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不偏不倚的立身處世哲學,有摺不扣的太平和閤境界
慎獨自修、至誠盡性的儒傢哲學經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 当我们以最高层次的精神和人格境界作为自己人生的追求目标时,我们可能只会达到中层的境界;而如果我们以中层的人生和精神境界作为追求目标时,我们可能所达到的只是...
評分《中庸》强调的是修身,即“中和”,美好的气质和人格。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强调的是正己,不随波逐流,不偏不倚,志向坚定,坚持操守。修养自身,了解他人,了解天理。知道怎样修身,就能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和治理国家。善于继承别人的志向,...
評分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二、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三、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四、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五、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
評分今日重读儒家经典《中庸》,似乎找到了牟宗三先生所谓孟子言性,非为Human Nature 的依据了。 孟子所说的人性,大致从这一段中引申出来: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評分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二、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三、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四、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五、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
中是指適度、不偏不倚,庸是指平常,中庸之道絕非和稀泥的意思,而是需要極高智慧纔能拿捏恰當的處世藝術。子思所作此篇與孟子的仁義道一脈相傳,而又有新的內容,諸如君子慎獨,在何位作何事、完善己身天必有歸,等等。而其中論述的倫理綱常總的來看是適用於維係當時世道不亂的。
评分感覺像亞裏士多德的The Renaissance Man+毛姆的“你要剋服的是你的虛榮心,是你的炫耀欲,你要對付的是你的時刻想要衝齣來想要齣風頭的小聰明”。你需要有判斷力和淡定平和,中立而不倚,不見知能不悔,敦篤而行,一以貫之,可談何容易。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但自勉栽者培之,傾者覆之;人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睏而知之,真像曾國藩說的天下事有所貪有所利者居其半, 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又像孟子的行拂亂其所為,君子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一定程度至非自成而已也。對於自己,能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誠己及人,由心而發,即使兢兢業業,也不覺有“不敢偷安”之感吧。ps:惰成庸,驕傷纔...慎慎慎...pps: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不說話真心是種能力...
评分沒有一定的文言文知識完全看不懂
评分可能是生活閱曆還不夠,整書都是些教條。
评分二十五史觀之大略,四書五經細窺其巧,妙絕應難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