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四经今注今译: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在撰写当中,试图建构起一个较完整的注译体系。出于这样的思考,因此体例是这样拟定的:每篇下列解题,每小节下列内容提要,每小段由原文、注释、今译、阐述等四部分组成,书末附《帛书黄帝四经校定释文》。“阐述”部分有助于更具体、更明确地了解全书的文义和思想底蕴。《黄帝四经今注今译: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主要依据一九八○年帛书小组整理出版的《马王堆汉墓帛书(壹)》本,书末所附即依据此帛书小组本为蓝本。
陈鼓应,一九三五年生,福建长汀人。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毕业。历任台湾大学哲学系讲师、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主编《道家文化研究》学刊。著有:《悲剧哲学家尼采》、《尼采新论》、《存在主义》、《庄子哲学》、《老子注释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黄帝四经今注今泽》、《老庄新论》、《易传与道家思想》、《管子四篇诠释》及《耶稣画像》等。
《黄帝四经》虽然也言道,但表现出和《老》《庄》很不同的旨趣。《老》《庄》认为混沌无为才是“道”,应该让一切“有名”“有为”复归与这种昏昏大道。《黄帝四经》虽然也采取“道论”,将一切归一于“道”。但这个“道”分出“刑名”,而且“刑名”可以被“称以权衡,参以天...
评分 评分 评分作者故意隐瞒成书时代,极晚
评分陈鼓应的注释还不错,但是翻译太不靠谱了
评分无论何时内心的平静,态度的谦和,与人交往的准则与规范。不骄不躁,对事物的平淡对利益的看破,做好自己,顺其自然的淡然,都是我为之奋斗的基准。
评分其实讲的本质内容综合了《老子》和《韩非子》。而韩非子受教于荀子,荀子得道于黄老学,黄老学才是道家的显学。因为老子幽眇精深,无法直接应用,故黄老与庄子各得其注,黄老注之度人,庄子注之度己。
评分道法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