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民國 曆史 徐百柯 風骨 學者 鈎沉 冰點 中國曆史
发表于2025-02-02
民國那些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以獨立的判斷和詩一般低徊的筆觸,喚醒一段正在消逝的曆史,讓已經模糊的身影清晰可感。曾經有那樣一個時代,曾經有那樣一批人物。他們那相樣地想著,那樣地活著。他們離我們今天並不遙遠,但他們守護、在意、體現的精神、傳統、風骨,已與我們相去甚遠。讀著他們,我們感覺到恍若隔世;撫摸曆史,我們常常浩漢不已。民國時期的那批學人,有著與今天的學人迥然不同的風度、氣質、胸襟、學識和情趣。他們的個性或迂或狷或癡或狂,但內裏全不失風骨、風趣或風雅,底子上都有一個“士”字守著。總而言之,是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
本書為中國《中國青年報· 冰點周刊》最佳專欄--“鈎沉”結集,其專欄主筆徐百柯從故紙堆裏或人們的記憶中,鈎起79個人物。這些人物有些是我們些許熟識的,還有一些人物,徐百柯如果不寫,恐怕將會被時間或時代徹底湮沒與忘記。在這裏,你可以看到故去的名校校長,鐵肩辣手的報人,以及在世界麵前代錶中國的外交傢……你可以看到那些熟識的名字:梅汝璈、陳望道,你也可以憶起那些或許淡忘的名字:蔣南翔、蔣百裏……圍繞著他們的一幕幕鮮為人知的傳奇軼事,通過本書在曆史零散與完整的記憶中生動再現。他們曾經的理想,他們的麵容和言行,他們的風度、氣質、胸襟、學識和情趣,在徐百柯的文字中一一復活。
徐百柯,1978年生於四川成都。1996年至2003年就讀於北京大學,獲比較文學碩士學位。畢業後供職於中國青年報社。目前任《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編輯、記者。2004年6月《冰點周刊》人物版“鈎沉”開欄,徐百柯主筆兩載。2006年,“鈎沉”被評為年度《冰點周刊》最佳欄目。
: K820.6/2214
評分失望,沒有印象裏那麼好,人物不夠豐滿,唉唉寜願選餘鞦雨。不過總算多認識瞭幾個人!哈哈這個書是我參與導師的調研得的,唉tears我好想你啊導師童鞋……
評分我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極厭此書,在我看來,筆者聊聊數筆便勾畫齣一民國學人最有特色的一麵,很有些葉淺予速寫的味道,實在是民國學人入門的上佳資料
評分過去瞭過去瞭。
評分電腦開機時候讀一篇 就這樣讀完瞭...
展开《民国风度》这本书,扑面而来的便是磊落之气息。手指划过目录中诸多姓名:李济、冯友兰、傅斯年、刘文典……便仿若那个时代的坐标与此时重叠了一般,一应世上最深切的赞美,都在唇舌之间呼之欲出。然而毕竟仍旧无语。民国风度可以观瞻,大师的韵致却被断了层。最少在此时...
評分没想到徐百柯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上的“钩沉”出书了,当我8月份的最后一天的晚上从《北京青年报》上看到这个消息时,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惊喜和满足。 “钩沉”是《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上除“冰点特稿”之外第二喜欢的栏目,作者往往每篇只有千言,可是就是这不长的千言,...
評分发现那些真人 (山水间读《民国那些人》) 2004年6月,《中国青年报》全新改版,最大的惊喜应该是1个版的冰点特稿扩为4个版的冰点周刊,从此每周三成为不少中青读者的期待。在周刊众多栏目中,人物版的“钩沉”堪称冰点中的亮点,年轻的徐百柯担纲主笔,出手不凡,在故纸...
評分有《明朝那些事儿》火爆在前,《民国那些人》这个书名来得顺理成章。只是遗憾:明明连载两年,早有积累,又何苦趋炎附势,起这么个书名。这岂不是自降身段,委身于《XX那些事儿》的系列跟风杂碎之列,贬低了两年来编撰之辛? 所以不再看书名,迅速翻开封面,直接进入正文。...
評分展开《民国风度》这本书,扑面而来的便是磊落之气息。手指划过目录中诸多姓名:李济、冯友兰、傅斯年、刘文典……便仿若那个时代的坐标与此时重叠了一般,一应世上最深切的赞美,都在唇舌之间呼之欲出。然而毕竟仍旧无语。民国风度可以观瞻,大师的韵致却被断了层。最少在此时...
民國那些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