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悲情李鸿章

1894,悲情李鸿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祝勇
出品人:
页数:196
译者:
出版时间:2013-3
价格:2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9959191
丛书系列:窝藏书系
图书标签:
  • 李鸿章
  • 历史
  • 传记
  • 文化
  • 祝勇
  • 中国近现代史
  • 人物传记
  • 甲午战争
  • 李鸿章
  • 甲午战争
  • 晚清历史
  • 洋务运动
  • 悲情人物
  • 1894年
  • 近代中国
  • 外交史
  • 民族危机
  • 历史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李鸿章,晚清军政重臣,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正当他在官场与商场如日中天之时,一场外来侵略战争彻底改变了他和大清王朝的命运,他从“中兴名臣”变成了“千古罪人”,大清王朝的复兴强国梦也随着他创建的那支威名远播的北洋舰队一起覆灭了。

本书以珍稀的史料和图片,从当时中日两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角度客观地描述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而这场战争的关键人物李鸿章也在受辱与自尊之间竭力挣扎,活脱脱地再现了一个身处风口浪尖上的悲情人物形象。

【编辑推荐】

世界华文文学奖提名奖、郭沫若文学奖得主祝勇最新力作

优美的文字+珍贵的史料+40余幅历史实景图片精彩呈现

透过细节、人物内心为你揭开历史真相

谨以此书纪念中日甲午战争120 周年及李鸿章诞辰190 周年

一个人,一支舰队,一场战役和一个世纪的“长恨歌”

在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李鸿章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大清帝国“危急存亡”之时,他所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而这一切,尤以1894年为最。

在评价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人物——李鸿章,这本书给出了最客观、最公正的答案!

图文再现那场穷了中国、富了日本,中国丢了钓鱼岛的两国间之正面较量!

作者简介

祝勇,作家、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师从刘梦溪先生。现供职于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兼任深圳大学特聘教授、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全国青联第十届中央委员。

已出版作品40余种,主要作品有:长篇历史小说《旧宫殿》《血朝廷》,非虚构作品《纸天堂》《辛亥年》,“文革学”学术著作《反阅读:革命时期的身体史》等。

主创历史纪录片多部,主要作品有:《辛亥》(北京电视台)、《岩中花树》(中央电视台)等。《辛亥》获第26届金鹰奖优秀纪录片奖。

目录信息

序言 对历史“理解之同情”
第一章 “世界第三伟人”
李鸿章与其他官员毕竟不同,他是一个想办事的官。李鸿章深信:“人生如朝露,倘及时得手,做成一两件济世安民顶天立地事业,不更愈于空言耶?”他清醒地觉察到此际的大清正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第二章 日本也有“李鸿章”
如果说毛利敬亲是抵抗英军的“林则徐”,那么伊藤博文就是力促日本“师夷长技”的“李鸿章”。只不过伊藤博文对日本的改革更加彻底,不是“日学为体”、“西学为用”,而是“体”“用”全部西化。
第三章 “清国水兵事件”
几十年后,当伊藤博文的遗著《机密日清战争》出版时,人们才知道,这一事件对历史的深刻影响,不仅在于它丢了人,培养了日本人的自信心,而且丢了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大清帝国用汉字译电的密码本。
第四章 啊!海军
李鸿章就在这时获得了关于海战的电文,但关于战果,他一无所知。没有人比他更加焦急,他像热锅上的蚂蚁等待着最后的结局。他知道,自己的身家性命都维系在这场战斗中。
第五章 鬼子来了
日本与大清争夺海洋,目的还是争夺陆地,如果大清能够阻止日军登陆,也算亡羊补牢,然而,所有这些计划都是纸上谈兵。此时的大清帝国,仿佛浑身的关节都已经脱节,纵然头脑清醒,也无法做出有效的动作。
第六章 海宇升平日
金州形势危急的时候,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排除一切干扰,将庆典进行到底,已经成为慈禧心中不可动摇的信念。不知这是出于对日本军队的藐视,还是出于对战争的无知。
第七章 “此血可以报国也”
形势迫使李鸿章必须带伤坚持工作。4 月10 日,李鸿章面缠绷带,又回到谈判桌前。双方唇枪舌剑,有攻有守,伊藤博文看到李鸿章受了枪伤,做了一亿两白银的让步——李鸿章苦笑,这一枪挨得值。但李鸿章仍不甘心于此。
附录一 海军大事记(节选)
附录二 李鸿章函稿选
附录三 李鸿章奏折选
主要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李鸿章是个人物,外加两个字“骂名” 知道《马关条约》的人,一定会在心里千万遍的骂过一个人,他就是李鸿章,因为这条约是他去签的,当时国内的学潮运动因此而达到了高潮,举国上下一片愤怒和痛骂。他的一世骂名怎么够,估计要背千世的骂名了。 一个人,一支舰队,一...  

