運動中倡導的“整理國故”思想的影響,從二十年代起即從事中國曆史和古代文獻典籍的研究和辨僞工作。主張用曆史演進的觀念和大膽疑古的精神,吸收近代西方社會學、考古學等方法,研究中國古代的曆史和典箱。與錢玄同等發起並主持瞭古史辨僞的大討論,又廣集當時的研究成果編成《古史辨》八冊,形成瞭“古史辨”派。顧頡剛在其研究中提齣瞭“層纍地造成的中國古史”的觀點,認為時代越後傳說的古史期越長,周代時最古的是禹,到孔子時有堯、舜,到戰國時有黃帝、神農,到秦朝有三皇,漢代以後有盤古,古史係統的形成,主要齣於戰國到西漢的儒傢之手。他以疑古辨僞的態度考察瞭孔子與六經的關係,指齣孔子的“正樂”與社會上沒有關係,批評梁啓超把孔子說得太完美;斷定六經決非孔子“托古”的著作,六經沒有太大的信史價值,也無哲理和政論的價值;否定瞭儒傢利用六經(尤其是利用《尚書》)編成的整個古史係統。又提齣,必須打破中國古代民族隻有一個、地域嚮來一統的觀念,以及古史人化、古代是黃金時代等觀念。這些觀點今天看來雖不盡正確,但在當時卻具有反封建、反對經學偶像的意義。

顧頡剛一生著述頗豐,除所編《古史辨》之外,重要的尚有《漢代學術史略》、《秦漢的方士與儒生》、《尚書通檢》、《中國疆域沿革史》、《史林雜識》等等。

出版者:中國青年齣版社
作者:顧頡剛
出品人:
頁數:242
译者:何啓君
出版時間:2007-9
價格:23.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067553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顧頡剛 
  • 中國曆史 
  • 史學 
  • 中國 
  • 曆史學 
  • 國學 
  • 文化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這是一本為想進入中國史學園地的初學者講說治史門徑的書。這些講說簡單明瞭,通過幾句話就把要領說清楚瞭,使讀者很快就能從總體上瞭解和把握中國曆史的基本情況。另外,它告訴讀者研究中國史要讀哪些書,每種書有哪些內容和優缺點、不同版本的內容和文字上有哪些齣入,各書之間的相互關係怎樣。這就可使後人在前人或今人取得的成果基礎上做進一步的探索,以推進中國史學的發展。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从编辑校对的校对看,此书有以下缺点: 1、目录详略不一,前三章比较详细,从第四章开始就只有章节目录了; 2、P6,第6行,“楚人姓毕”,“毕”当作“芈”; 3、P8,正文第5行,“呼韩咸”当作“呼韩邪”; 4、P16,第二幅图,“土掩、水掩”当作“土掩水”; 5、插图说明太随...  

評分

读毕,掩卷良久,首先让我感叹的不是此书本身的内容,而是顾先生于其中所展现出的在学识上的深厚造诣,可谓是学富五车了。 顾先生日记《颉刚日程》中有以下记载: “12月27日上午 为何启君讲古代史料(经学部分)……何启君同志(早年)参加革命,前任天津教育局长,今任休委宣...  

評分

这是大家小书系列的一本。由顾颉刚口述,何启君的上课笔记整理而得。浅阅一番,心得优劣评价,略记如下: 优: 1.顾颉刚的学问是没的说的,自成一家,隐隐有大师之风。书中内容是他六十年代所述,很多观点有别于现在,令人耳目一新。 2.正...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言簡意賅,旁徵博引,體係清晰

评分

1983年一印

评分

無論曆史讀到什麼程度,這本書都是值得去讀去思考的

评分

言簡意賅,旁徵博引,體係清晰

评分

一個腦殘粉的自我修養。顧老鬍說八道的也不少,尤其近代史,肯定也被中共洗腦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