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剋波,女,1947年5月齣生於美國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市。哈佛大學藝術與科學學院院長,政府係、社會學係教授。1969年獲密歇根州立大學文學學士學位,1976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畢業以後先後執教於芝加哥大學和哈佛大學。先後齣版過《國傢與社會革命——對法國、俄國和中國的比較分析》、《現代世界中的革命》、《保護士兵與母親》等專著。曾任美國社會科學史協會主席(1996年)、美國政治科學學會主席(2001-2003年)。
是歷史社會學的經典之作,作者在本書中針對法國、俄國和中國革命的前因後果進行比較及歷史的分析。書中所提的三次革命都屬於「社會革命」,且皆發生在非殖民地的農業大國,其結果均產生瞭一個中央集權的、官僚製度的和大眾參與的民族國傢,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吾人再三省思的課題。
研究生院的方法课是一种蛮奇怪的存在。就像其他的graduate seminar一样,课上基本上不告诉你任何定论,而是把你当作成熟的研究者,直接把你带入到学术圈重要的辩论中去。但对于一个急切的想知道做研究是什么样子的、怎么上手做研究的一年级学生来说,直接读那种在方法论上吵来...
評分想写书评但书放在办公室里了,全凭记忆来了,如果有记错的地方欢迎指出。 上发展研究的老师曾经给学生放过一段Skocpol的采访录像,其中谈到她那本State and Social Revolution出版之后引起的巨大争议。“正统”的社会学家认为她研究的case太少变量太多,因而不科学(失去了太...
評分 評分 評分七十年代的作品,把天朝說成分權製的理想型態,實在古怪得很。但中、俄、法革命過程中農業與工業現代化之間的張力,以至影響到它們的政治行政體製,還是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评分後來上海人民齣瞭簡體版的~~
评分唯前兩章寫得好
评分漂亮的研究設計,一個無傷大雅的方法論錯誤。先看過前三章。
评分對農民給予獨到的關注。對於中國的新體製給予瞭超乎想象的同情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