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间重播2000多次 老版《西游记》已成为无法逾越的经典
它串联着几代中国人的情感记忆 影响着一个时代的影像历史
总导演杨洁83岁高龄首次著书 最权威真实地披露不为人知的拍摄内幕
还原一段被尘封的历史 致敬所有的工作人员和《西游记》剧迷
全新披露200多幅珍贵剧照及工作照
86版《西游记》最权威解读!
时值1986版《西游记》开拍30周年之际,杨洁导演首次著书公开当年拍摄细节。当年激情澎湃的她,立志要把名著《西游记》改编成雅俗共赏的电视剧,因此肩挑重任,与主创人员一起开始了激情燃烧的奋斗岁月。在选角、选景、拍摄过程中,出现了数都数不清的难事、趣事、神奇事,让人吃惊、担心、大笑、感动!这不仅仅是一本拍摄手记,更是杨洁导演等一代艺术家的铿锵人生,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时代乃至整个中国的时态变迁,读来感人励志,振奋人心!
杨洁:
四川营山人,出生于河南信阳,中国电视剧第一代导演,中国第一代女电视艺术家,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制片人、导演。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荣誉会员。
曾多次获“飞天奖”“金鹰奖”“星光杯奖”及其他奖项。1988年,以249万张选票获得“新时期十佳电视剧导演”之首;2005年,第一届电视剧风云盛典获得“终身成就将”;2010年1月,获中国电视剧导演委员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
主要执导作品:
1982年至1987年电视剧《西游记》
1993年电视剧《朱元璋》
1994年电视剧《武夷仙凡界》
1995年电视剧《司马迁》
1996年电视剧《西施》
1998年至1999年电视剧《西游记》续集
“关于这部《西游记》,关于这段拍摄的历史,虽然多年来一直有报道,但我所听到看到的还只是真相的冰山一角,太多不相干甚至颠倒是非的八卦甚嚣尘上,虽然无伤大雅,但我觉得,在我终老之前,有必要讲出一切,以告慰所有在这部戏里面辛苦付出的演职人员,也期望能够还原一段更真实的历史。我脾气很直,有一说一,这也许很吃亏,但是面对历史,我只能讲真话!感激观众朋友们多年来对这部戏的厚爱与挂念,这本书更送给你们!”
——杨洁
杨洁导演是非常老派的那种人。 我敢说,大多数年轻人现在接受不了她们那一代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多半会跟她相处的不怎么愉快。 我举个例子。 书里第十一章《趣事、乐事》提到,西游剧组去苏州拍戏,经过济南时正好赶上济南马拉松。 警察不让他们通过。 剧组的制片是这么回应...
评分 评分初见书名以为是一本讲旅游的书,并没在意。及至看到作者杨洁二字,心就猛的激动起来,甚至有了点儿热泪盈眶的冲动。 一部《西游记》,一部《红楼梦》是我儿时最美好的梦。当年为了看上彩色的西游记,我爸妈竟然肯在老黑白电视没坏掉的情况下买了一台新的彩电。这在当时是多么...
评分杨洁导演是非常老派的那种人。 我敢说,大多数年轻人现在接受不了她们那一代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多半会跟她相处的不怎么愉快。 我举个例子。 书里第十一章《趣事、乐事》提到,西游剧组去苏州拍戏,经过济南时正好赶上济南马拉松。 警察不让他们通过。 剧组的制片是这么回应...
评分杨洁导演是非常老派的那种人。 我敢说,大多数年轻人现在接受不了她们那一代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多半会跟她相处的不怎么愉快。 我举个例子。 书里第十一章《趣事、乐事》提到,西游剧组去苏州拍戏,经过济南时正好赶上济南马拉松。 警察不让他们通过。 剧组的制片是这么回应...
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的演员都是打定了心在剧组里把戏拍完的,反而是唐僧,第一个演员转投电影,第二个囔着去念了大学,到了第三个才终于稳当。但在《西游记》里,唐僧永远是西天路上最坚定的那一个。所以说,有时候生活比戏更来劲。
评分写这本书的杨洁导演是真性情,出这本书的出版社是真不尽责,文字编辑不到家,印刷质量也不敢恭维。从内容看,当时陈旧的条条框框尚未打破,新的技术和规则又没有建立起来,一部《西游记》可以说是在匠人般负责精神和走江湖的处事理念下拍成的。后来呢,市场化不缺钱了、不差技术了,镜头的确干净了,但和杂质一道被抹去的,还有精气神。不见得是过去才好,但一代代人得对得起自己的时代。
评分从小看到大的最经典呀~那时候的表演者们那种敬业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现在的人真的是完全赶不上的。这本书里,可能杨洁导演文笔一般,但是魄力那是大大的。导演应该也极富人格魅力,让众多班底无怨无悔的追随。从文中也看得出来导演真的是直肠子,敢于坚持自我,挑战权威,估计得罪了不少CCAV不少领导。但现在回头来看,导演的坚持,包括选角、选景、剪辑,甚至主题歌,那都是非常睿智了的~
评分读完《敢问路在何方》,对导演杨洁没产生好感。固执好胜,气量小,30年过去,在回忆录里她仍然对剧集拍摄过程中曾经刁难过她的人心存芥蒂。书挺好看,毕竟86版电视剧是不可超越的经典,历经回忆晕染,早已成为国人难忘情结,窥探当年幕后,饶有兴味。艰苦条件下对精良制作的不懈追求,也令人由衷钦佩。86版《西游记》很应该感谢那个“乏善可陈”的时代,若是放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中拍摄,当年那种较真儿的创作态度和“处女座式”的制作氛围指不准就会成为浮云几朵。有时回想87版《红楼梦》以及其他一些在简陋条件下造就出的优质电视剧,觉得这个道理似乎说得通。
评分好看。白龙马那篇把我给看哭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