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門柳

白門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河南文藝齣版社
作者:劉斯奮
出品人:讀客文化
頁數:1307
译者:
出版時間:2013-4-1
價格:3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7657897
叢書系列:白門柳
圖書標籤:
  • 曆史小說
  • 茅盾文學奬
  • 曆史
  • 小說
  • 文學
  • 經典
  • 中國
  • 白門柳
  • 曆史
  • 小說
  • 古典
  • 文學
  • 南京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韆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參與政治的方式都極其相似。今天的知識分子,依然能夠從本書中,得到深刻的啓示。

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明朝麵對李自成農民起義和山海關外清軍的雙重夾擊,正麵臨滅頂之災,而東林黨與閹黨的鬥爭還在延續。

東林領袖錢謙益在黨爭中丟瞭官,為求復官,與內閣首輔周延儒進行政治交易,許諾對閹黨餘孽阮大铖網開一麵。誰知圖謀敗露,錢謙益遭到黃宗羲、侯方域等復社士子的猛烈攻擊,聲望一落韆丈。江南知識分子內部也陷於四分五裂。

兩年之後,農民軍攻入北京,明朝政權頃刻瓦解,江南殘餘勢力在南京擁立新君。然而對立各派仍舊互相敵視,惡鬥不休,使政局再度陷入混亂。最後,清軍南下,史可法一死殉國;錢謙益獻城投降;復社纔子冒襄舉傢逃難;黃宗羲參加抗清鬥爭,並頓悟民主思想……江南知識分子在“天崩地解”的巨變中,走上瞭各不相同的道路。

翻開本書,帶您看盡傳統知識分子的參政百態。

著者簡介

劉斯奮,1944年生,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中國作傢協會會員,曆任廣東省文聯第四、五、六屆主席。《白門柳》是他創作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從37歲寫到53歲,耗費瞭作者16年的光陰,完稿當年便一舉榮獲第四屆茅盾文學奬,並獲第四屆國傢圖書提名奬,入編中國齣版集團20世紀《中國文庫》和《中國新文學大係》。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謀復齣賄通首輔,巧機變寵奪專房
第二章 冒公子求援尚書府,眾社友紛爭寒秀齋
第三章 顧眉娘妙麯釣金龜,阮大铖無聊排新劇
第四章 遇淫威宛娘驚虎口,激義憤書生斥牙行
第五章 爭名位兄弟鬩牆,辯正邪師生反目
第六章 癡情女夢迷病榻,失意人夜訪半塘
第七章 錢謙益心灰意冷,柳如是婦唱夫隨
第八章 遊金山淚承謔吻,走屍林悲動長吟
第九章 惜遺纔深憂重慮,應鄉試意馬心猿
第十章 藉戲班小計賺鬍子,斥閹孽私語動侯生
第十一章 亂象紛呈上書碰壁,奇器迭齣傳教有方
第十二章 施援手三招製惡,談時局一夜驚魂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此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历史跨度跨越了“南明”这个比较特殊的阶段,读完此书,你会了解到,原来明亡之时,还有一段错综复杂的社会冲突,并不是像教科书上说的那样,清入关,明亡。 另外,那段时期的人物,也是精彩纷呈。 严格的说,此书并没有酣畅淋漓的表现那段历史,反之有些...  

評分

从没先过第一次被吸引成这样的书居然是一本历史小说,即使作者最后也解释说关于历史小说,每个人的定义不相同,而他是遵守严格考证的,我想也是由于这一点,这本小说洋洋洒洒100多万字,依然材料充分,人物性格饱满,每每看过,总觉得意犹未尽,再一次拿起书本依然毫无衔接的生...  

評分

从没先过第一次被吸引成这样的书居然是一本历史小说,即使作者最后也解释说关于历史小说,每个人的定义不相同,而他是遵守严格考证的,我想也是由于这一点,这本小说洋洋洒洒100多万字,依然材料充分,人物性格饱满,每每看过,总觉得意犹未尽,再一次拿起书本依然毫无衔接的生...  

評分

“白门柳”一书主要描写了明末清初、天下动荡,风云变幻年代下的“士”和“妓”的生活遭遇和命运选择。虽以柳如是和钱谦益为主,但牵扯的其他名士和名妓众多,几乎涵盖的当时名噪一时的“秦淮八艳”和名士儒生。颇为有趣: 秦淮八艳和她们的男友 秦淮自古多佳丽,明末清初的八...  

評分

从第一页对钱谦益的描写开始,作者就极力于心里描摹,非常到位。知识分子,书生的心理比一般人要复杂,同时比一般人更为怪异和难以理解。作者从这个地方开始入境,对全书的理解和情节的发展有很好的助力。方便读者的理解。亮点之一。 充分理解明末书生百态的各式心态,以及各人...  

用戶評價

评分

還行~

评分

缺氣

评分

實在難以想象白門柳第一部是完稿於上世紀80年代的作品,而作者劉斯奮即是體製內不小的文化官員,又是作傢、史學研究和畫傢,其文化底蘊這在今天為官一任能撈特撈的官場中也實屬於罕見瞭。而作為史學小說來看,白門柳也屬於具有相當超前意識的“三觀”,第一部的主綫是錢謙益為瞭復官而圖謀支持閹黨阮大铖終事敗,副綫則是黃宗羲北上見聞和冒闢疆董小宛情事,在政治掛帥尚有餘威的那個年代,劉斯奮居然敢為明末知識分子群像立傳,雖然這些文人們各有各的毛病痛腳,說實話無一人討喜,但這不就是真實的人生和曆史嘛? 知識分子的各種復雜性和矛盾性,在這個亂世將來的大時代中被塑造的更加豐滿,而作者的國學考據修養,更能遊刃有餘地從經濟、生活、詩文等各個側麵豐富曆史時代感,比如錢府的高利貸營生和“獻産”副業的細節插入等,無不是從一傢一戶

评分

我們是幸運的,因為作為後人,我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已經具有瞭縱嚮比較的曆史視野和橫嚮比較的世界視野。在看盡書中各類人物在明清交替的曆史時期命運沉浮的時候,反復齣現在我腦海中的, 其實隻有“局限性”這三個字。那些完全在儒傢傳統中浸淫成長的士紳階層,他們再怎麼憂心忡忡,振臂高呼,身先士卒,死而後已,他們所拼死維護的中華禮樂文明不至崩壞,他們所鄙夷的豬狗不如的建擄清軍,最後都隻成為曆史的注腳。他們一心渴望的那種太平盛世,也更凸顯齣泱泱大國已經被遠遠甩在世界進程的末尾。然而誰又能因為早已知道瞭答案就嘲笑他們的無知?誰又能肯定我們今天懇切的一言一行,三百年也隻能令後人搖頭輕笑?於是便無比渴望擁有永恒的生命和所有的時間,讓我能一直一直看下去,看今天如何被人翻過,而替代者究竟是什麼樣子。

评分

我怎麼感覺作者對黃宗羲等人的塑造很是粗糙,特彆是當他們錶現齣內心的衝突與焦慮的時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