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门柳

白门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河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刘斯奋
出品人:读客文化
页数:1307
译者:
出版时间:2013-4-1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7657897
丛书系列:白门柳
图书标签:
  • 历史小说
  • 茅盾文学奖
  • 历史
  • 小说
  • 文学
  • 经典
  • 中国
  • 白门柳
  • 历史
  • 小说
  • 古典
  • 文学
  • 南京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方式都极其相似。今天的知识分子,依然能够从本书中,得到深刻的启示。

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明朝面对李自成农民起义和山海关外清军的双重夹击,正面临灭顶之灾,而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还在延续。

东林领袖钱谦益在党争中丢了官,为求复官,与内阁首辅周延儒进行政治交易,许诺对阉党余孽阮大铖网开一面。谁知图谋败露,钱谦益遭到黄宗羲、侯方域等复社士子的猛烈攻击,声望一落千丈。江南知识分子内部也陷于四分五裂。

两年之后,农民军攻入北京,明朝政权顷刻瓦解,江南残余势力在南京拥立新君。然而对立各派仍旧互相敌视,恶斗不休,使政局再度陷入混乱。最后,清军南下,史可法一死殉国;钱谦益献城投降;复社才子冒襄举家逃难;黄宗羲参加抗清斗争,并顿悟民主思想……江南知识分子在“天崩地解”的巨变中,走上了各不相同的道路。

翻开本书,带您看尽传统知识分子的参政百态。

作者简介

刘斯奋,1944年生,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广东省文联第四、五、六届主席。《白门柳》是他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从37岁写到53岁,耗费了作者16年的光阴,完稿当年便一举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并获第四届国家图书提名奖,入编中国出版集团20世纪《中国文库》和《中国新文学大系》。

目录信息

第一章 谋复出贿通首辅,巧机变宠夺专房
第二章 冒公子求援尚书府,众社友纷争寒秀斋
第三章 顾眉娘妙曲钓金龟,阮大铖无聊排新剧
第四章 遇淫威宛娘惊虎口,激义愤书生斥牙行
第五章 争名位兄弟阋墙,辩正邪师生反目
第六章 痴情女梦迷病榻,失意人夜访半塘
第七章 钱谦益心灰意冷,柳如是妇唱夫随
第八章 游金山泪承谑吻,走尸林悲动长吟
第九章 惜遗才深忧重虑,应乡试意马心猿
第十章 借戏班小计赚胡子,斥阉孽私语动侯生
第十一章 乱象纷呈上书碰壁,奇器迭出传教有方
第十二章 施援手三招制恶,谈时局一夜惊魂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白门柳是刘斯奋先生十多年呕心沥血写成的长篇小说,作者的青春灵气,思索与冲突蕴含在这篇巨制之中。荣膺茅盾文学奖,实至名归。 最早看中央六套的电影《柳如是》,一帧帧如画的镜头,展现着明末名妓柳如是的人生故事。金粉氤氲,幕帘下的花魁比试。斜倚卷帘边,素手执妙笔,不...  

评分

有些书看过就忘记了,不会在脑海里留下一丝的记忆和波澜;有些书看过了,虽然情节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模糊,但却留下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好书的最基本定义包含这么几个重要方面:在看的时候难以释卷、看完之后会有感慨和思考、精神价值和艺术价值完美的结合。刘斯奋老...  

评分

此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历史跨度跨越了“南明”这个比较特殊的阶段,读完此书,你会了解到,原来明亡之时,还有一段错综复杂的社会冲突,并不是像教科书上说的那样,清入关,明亡。 另外,那段时期的人物,也是精彩纷呈。 严格的说,此书并没有酣畅淋漓的表现那段历史,反之有些...  

评分

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一部一百五十萬字的《白門柳》三部曲,終於在我不是很深入的觀看中成為自己的涉獵。 我比較喜歡歷史,尤其是明朝的歷史。那段遙遠逝去的歲月,那段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塵封歷史深深吸引著我。而這部小說描繪的正是明末的那段歷史,從崇禎十六年到順治二年...

评分

“白门柳”一书主要描写了明末清初、天下动荡,风云变幻年代下的“士”和“妓”的生活遭遇和命运选择。虽以柳如是和钱谦益为主,但牵扯的其他名士和名妓众多,几乎涵盖的当时名噪一时的“秦淮八艳”和名士儒生。颇为有趣: 秦淮八艳和她们的男友 秦淮自古多佳丽,明末清初的八...  

用户评价

评分

喜马拉雅简直造福读书人,听了两回有声书直接拿起书看了。第一部主要讲了钱谦益想通过控制复社舆论原谅阮大铖从而实现复官目的,结果遭到复社诸才子阻挠,阮大铖只得挺马士英上位,冒襄失了陈圆圆却被董小宛死心塌地“缠上”,耿直的黄宗羲不断遭受理想破灭打击,知识分子参政议政乱象丛生。

评分

无耻老贼,纵有一手好文章,于事无补也

评分

我觉得非常精致非常生动非常讽刺非常悲凉,穆斯林的葬礼这种垃圾书都能得8.2这书才7.3?豆瓣怕是有鬼

评分

读到第二回了、、

评分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作为后人,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已经具有了纵向比较的历史视野和横向比较的世界视野。在看尽书中各类人物在明清交替的历史时期命运沉浮的时候,反复出现在我脑海中的, 其实只有“局限性”这三个字。那些完全在儒家传统中浸淫成长的士绅阶层,他们再怎么忧心忡忡,振臂高呼,身先士卒,死而后已,他们所拼死维护的中华礼乐文明不至崩坏,他们所鄙夷的猪狗不如的建掳清军,最后都只成为历史的注脚。他们一心渴望的那种太平盛世,也更凸显出泱泱大国已经被远远甩在世界进程的末尾。然而谁又能因为早已知道了答案就嘲笑他们的无知?谁又能肯定我们今天恳切的一言一行,三百年也只能令后人摇头轻笑?于是便无比渴望拥有永恒的生命和所有的时间,让我能一直一直看下去,看今天如何被人翻过,而替代者究竟是什么样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