评分

祝勇在这本不足十万字的历史评传中以一种客观写实的视界展示了1894年前后李鸿章的境遇与当时的历史画卷,本文聚焦中日甲午战争前后的那段历史,时间集中。对李鸿章的人物细节刻画通过细小的事来凸显,张力十足。每日早起,带头经商,任亲为官,投身戎马,中枪不取弹而...  

评分

祝勇在这本不足十万字的历史评传中以一种客观写实的视界展示了1894年前后李鸿章的境遇与当时的历史画卷,本文聚焦中日甲午战争前后的那段历史,时间集中。对李鸿章的人物细节刻画通过细小的事来凸显,张力十足。每日早起,带头经商,任亲为官,投身戎马,中枪不取弹而...  

评分

祝勇在这本不足十万字的历史评传中以一种客观写实的视界展示了1894年前后李鸿章的境遇与当时的历史画卷,本文聚焦中日甲午战争前后的那段历史,时间集中。对李鸿章的人物细节刻画通过细小的事来凸显,张力十足。每日早起,带头经商,任亲为官,投身戎马,中枪不取弹而...  

评分

《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胶澳租借条约》、《中俄密约》、《展拓香港界址条约》、《辛丑条约》…… “哗,这个卖国贼!”,“嘿啊,活该死了还被拖尸”…… 在早些时候的舆论环境中,李鸿章是个不折不扣、假一赔十的卖国贼。这也难怪,那么多丧权(xin)辱(...  

用户评价

评分

从国民的一般智德,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状况,甚至让我们尝出几分“改造国民性”的味道,而中国能够与之匹敌的思想者,唯有鲁迅。一个民族是否成熟,首先取决于它从自己的记忆里提取有价值东西的能力。在太后的影响下,大清王朝改变了由努尔哈赤等先辈们创造的阳刚气质,而日益变得婉约和阴柔。晚清,就是一个阴柔的国度,华美、黯哑、沉糜、腐烂。这一点,与晚宋以及万历以后的大明王朝有几分相似。慈禧万寿庆典的整个过程,显然经过了一丝不苟的计划,它远比辽东半岛的备战计划周密很多。这表明这个王朝具有强大的组织能力,但这个王朝只有在孝敬皇太后时才能表现出惊人的团结和创造力。除此之外,整个王朝都是一盘散沙。“一想到有3亿5千万日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或私人都觉得无比富裕。”日本人从此怀着暴发户的豪迈陷入到战争的赌博中不能自拔

评分

站在一个不批判不站队的第三者的角度去理解李鸿章,观者有无二话可说。天子脚下,是可忍,不可不忍。近段时间了解到的李鸿章,完全颠覆了过去那个历史书上卑鄙君子的形象。他也是有血有肉有名族气概的响当当的人物,说他诟病的同时不得不同情他,可怜他。“历史啊,这不是他的错啊!”

评分

一部血泪纵横的近代史,一个悲情的大人物。

评分

清帝国的转捩点,极好的切入视角。初不喜标题中悲情二字,可读完再看,除了悲情,还能是什么呢,唯有一声叹息了吧。

评分

甲午战争120年,还会输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