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属于《新世纪文丛》,总结了80年代的文学发展史,向往着新的21世纪。在经历了剧变的1989后,这种时代背景与烙印,以及因政治事件对文学发展产生的忧虑,都有显现(图1)。 本书重在“历史”与“叙述”,即将历史看做话语,而非事实本身。这种受福柯影响的后现代史观,看来...
評分本书属于《新世纪文丛》,总结了80年代的文学发展史,向往着新的21世纪。在经历了剧变的1989后,这种时代背景与烙印,以及因政治事件对文学发展产生的忧虑,都有显现(图1)。 本书重在“历史”与“叙述”,即将历史看做话语,而非事实本身。这种受福柯影响的后现代史观,看来...
評分本书属于《新世纪文丛》,总结了80年代的文学发展史,向往着新的21世纪。在经历了剧变的1989后,这种时代背景与烙印,以及因政治事件对文学发展产生的忧虑,都有显现(图1)。 本书重在“历史”与“叙述”,即将历史看做话语,而非事实本身。这种受福柯影响的后现代史观,看来...
評分本书属于《新世纪文丛》,总结了80年代的文学发展史,向往着新的21世纪。在经历了剧变的1989后,这种时代背景与烙印,以及因政治事件对文学发展产生的忧虑,都有显现(图1)。 本书重在“历史”与“叙述”,即将历史看做话语,而非事实本身。这种受福柯影响的后现代史观,看来...
評分本书属于《新世纪文丛》,总结了80年代的文学发展史,向往着新的21世纪。在经历了剧变的1989后,这种时代背景与烙印,以及因政治事件对文学发展产生的忧虑,都有显现(图1)。 本书重在“历史”与“叙述”,即将历史看做话语,而非事实本身。这种受福柯影响的后现代史观,看来...
以九十年代的角度來看,這本書還是不錯的。語言,思路和觀點各方麵都組織得很好。孟悅把小說敘事與曆史結閤起來,尤其強調文革時期的意識形態對小說人物的成長經曆和走嚮影響之大。曆史已經過去,但仍然不斷有人以各種方式重述曆史。
评分以九十年代的角度來看,這本書還是不錯的。語言,思路和觀點各方麵都組織得很好。孟悅把小說敘事與曆史結閤起來,尤其強調文革時期的意識形態對小說人物的成長經曆和走嚮影響之大。曆史已經過去,但仍然不斷有人以各種方式重述曆史。
评分極好的書,以後補書評。
评分為瞭論文|ω・`)
评分西方概念的吸收還可以更明晰一些,不是說作者沒有搞懂在堆砌概念,而是可以講得再通透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