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苏轼不但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卷入北宋政治斗争旋涡的中心人物之一。青年时代的苏轼以其横溢的才华和渊博的学识,二十二岁中进士,二十六岁入制科第三等,在仕途上一帆风顺。神宗初年王安石变法,苏轼上书反对,因此出为杭州通判,嗣转知密、徐、湖三州。元丰二年因作诗讽刺新法,自湖州任上追赴诏狱,狱竟,责授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幼年嗣位,旧党秉政,苏轼还朝任翰林学士。时执政大臣尽废新法,一意孤行,苏轼则主张保留新法中的免役法和裁抑贵族特权、增强国防力量等措施,因此又招致旧党里程颐一派的攻击排挤,先后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哲宗亲政,新党东山再起,苏轼以垂暮之年,被贬至岭南惠州和海南岛儋州,元符三年遇赦内徙,次年病卒於常州,年六十六。
插图本中华经典随笔书系,遴选历代笔记中的经典,以权威版本为底本进行核校,并辅以简注和点评,配以插图,力求从闲话式的文化碎片中,勾勒中国传统文化的框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岩层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本书为该书系之一,为《东坡志林》,书中所载各篇,相当一部分留下了写作年代,较早的是元丰年间,较晚的是元符四年,前后历二十多年,大体上是从被贬黄州始,至元符四年遇赦内徙止,共二百零三篇,内容相当丰富。从中可以窥见东坡的学养、思想、世界观等诸多方面。本次推出的注释点评本保留了全书的原文并加以注释、点评及插图,是体味东坡鲜明个性的绝佳读本。
首先要声明一点,此小品非彼“小品”,不是央视春晚上那些越来越没劲的东西,此小品乃小品文也。 小品于我,是不折不扣的最爱。 我对小品的兴趣,大约发生于二十年前读《东坡志林》。文章写成那样儿,让我意外,也让我喜欢,所谓不拘一格,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于是,仿效...
评分首先要声明一点,此小品非彼“小品”,不是央视春晚上那些越来越没劲的东西,此小品乃小品文也。 小品于我,是不折不扣的最爱。 我对小品的兴趣,大约发生于二十年前读《东坡志林》。文章写成那样儿,让我意外,也让我喜欢,所谓不拘一格,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于是,仿效...
评分苏东坡若生在现代,一定也是喜欢写日志的,开个博客,或许就是《东陂志林》。 随性所记,比那些传世之作家常些人性化些,读来亲切,没有压力。就像偶遇某个陌生人的博客,偶尔就读了几篇。不需要可以学习什么记住什么。随时可以拿起来读,随时又可以放下。内容有:养生,游...
评分 评分昨天收拾堆在地上的书,看到一本万卷出的《东坡志林》,随手翻翻,发现注释和翻译十分可笑。摘录几条: P.46 《梦中作祭春牛文》 爰出土牛,以戒农事。衣被丹青之好,本出泥涂;成毁须臾之间,谁为喜愠? 【注释】 爰出土牛:于是黄牛便被拉到田间。 衣被丹青之好,本出泥涂:...
修行128th,第一章宛然神仙文字,就是词中的苏东坡,继而几章略平淡,似乎随手而记,最后一章史论文可惊可笑,土皮史论不如其父毋庸多言,没想到连中平水准都不到,其思想或浅陋人尽可知,或借史事做掩护含沙射影讥嘲时事,短篇史论如果做了此等用途,真是毫无用处,此外,真难以想象说出“商鞅桑弘羊之名在天下者,如蛆蝇粪秽,言之污口舌,书之污简牍”的人也是说出“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的土皮,就像难以想象写出“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的人也是把怀孕小妾送人的土皮一样,我们爱着自己心中诗人的形象,但还是不要走近去看了,留住脑海里臆想的美丽,给生活一层遮羞布吧
评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评分大体上还是不错的,苏轼的随札大多真知灼见,对法家的批评和反思,以及隐逸林泉的高士的推崇,都是不错的。只是编注者基于特殊的目的,也许是上缴了灵魂罢,所以,注释和评语读之要慎……
评分看过很多版本,这个带图的,有东坡墨宝,只是排版还不够好看。
评分烦那些半文不白夹生笔记体的雅玩人围脖。看完这书,感觉差不多就是看了300篇那种围脖,长嘘一口气,终于结束。(嗯,东坡居士被人学坏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