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Kierkegaard,1813—1855)19世纪丹麦神秘主义哲学家,基督教思想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他的作品种类繁多,充满思辨和个性。他认为人生应该经历审美、伦理和宗教三个阶段。从《非此即彼》到《十八训导书》可以看到他的思想演进轨迹,而《致死的疾病》则是他思想成熟时期的代表作。
【按语:《致死的疾病:为了使人受教益和得醒悟而做的基督教心理学界说》(1849)或许可以算作存在主义的信仰告白,在此书中Soren Kierkegaard(1813-1855)以一种心理描述的方式解释了基督信仰是什么样的。此书让我惊讶的有两点:1.Kierkegaard行文上受黑格尔的影响极大:诸如...
评分读不明白这本书很正常,从书的题目开始已经翻译有误。有可能是应为京先生缺乏心理学的常识。我之所以这么气愤其实是应为我sb地买了两本,自己读不明白还送了一本给朋友。全世界都应该知道THE CONCEPT OF ANXIETY的意思是焦虑的概念·#¥%%*他花了好大力气在开头的时候说明什么...
评分一、“致死的疾病”:死亡与绝望 “耶稣听了,便说:“这疾病并不致死,只是为了彰显天主的光荣,并为天主之子因此受到光荣。” ——《约翰福音》 在《致死的疾病》的开端序言中,克尔凯郭尔明确地借用耶稣对拉撒路的“诊断”,说出了“这疾病并不致死”的最终裁断。然而,在这...
评分纪念那个克尔凯郭尔逝世一百五十四周年系列 ===================================================== 《致死的疾病》中的两则寓言 -------------------------------------------------------------------------------------- 丹麦思想者克尔凯郭尔,...
评分永远忘记不了在阅读这本书时候带给我心灵的震撼。世界都空了,但是努力在这种空里滋生出一丝丝的希望。 我依稀记得自己还曾写过一篇小说,说我到了天堂的大门,守门的天使告诉我,只有有信仰的人才能进入。然后我到处寻找我的信仰,我走过大地、淌过大河、还在繁忙的城市里,一...
翻译不咋滴,但仍能看出克尔凯郭尔的思想细致精妙。离开了宗教,离开了传统,离开了抽象的绝望的自我,仍以孤独来丈量精神。绝望是人本身中的东西,一如罹患疾病。绝望是关系错误,自身与自身,与他人的关系错误招致绝望,将全部过去当作现在来承受。在时间中,他没有未来,只有错误与罪,缺憾与责任。
评分"死亡不是最后的结果,绝望才是",因为死亡之后可能还有一种生存方式,但绝望以后就再没有生活,因此"绝望才是致死的疾病".只读了开头的两页就被完全征服了的理论著作.终于明白他为什么与尼采相提并论.存在主义,现代宗教护教都离不开他.德国理性主义哲学以后的反对声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苦痛与罪的意识都要提及他.还有他诗一样的文笔.
评分对于克尔凯郭尔来说,绝望来源于人自身构成性的无能,人的存在本身根本上就是一个麻烦。克尔凯郭尔仍然用黑格尔的术语,然而突破了黑格尔的主体=实体的束缚,深入到人的内心探究绝望与自我,自我的存在保有绝望,绝望意味着罪的状态的存在,而只有通过上帝道成肉身才能救赎人的罪,然而也会产生冒犯。
评分绝望是消耗那不可消耗的东西,是擦亮火星去点燃不可触及的自身,绝望自己招致绝望,返向自身,回到永恒。基督教的旨趣与汉语界的关注点还是有不少距离,不是很能看懂,但关于绝望,似乎也有一种经过现代性中介后的共振。
评分我放弃了= =还是找英译本看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